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新闻消息导语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741252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写好新闻消息导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怎样写好新闻消息导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怎样写好新闻消息导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怎样写好新闻消息导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怎样写好新闻消息导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写好新闻消息导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写好新闻消息导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写好新闻消息导语 消息的开头在新闻学上称之为导语。消息开头通常是第一个自然段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主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展示在开端部分吸引读者注意,这就是导语的作用。写好导语的基础要求:导语是消息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打头阵的,而且要简明扼要,故称它是一条消息中的“寸金之地”。那么,作为我们怎么耕耘好这块“寸金之地”呢?总结部分记者和通讯员的写作经验有三个方面:其一,通常地说导语写作的基础要求有三点:第一点,揭示专题,点明内容。最好是经过提炼的简练出色的文字表示,做到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同时善于利用生动形象而又朴实的语言来润色导语。表现形式上要努力创新,不落俗套,新奇别致,讲究文采。

2、如在首届短新闻一等奖的难忘的时刻文中的导语是这么写的:此导语这么写后,不但揭示出报道的专题,还写出了新意。由此可见,消息的导语写作既不可无病呻吟,也不宜泛泛而谈,一定要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或是说明什么事,如此报道的看法才鲜明。第二点,突出精华,抓住关键。导语写作要做到这一步,关键是写作时需要审慎衡量报道的事实,正确判定报道中的精华是什么,关键之处于哪里?初学消息写作的人,比较极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写导语的诀窍在于知道取舍,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要作出这么正确的判定,需从报道的很多内容中寻求出信息量最重、新鲜度最强、主要性最大等含有很大新闻价值的事实来写。第三点,简练扼要,

3、不应罗嗦。因为消息写作通常只有几百字,顶多是“千字文”,导语力争简练凝炼,反对拖泥带水。如现场短新闻,这里还要说明一下,有关导语写作的基础功。上述三点只是择其要者而言并未模括全部的要求。其二,练好导语的基础功。实践表明,写好消息的导语,既不是一挥而就的事,更不可随心所欲去写。需要掌握好写作的基础功写好导语要有4个功夫,这4个功夫是:一要有提炼概括之功。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有些新闻事实又头绪繁多,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导语写得简练明晰,就要求记者和通讯员对报道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对客观事物及其报道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出深刻又有新意的看法、论点或道理。然后对报道的素材送行归纳分析,做到既抓准

4、新闻事实中富有新意的关键,又凝炼和升华出报道的专题。如此写出的导语,方能概括报道内容的精髓及其专题思想。二要有捕捉特点之功。导语写作要避免雷同和通常化,只有把事物的特点抓住才能出新意。三要有添情加彩之功。导语要写得感人肺腑,有时需记者和通讯员倾注一定的感情,笔端显露出悲、喜、哀、怒之情,从而增强报道的诱惑力和感染力。请看新华社记者报道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骨灰安葬仪式时写的导语:安息吧,华罗庚教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全部各界500多名人士今天早晨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您举行骨灰安葬仪式低回的哀乐寄托着大家对您无限哀思礼堂正中悬挂的您那大幅遗像显得是那样安详这个导语用“安息吧”三个字开头,便把记者和参

5、与安葬仪式大家的感情一起注入了进去,突破了通常追悼会消息的老套套,增添了报道的感情色彩。四要有挤压“水分”之功。导语写作要千净利落,简练明了,必需花力气砍去空话、套话、废词、废字和泛泛之言。把这些多出的“水分”挤压出去,方可做到“言简意赅”。另外,写导语既不要罗里罗嗦,也不宜拐弯抹角。要预防出现千篇一律的套用政治性术语和口号。如有些导语开头总喜爱用,为了响应什么,为了落实什么,为了深入开展什么,这种加到导语中,缺乏独特的个性,缺乏鲜明性的词语、空泛的套话,应尽可能不用。其三提倡巧妙构思,努力提升导语的精粹度和诱惑力。为了克服导语写作通常化、老一套等毛病,能够总结出下面部分构思技巧:一选择角度。

6、对一个新闻事实,从不一样的角度去写作,能够产生不一样的导语。通常地说,报道一件事或一个成就,从工作角度去写导语,轻易枯燥、沉闷。要从群众角度或生活角度写导语就不一样了。还举难忘的时刻一文P1二寻求反差。把客观事物对立的两方面,用简练适当的语言表示出来,以强烈的反差吸引读者的关注。比如,报道省山区部分荒山没有绿化的消息,导语就是如此写的:“当鸟语花香的春天到来时,记者在省山区看到大约半数荒山却见不到新绿,”这个导语用“鸟语花香的春天,和“半数荒山不见新绿”来对比,造成鲜明的形象反差,使人产生了一个荒山不治而春天难到的紧迫感,强化了这条批评性消息的气氛通常说来,采取这种反差、对比的技巧写导语,对需

7、要强化气氛的批评性报道写作,能够说是一个诀窍。三设置悬念。这么的导语不是将关键新闻事实不折不扣和盘托出,而是造成一个悬念,吊读者的胃口,引人去看下文。四利用诗词、俗语、谚语、比方等写作,也可增强导语的形象感和生动性。比如,新华社记者写的北京今晨大雨前出现天似黑夜的罕见现象一条消息的导语:“今天早晨8时30分左右,北京上空鸟云密布,天黑似锅底,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马路上的汽车开着车灯缓缓行驶,市民们惊奇中有些不安”这里引用唐代大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诗句来渲染当初北京上空乌云浓重的气氛,含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概括力。有的导语中巧设比方,一样会增添报道的吸引力。最终再说一句,消息要达成最好的传输效果,往往先在导语设计上“争奇斗妍”,这也是消息写作的一个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