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知识概述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7424151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理论知识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会计理论知识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会计理论知识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会计理论知识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会计理论知识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理论知识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理论知识概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什么是本期经营收益观?什么是全面收益观?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本期经营收益观:主本期损益表中所计列的收益仅反映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控制的业务活动和本期经营管理决策所产生的各项成果,即企业收益只反映本期的经营活动的收益,而对非常项目的收益则不包括在。 全面收益观:亦称总括收益观,主一切营业收入、费用以及特殊损益、前期损益调整等所有项目,都应在计算净收益时予以计列。根据这一观点,本期损益表不仅包括经营收益,也包括非经营收益,既有企业有效经营管理的成果,也有企业客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的结果。主要区别:两者报告收益的目标不同。本期经营收益观强调反映本期的经营管理成果,并且以它来预测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力;全面

2、收益观则因为一个会计期间的收益数额的确定,往往带有暂时的主观判断因素,并且必须为以后年度的企业收益情况所证实,所以认为应从几个年度,而不是一个年度预测企业的收益能力。3.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的两大重要质量特征是什么?两者关系如何?会计信息的两大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两大重要质量特征的关系:4. 会计信息质量的约束条件有哪些? 2重要性供。1. 会计理论实质是什么?利特尔顿是如何说明会计理论的本质的?1会计理论的实质:其实质是要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要求,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反映会计实务的本质和特征,揭示会计信息系统运行发展的规律性,又是由会计的特定概

3、念和方法程序所构成的逻辑体系。信息传递和经验的总结解释和评价预见和实践2利特尔顿对会计理论本质的说明:利特尔顿对会计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基础性课题,其主要观点有:1历史是支持现时理论和实务的源泉;2会计是一门反映时代变化和需要的科学,时代变化是其持久的因素;3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4收入确定是会计的中心目的,通过成本与收益的配比过程可以将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做出恰当的比较。他特别强调要用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研究会计理论。他同20世纪初的时代主流相一致,认为会计实务先于会计理论,对经验的理性分析产生逻辑性解释。2什么是计量模式?总共有哪些计量模

4、式?会计实务中,模式是哪些?计量模式是指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的组合形式,常见的有历史成本/名义货币单位模式,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单位模式,现行成本/名义货币单位模式和现行成本/一般购买力单位模式。前两种以财务资本保全概念为基础,后两种以实物资本保全概念为基础。1.公认会计原则概念是什么?公认会计原则是指导会计实务的规。即特定会计主体的会计人员在对该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采用公认会计原则规定的程序和方法,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公认会计原则必须得到公认。即必须具有相当权威的支持,一般要有全国性或国际性的会计职业团体的表决通过,或者由政府有关部门审核后颁布,以保证会计原则在更大围得到应用

5、。1.什么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其产生发展过程如何?A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会计界重视理论研究的产物,是制定会计准则的需要,也是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发展产生的过程:早在14世纪有关复式记账的论述中卢卡帕乔利就提出了诸如账户等最简单的一些基本概念。1907年,美国出版的斯普拉格的著作账户的原理,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本可称作会计理论的著作,在这本书中也涉及到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账户、资产负债等,但他们没有对这些基本概念做出具体的阐释。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后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认为应该提出一个基本的会计理论结构,作为未来制定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1940年出版的公司会计准则概论一

6、书可以说是会计史上最早明确要求建立由若干基本概念形成的会计理论体系的著作。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有所深入,它所属的会计研究分布着手研究会计假设与会计准则,并试图以会计假设为起点进行研究。1966年发布的著名报告论基本会计理论,为以后以会计报告目标为起点建立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地理论准备。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队财务会计概念结果的研究才比较多且正式起来。1976年12月2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的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目标的暂行结论、财务会计和包公案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和概念结构研究项目的围与涵义三个文件中正式使

7、用了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一词。从1978年到20XX该委员会先后发布了第六号概念公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概念结构体系。2.财务会计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理论?A财务会计目标:是人们通过会计实践预期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向资源所有者股东如实反映资源的受托者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的情况,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企业历史的客观的信息,即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其理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公司大量的出现,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受托责任几乎无所不在,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十分关注资本的保值与增值,而通过财务报告上锁反映的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即可达到

8、到此目的。这种观点在研究方法上以描述为主,因此也被称为描述性目标。多数会计专家和学者认为,在资本市场不是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受托责任观较为切合实际,它可以使企业的会计行为与其经济行为相一致。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报告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他们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而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主要是关于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和关于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现时的信息,即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其理由是在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中,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受托人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已经变得比较模糊,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更加关注整个则本市场的可能风险和报酬以及所投资企业的可能风险与报酬,这种观点主要采用了规研

