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变速箱体上四个定位平面的组合铣床及其专用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7438102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拖拉机变速箱体上四个定位平面的组合铣床及其专用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拖拉机变速箱体上四个定位平面的组合铣床及其专用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拖拉机变速箱体上四个定位平面的组合铣床及其专用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拖拉机变速箱体上四个定位平面的组合铣床及其专用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拖拉机变速箱体上四个定位平面的组合铣床及其专用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拖拉机变速箱体上四个定位平面的组合铣床及其专用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拖拉机变速箱体上四个定位平面的组合铣床及其专用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铣东方红75拖拉机变速箱体上四个定位平面的组合铣床及其专用夹具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作者: 指导教师:摘 要: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设计说明书针对东方红75拖拉机变速箱体上四个定位平面专用夹具及组合机床进行设计说明。主要内容包括组合机床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其方向,铣东方红75拖拉机变速箱体定位平面机床的机械结构、主轴箱及该组合机床总体方案设计,并对该机床专用夹具设计。关键字:组合机床;专用夹具;定位平面;设计;On milling The Red East -75 tractors gear boxes body four localizations planes combinat

2、ion milling machine and its unit clamp designSpecialized: Machine design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Author: Xiangwei He The instructs teacher: Jingcheng Yan (professor)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esign, this design aims at the machining of four localizations planes unit clamp and

3、 the transfer and unit machine explanation in view of the Red East -75 tractors gear boxes body on. Main content including transfer and unit machin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its direction, mill the Red East -75 tractors gear boxes body localization plane engine bed mechanism

4、, headstock and this transfer and unit machine overall plan design, and to this engine bed unit clamp design. Keywords: Transfer and unit machine; Unit clamp; Localization plane; Design目录前言41 组合机床总体设计51.1 组合机床的概述51.2 组合机床的技术发展趋势61.3 拖拉机变速箱体毛坯及工艺特点71.4 拖拉机变速箱体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71.5 变速箱体的材料和毛坯81.6 组合机床的总体设计81.

5、6.1被加工零件工序图81.6.2 加工示意图101.7 机床联系尺寸图的绘制101.7.1 机床装料高度的确定111.7.2 夹具轮廓尺寸的确定111.7.3 动力滑台的选用121.7.4 电动机功率的确定131.7.5 主轴箱轮廓尺寸的确定141.7.6 传动装置的润滑151.7.7 机床的冷却152 主轴箱体的设计152.1 铣削切削用量的选择152.2 主传动方案拟定162.3 变速箱体布局182.4 电动机的选用192.5 联轴器的选用202.6 齿轮模数的估算与验算212.6.1第一对齿轮的计算212.6.2 第二对齿轮的计算252.6.3 第三对齿轮的计算262.6.4 第四对齿

6、轮的计算272.7 轴的计算292.8 第四根轴的强度校核303 机床夹具323.1 组合机床夹具的主要特点323.2 定位333.3 压紧力计算353.3.1磨擦系数353.3.2夹紧力计算公式363.4 该铣床夹具的工作原理说明384 设计的体会及总结395 致谢406 参考文献41前言毕业设计是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亦是工科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独立解决本专业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树立良好的设计思想和工作作风。就个人而言,毕业设计不仅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而且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之前一次重要预习。这就好比军队在

7、训练过后进行的军事演习一样,来检验我们的知识掌握程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有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良好工作作风及工作协作,团结精神,能否借鉴前人的经验及文献资料的查阅,自学能力等等,这也是我们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和检阅。随着中国日趋的发展,中国机械行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面对遭受国内外科技重围的境地。中国机械重振雄风,让我们的机械产品走向世界毫无疑问,这个重担即将由我们这些机械专业毕业生来挑。组合机床是以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按工件特定形状和加工工艺设计的专用部件和夹具,组成的半自动或自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序、多面或多工位同时加工的方式,生产效率比通用

8、机床高几倍至几十倍。由于通用部件已经标准化和系列化,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能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因此,组合机床兼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点,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可用以组成自动生产线。组合机床在汽车、摩托车和压缩机等制造部门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夹具是组合机床的重要级成部件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工作是整个组合机床设计的重要部分之一。本设计说明书以大量图例来说明组合铣床及夹具设计的思路。设计中得到颜竟成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向他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有限,加之设计时间较短、资料收集较困难,说明书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在此恳请读者谅解,并衷心希望广大读者提出批评意见,使本设计

9、说明书能有所改进编者2006年6月1 组合机床总体设计1.1 组合机床的概述组合机床(transfer and unit machine)是以系列化和标准化的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少量专用部件对一种或多种工件按预先确定的工序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兼有万能机床和专用机床的优点。通用零部件通常占整个机床零部件的7090,只需要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形状及工艺改变极少量的专用部件就可以部分或全部进行改装,从而组成适应新的加工要求的设备。由于在组合机床上可以同时从几上方向采用多把刀具对一个或数个工件进行加工,所以可减少物料的搬运和占地面积,实现工序集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将多台组合机床联在一

