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7438433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解读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幼儿园师生的紧急避险能力,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学校(幼儿园)在安全事故中的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教育部办公厅于2014年2月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一、指南出台的重要意义(一)近年来,针对学生和校园的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地震、洪水、火灾以及交通等自然灾害及安全事故频发,虽然国家在应对种种自然灾害的预警、防范和施救方面的水平不断提高,但就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直接伤害而言,每个个体仍需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救护能力,尤其是广大中小学生及幼儿园的孩子们,受特定群体认知范围的局限,造成他们对各类灾害与事故的防范意识不强,对如

2、何开展自救互救的知识知之茫然。指南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实战型应急疏散演练,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提升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防范的对接,对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安全防范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学校幼儿园属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师生们从早到晚集中在校园工作学习。因此,校园本身就属于风险集中之地,当风险来临时,如何使师生有序逃生,显得尤为重要,故以校园为实训基地,通过经常性的疏散演练,不仅能使师生们熟悉校园中的疏散通道位置及疏散方式,以备紧急逃生之用,同时,当他们在其它人员密集的场所遇到危险时,也会通过掌握的逃生本领迅速撤离现场,保证生命安全。(三)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在承担教育

3、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把保证师生们的人身安全纳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指南针对管理人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工作的计划性,疏散演练工作布置的合理性及实施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的防范和紧急处置等方面工作,给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从而保证了疏散演练指挥者的正确指导,也使指挥者通过不断的实操演练,掌握一套熟练的逃生疏散指挥方法,为遇到真正需要实施疏散演练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二、指南提出的基本原则指南结合疏散演练的实际情况,将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及演练的应急性和实效性,作为演练过程中的几项基本原则。(一)疏散演练本身是对可预见的、未发生的风险进行的防范练习,只有在确保生命安全无虞的情况下,实施才有意义,如果演练本身存

4、在很大的风险,或由于准备工作的不合理与不充分,导致人员风险事故的发生,那么从根本上就失去了疏散演练的意义。(二)疏散演练作为应急性很强的操作练习,要求的时间性非常强,没有任何风险会等到人们做好了防范准备后才继续扩大,在躲避风险的过程中,人们要和时间赛跑,只有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好避险和疏散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风险事故造成的伤害,所以,在疏散演练的过程中保证时间上的紧迫性,才能收到更好的演练效果。(三)要注重少年儿童对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学习,提高孩子们的救护能力,并且在进行疏散演练的同时,结合孩子们平时掌握的救护知识,指导师生们在逃生过程中实施救护的方法,减少真正遇险时的人员伤亡事故,最大程

5、度地保证生命安全,是对疏散演练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三、指南对于实操过程的指导性作用本指南以国家出台的几项重要的安全事故条例、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为蓝本,将法规中的条文具体化为富于指导意义的操作指南,从几个方面对疏散演练的步骤进行规划布置,使这项工作的操作过程落到实处,指南从而成为一本实用性强的疏散演练工作手册。(一)指南对演练实操的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做出了具体的指导。疏散演练的准备和实施阶段,是指南真正发挥指导作用的部分,指南运用了大量的篇幅对演练准备阶段的方案的制定、演练的机构组织、人员职责、宣传教育及实施阶段的避险、疏散、逃生等方法做出了大量的说明。1、基于对演练过程中师生生命安全的绝对保障的

6、原则,指南对演练准备阶段的指导工作非常细致周全,对保证演练顺利开展的各种客观因素做出周密部署。首先,对演练场所的安全要求。演练场所要通风开阔,没有安全隐患,疏散通道禁止不畅,教室与实验室、宿舍等逃生出口要禁止堵塞;并对房间门窗及防护栏等设施的开启方式做出了规范性要求。第二,落实组织人员职责,提高对演练安全的保障。指南要求建立由相关校领导负责的演练组织构架,并将组织机构分设成组织协调、宣传报道、疏散引导、抢险救护等各个小组,分配专人负责,明确各组分工,责任落实到位。第三,对参与人员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使参与人员明确疏散演练的步骤和方法,熟悉疏散程序、信号、路线、顺序等;并且有针对性的组织师生

7、学习安全知识,掌握避险、撤离、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技能。2、在演练实施过程中,重点对参与者在避险与疏散操作时的方式方法给予了充分的指导,明确各种情况下的操作要求、逃生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第一,避险实施阶段的安全要求。避险过程中,参与者要充分理解信号提示,听从指挥,根据险情的特点做出相应的避险动作。第二,疏散实施阶段的安全要求。风险发生暂停后,参与者要根据指挥信号从疏散通道迅速撤离,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选择安全可靠的逃生路径,在实施过程中要认真严肃地对待并做好演练,一旦发生踩踏等意外,要知道如何防范,防止进一步的伤害发生。(二)除了对上述实操过程的详细指导,指南中还根据不同教育机构的特点,从演

8、练的时间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应急疏散演练成为校园日常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南同时还要求在每次疏散演练后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将演练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做出归纳,提升演练效果。总之,强化校园应急疏散演练管理,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细化疏散预案,开展经常性、针对性较强的、务实的演练活动,是提高师生遇有突发情况下避险逃生的有效手段,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应尽的责任。“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各级各类的学校领导干部要认清形势,牢固树立“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意识,全面履行责任,充分发挥校园安全宣传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从小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为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校园的平安有序、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