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复习要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743588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陋室铭》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陋室铭》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陋室铭》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陋室铭》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陋室铭》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复习要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陋室铭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世称刘宾客,著有刘宾客集,有“诗豪”的美誉(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本文选自全唐文,我们学过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陋室”,室名,意思为简陋,借“陋室”立意,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铭压的是“ing”,有:灵

2、、馨、琴、经、形、亭等。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读音铭(mng) 案牍(d) 鸿儒(hng r) 调(tio)素琴馨(xn) 亵(xi)玩 隐逸(yn y) 周敦頣(dn y)蕃(fn) 擢(zhu) 苔 (ti)痕二、多音字1.蔓 mn 蔓延。wn 蔓儿。 2.鲜 xin 鲜见。xin 鲜花。 3.鲜 xin 鲜见。xin 鲜花。 4.蕃 fn 蕃育。bn土蕃。三、形似字 1.儒r: 鸿儒。孺r:孺子。 2.牍d:案牍。渎d:亵渎。 3.蕃fn: 蕃育。藩fn:藩篱。 4.莲lin:莲花。涟lin

3、:涟漪。 5.益y:益友。溢y:溢美。 6.濯zhu:洗濯。擢zhu:擢拔。四、一词多义 1.名 有仙则名。 名:动词,出名,闻明 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作动词用,说出。2.是 斯是陋室。 是:判断动词,是。当是时。 是:代词,这。 3.之 无丝竹之乱耳。 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花之君子者也。 之:结构助词,的。 五、古今异义1.惟吾德馨。 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 2.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义:身体。 今义:形状、样子。 3.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古义:琴瑟,萧管之类弦乐器。今义:丝绸、竹子。 4.谈笑有鸿儒。 鸿:古义:大。 今义:鸿雁。5.亭亭净植。 植:古义:立

4、。 今义:栽种。六、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闻名,变得有名。2.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灵异的水。3.惟吾德馨。 馨:名词作形容词,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4.不蔓不枝。 蔓:名词作动词,生长枝蔓。5.香远益清。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6.无丝竹之乱耳。 乱: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7.无案牍之劳形。 劳: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七、对联1琴棋书画 般般皆雅致 2志雅 趣雅 陋室雅春夏秋冬 季季有闲情 才高 艺高 品德高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 居有仙之山德馨,临有龙之水志远。八、成语和名句: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

5、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九、特殊句式 1.倒装句: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陋之。 2.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3.被动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染:被污染。十、本文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偶、比喻、类比和比兴。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对偶、拟人。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对偶。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类比。5.孔子云:“何陋之有?”。 引用。十一

6、、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为名山了;水不一定要深,有蛟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灵:灵验,神奇。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这是简陋的房子,只要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惟:只。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谈笑、来往都是学识渊博的人,没有知识浅薄的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7、译文】: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佛经。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佛经。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奏乐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丝:本指琴瑟、箫管等弦乐器,这里代指奏乐的声音。 竹:本指管乐器。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公文。 形:形体、身体。劳:使感到劳累。 乱:使受到扰乱。7.何陋之有。【译文】: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

8、仰。南阳,郡名,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邓县隆中。西蜀,现在的四川。子云,指扬雄,西汉文学家。十二、重点诗句1.本文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全文中画龙点睛(或唯一散句)的语句是:孔子云:何陋之有?4.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语句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文中描写室内景物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文中描写室外景物的语句是:草色入帘青。6.写室中之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

9、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7.写室中之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由此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由此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8.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9.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0.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1.用比喻赞美“陋室”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十三、阅

10、读理解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运用了对偶、比喻、类比和比兴的表现手法。以“山、水”引出“陋室”,以“仙、龙”引出“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灵、名”的特点。2. “仙”和“龙”比喻什么?本文主旨句是什么?该句在全文中起何作用?答: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陋室”两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这句话写出了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3.请谈谈你对本文开篇的看法?答:本文开篇连用两个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斯是陋室并立意于惟吾德馨,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以“仙”和“龙”暗喻品德高尚

11、的人,又是事物的类比,表示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发生。4.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 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突出陋室怎样的特点? 答:从居住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这三个方面来描写陋室。突出了陋室环境清幽典雅(景色雅),交往人物博学儒雅(交往雅)和生活情趣高雅(情趣雅)的特点。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2、都是写室中之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致和情怀?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答:表现了作者高雅、超凡脱俗的情致以及不受世俗羁绊、安闲适意的情怀。前句从正面说,是实写,表现是主人的从容雅静;后句从反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调素琴”照应“无丝竹之乱耳”,“阅金经”照应“无案牍之劳形”。 7.作者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作者对官僚们的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对官府公事的厌倦。8.作者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诸葛亮是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著名政治家。杨雄是西汉的文学家。他们都是古代的名贤

13、。在这里用他们的居住之地“诸葛庐”和“子云亭”作类比,说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 9.文中有两处用了实写和虚写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是哪两处?答:实写:谈笑有鸿儒; 虚写:往来无白丁。实写:可以调琴素,阅金经;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0.文章结尾提出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答:诸葛亮深居茅庐,但才高德昭,杨雄才学超世,其居何陋之有。作者用这两位先贤自比,说明只要“德馨”,所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这是类比的方法。引用孔子的一句话,用反问的形式呼应了前面的“斯是陋室”,准确地点明了全文主旨,隐含作者以君子自居之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11.

1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什么修辞手法?“上”和“入”有什么好处?答:对偶、拟人。“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12.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语句是哪句?有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答: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沉,表明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13.作者在文中以仙人蛟龙自况,更以孔子、诸葛亮、子云等古代名贤自比,这种毫不自谦的思想是否让人觉得有些自以为是、不可一世?答:不会的。作者的这种自比,并非狂妄自大,实是自勉自励,是要求自己交往纯正,志趣高雅,品质高洁,要以古代名贤为榜样,去 追求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立身处世就要有这种自知自勉的精神。14作者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