10、起,就成为自动生产线。组合机床广泛应用于需大批量生产的零部件,如汽车等行业中的箱体等。另外在中小批量生产中也可应用成组技术将结构和工艺相似的零件归并在一起,以便集中在组合机床上进行加工。组合机床一般可完成的工艺范围有:铣平面、刮平面、车端面、车锥面、钻孔、扩孔、铰孔、镗孔、倒角、切槽、以及加工螺纹、滚压、拉削、磨削、抛光工序。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序、多面或多工位同时加工的方式,生产效率比通用机床高几倍至几十倍。由于通用部件已经标准化和系列化,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能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因此,组合机床兼有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点,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可用以组成自动生产线。组合机

11、床一般用于加工箱体类或特殊形状的零件。加工时,工件一般不旋转,由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进给运动,来实现钻孔、扩孔、锪孔、铰孔、镗孔、铣削平面、切削内外螺纹以及加工外圆和端面等。有的组合机床采用车削头夹持工件使之旋转,由刀具作进给运动,也可实现某些回转体类零件(如飞轮、汽车后桥半轴等)的外圆和端面加工。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按功能分为动力部件、支承部件、输送部件、控制部件和辅助部件5类。动力部件为机床提供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主要有动力箱(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传递给主轴箱)、切削头(装在各个主轴上,用于各单一工序的加工)、动力滑台(用于安装动力箱或切削头,以实现进给运动);支承部件用以安装动力滑

12、台、带有进给机构的切削头或夹具等的部件,有侧底座、中间底座、支架、可调支架、立柱和立柱底座等;输运部件用以输送工件或主轴箱至加工工位的部件,主要有分度回转工作台、环形分度回转工作台、分度鼓轮和往复移动工作台等;控制部件用以控制机床的自动工作循环的部件,有液压站、电气柜和操纵台等;辅助部件包括润滑、冷却和排屑装置等。根据配置型式,组合机床可分为单工位和多工位两大类。其中单工位组合机床按被加工面的数量又有单面、双面、三面和四面4种,通常只能对各个加工部位同时进行一次加工;多工位组合机床则有回转工作台式、往复工作台式、中长立柱式和回转鼓轮式4种,能对加工部位进行多次加工。通用部件按功能可分为动力部件

13、、支承部件、输送部件、控制部件和辅助部件五类。1.2 组合机床的技术发展趋势最早的组合机床于1911年在美国制成,用于加工汽车零件。195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与美国机床制造厂协商,确定了组合机床通用部件标准化的原则。197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公布了第一批组合机床通用部件标准。1975年,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了中国的第一批组合机床通用部件标准。组合机床现代发展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a、组合机床品种的发展重点。在组合机床这类专用机床中,回转式多工位组合机床和自动线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两类机床可以把工件的许多加工工序分配到多个加工工位上,并同时能从多个方向对工件的

14、几个面进行加工,此外,还可以通过转位夹具(在回转工作台机床上)或通过转位、翻转装置(在自动线上)实现工件的五面加工或全部加工,因而具有很高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被汽车、摩托车和压缩机等工业部门所采用。b、自动线节拍时间进一步缩短。目前,以大批量生产为特征的轿车和轻型载货车,其发动机的年产量通常为60万台左右,实现这样大的批量生产,回转式多工位组合机床和自动线在三班运行的情况下,其节拍时间一般为2030秒,当零件生产批量更大时,机床的节拍时间还要更短些。自动线的短节拍,主要是通过缩短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来实现的。缩短基本时间的主要途径是采用新的刀具材料和新颖刀具,以通过提高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来缩

15、短基本时间。缩短辅助时间主要是缩短包括工件输送、加工模块快速引进以及加工模块由快进转换为工进后至刀具切入工件所花的时间。为缩短这部分空行程时间,普遍采用提高工件(工件直接输送)或随行夹具的输送速度和加工模块的快速移动速度。目前,随行夹具的输送速度可达60m/min或更高些,加工模块快速移动速度达40m/min。c、组合机床柔性化进展迅速。十多年来,作为组合机床重要用户的汽车工业,为迎合人们个性化需求,汽车变型品种日益增多,以多品种展开竞争已成为汽车市场竞争的特点之一,这使组合机床制造业面临着变型多品种生产的挑战。为适应多品种生产,传统以加工单一品种的刚性组合机床和自动线必须提高其柔性。组合机床的柔性化主要是通过采用数控技术来实现的。开发柔性组合机床和柔性自动线的重要前提是开发数控加工模块,而有着较长发展历史的加工中心技术为开发数控加工模块提供了成熟的经验。由数控加工模块组成的柔性组合机床和柔性自动线,可通过应用和改变数控程序来实现自动换刀、自动更换多轴箱和改变加工行程、工作循环、切削参数以及加工位置等,以适应变型品种的加工。组合机床自动线柔性化的迅速发展和节拍时间的日益缩短,充分显示了CNC技术和刀具技术给组合机床自动线带来的巨大技术进步,使柔性自动线在多品种、大批量生产中成为重要的技术装备。但在这里必须指出,在组合机床和自动线实现柔性化发展的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