9、究的方法,因而,也被称为规性目标。多数会计专家和学者认为,这种观点适用于资本市场发育十分成熟,并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具有全面影响的情况。FASB发布的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就是按决策有用论的观点区里财务报告目标时,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放在首位。IASC在1989年指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财务报表还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对交付给它的资源的受托管理责任或经营责任。使用者之所以评估企业当局的受托管理工作,是为了能够做出相应的经济决策。ASB于1991年指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有关企业的财务状况、业绩和财务适应

10、能力,以便对一系列广泛的使用者在进行经济决策时有用的信息。2.会计准则会导致哪些经济后果?A1公认会计准则能带来丰厚的利润2在财务报表列上有一定灵活性3由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是根据美证券市场的特定情况制定不能要求各国企业都按美国公认的会计原则编制财务报表6. 充分披露原则概念是什么?A含义:充分披露原则也称全面揭示原则,它要求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全面完整地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情况,不得有意忽略或隐瞒重要的会计数据。相关性、重要性与成本效益原则是会计信息是否予以披露的前提条件。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所公开的情况不得有任何虚假成

11、分,必须与自身的客规实际相符。准确性原则准确性原则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公开的信息必须尽可能详尽、具体、准确。完整性原则完整性原则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必须把能够提供给投资者判断价值的情况全部公开。及时性原则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在依照法律、规章及其他规定要求的时间以指定的方式披露。1. 理论涵义,特征功能及要素是什么?A涵义 我国的辞海对理论的解释是: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对理论的解释是: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 理论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现象,按照已知知识或者认知,经由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推论性总结。 理论

12、是人们通过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知识的科学而又系统的结论。 尽管理论这个词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但人们通常认为理论是用系统性观点表述某一探究领域的部联系、概念、定义及命题,理论特征功能: 凡属于科学的理论,必须能完整、准确地解决两个问题:1如何解释实践,即为认识世界;2如何进一步做好实际工作,即改造世界。理论研究的深度,是衡量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志,首尾一贯的理论,则是评估实务正确与否的指南。 理论要素: 概括理沦畴,必须遵循的要素:理论必须是科学而且具有结论性的这种科学和结论性的认识应该是简单明了并经实践证明是合理的,而且作为结论性的认识应该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并符合该事物及其发展现律。理

13、论应该是对某一方面知识的系统概括,即理论所概括的对象不可面面俱到,而是有一定围,限于某一系统之。理论源于实践反过来又能指导实践。2.什么是会计理论?会计理论有何特征?其基本功能有哪些?作为有关会计领域的知识体总的来说,会计理论服务于三个基本方面,具有三种基本功能:目的特征6、现行的主要计量属性有哪些? 什么是历史成本?其优缺点是什么?新准则中明确规定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所谓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或建造某项资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等价物,也叫实际成本或投入价值。优点:1有助于各项资产、负债确认与计量结果的检查与控制。 2促使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

14、的真实可靠。 3各期的会计信息能保持一致和可比。 4计量属性具有客观、可验证、易取得、简单等优点。局限性:1历史成本一旦入账就不再变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对企业的价值可能发生变化,因而,时间一长,历史成本就不一定代表资产的真实价值。 2不同时期取得的相同资产,其历史成本并不相同,将它们加在一起作为财务报表上资产的合计数,使会计信息使用者难以理解。 3在计算利润时,收入是不久前的货币价值,而成本是历史成本,两者不能合理配比。概念:计量属性A 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得特征或方向。1. 叙述资产概念产生发展的演变,其本质特征如何理解?A长期以来,许多会

15、计学家和会计专业机构始终不乏对资产概念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1) 未来劳务观点主这种观点的是John.B.Conning1929年他在会计经济学中将资产解释为:资产指任何货币形态的未来劳务或任何可转换为货币的未来劳务对那些由合同而产生的未来劳务要扣除合同双方都未履行的部分,这种劳务只有对某人或某批人有用时才是资产。 这是最早对资产做明确定义的,也是对资产早期的一种认识,认为资产是劳务。2) 借余观点认为:凡根据会计准则正确地结转下期的借方余额或理所当然的应该结转的借方余额应该认为是负债项目的那些偶尔出现的借方余额例外都是资产,因为他们反映了已取得的财产权或财产价值,或代表为取得财产权或有益于未来所发生的费用支出。3) 成本观点这种观点是出于关心收益的确定,将资产的性质强调为未耗用的成本或应结转至未来期间的数额。4) 经济资源观点这种观点在认为资产是经济资源的同时,又限定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5) 经济利益观点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