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38716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一节课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做好一节课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做好一节课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做好一节课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做好一节课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一节课的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好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要做好一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应该避免以下三个问题 : .偏重知识传授设计,忽视能力、智力、非智力和思品教育设计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到不仅要追求 “高分”,还要追求 “高能”,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学设计就比较到位。但还有一些教师仍有重知识教学、轻思想教育,重教法、轻学法,重结果、轻过程的偏向。譬如,教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发现、挖掘、提炼教材中智力价值的方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发现、挖掘、创造教材中潜在非智力价值的方案;很少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去设计那些挖掘、利用教材自身所具有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案。.偏重教学内容设

2、计,忽视教学目的设计目前,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是停留在完成 “教学内容”的水平,而没有达到完成 “教学目的”的高度。“教学目的”和 “教学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密不可分,但其内涵和层次存在明显差异。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基础,教学目的是教学内容的升华。因此,教学设计中仅有让学生获得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方案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学设计中必须有如何通过 “教学内容”而去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案。.偏重课内知识设计,忽视课外知识设计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由于对课内知识研究的比较多,联系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研究的比较少,因此使教学设计比较单调乏味;由于缺少知识整合而使教学容量骤减。其表现为缺

3、乏与本课有关的相关学科知识联系的设计,缺乏与本课有关的实践知识联系的设计,缺乏与本课有关的最新科学成果联系的设计。 其次、要把握住教学设计的标准:.达到教学结构合理教学结构指组成一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以及各环节所占用的时间和各环节之间的顺序及其衔接方式。这里教学结构合理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最多,教师单边活动的时间最少,而教学质量水平最高。()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活动时间。 设计时侧重考虑以下三点:第一,在全部教学过程中,设计学生活动环节最多;第二,在每一个学习活动环节中,设计学生参与的时间最多;第三,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设计学生积极思考的时间最多。()教学设计要

4、突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内容。 应 设计学生主动质疑的内容、 设计学生积极研讨的内容 、设计学生积极动手的内容 等等。()教学设计要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因此教师占用的时间越多越好,教师要 “讲深、讲透、讲彻底”。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师用时最少,教学质量最高,这是最优的教学结构。教学设计 时应做到: 多设计点拨,少设计讲解。 多设计 “情境”,少设计 “平静”。 多设计 “一举几得”的问题,少设计 “几举一得”的问题。 .达到教学容量饱满教学容量是指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所涉及的素质元的总量。“素质元”是指构成人的素质结构的基本单位。教学容量越大,即

5、教学设计中涉及的素质元的数量就越多。教学容量最大并不是大到无边无际,也不是教师可以随心所欲。确定极限的唯一根据就是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教学容量最大要以学生能否接受为前提。以往教学仅仅强调知识素质提高或者以发展知识素质为主线,少量涉及能力素质。这样的教学不是素质教学,它也不能达到教学的饱满容量。教师在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容量时,把握在能达到的前提下,教学容量设计得越大越好。也就是说,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又能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能培养智能素质,又能发展非智力因素,即多种素质发展集一节课教学之中。教学设计如何才能达到教学容量最大?一是设计时,素质元的广度适中、深度适中和素质

6、发展水平的定位适中。素质元的广度是指一节课中所能涉猎的社会性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以及专业性素质的量。广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严格把握住 “量”的多少。深度是指某一素质元,教师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的程度。深度适中即为深度合适。素质发展水平的定位是指课的教学容量,要根据全班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来确定。定位适中即为教学容量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于全班绝大多数学生。二是设计时,教师有效把握知识的框架结构,有效突出智能因素发展,有效激发非智能因素,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设计时,教师要把握住本节课知识的最基本的结构框架,要把握住显性和隐性的智能因素,要把握住非智能因素和思想品德要素。当然,

7、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设计那些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终身受益的关键环节。应试教育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学生负担过重。不单纯是课业负担重,更可怕的是,心理负担太重。.达到学生负担较轻应试教育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学生负担过重。不单纯是课业负担重,更可怕的是,心理负担太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学校本来是青少年学生长知识、长能力、长身体的地方,本来是同龄群体欢聚一堂、欢声笑语、轻歌曼舞的地方,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变成了学生的 “地狱”、 “牢房”,成为学生最不愿去的地方。他们害怕教师的冷眼和威严,他们恐惧教师的讥讽和训斥,他们更痛恨自尊心难以承受的教师的 “体罚”和“语罚”。虽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如

8、此,但这样的教师也屡见不鲜。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虽然片面追求升学率受到批判,应试教育受到抨击,但教师、学校、家庭、社会仍然把 “分数”、“升学”炒得火热,虽然人们的口头上或舆论界不断地批评 “应试教育”,但没有真正摆脱其影响,学生的课业负担 “不减当年”。教师仍把学生视为“学习机器”和 “知识仓库”,不停地开机,一味地灌输。 “题海战术”、“疲劳战术”仍是当前教师的崇尚策略。据调查,多数初中、高中毕业生每天学习时间超过小时,一些学校的小学生也要多达小时。这种超负荷的高压教育实际是一种摧残教育,是一种学生不愿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失败教育。教学设计如何才能使学生负担较轻?一是在教学的全部设计中,没有

9、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的任何内容;二是在教学的全部设计中,给学生留作业的质量要高,总量要适中;三是在教学的全部设计中,节假日、双休日不留或少留家庭作业。 第三,课堂教学设计的步骤 .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骤:研究、“吃透”教材,明确、理解课标要求研究、“吃透”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首要环节。它要求教师必须明确本课的 “显性教材”和 “隐性教材”。“显性教材”就是教材中直接交待的内容,譬如这节课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哪些生字,或必须掌握哪些基础知识,或培训哪些基本技能,或进行哪些思想品德教育等。所谓 “隐性教材”是指教材本身所凝结的,含而未露的某些智能价值、道德价值或知识外延所蕴藏的其他价值。或者说,“隐性教

10、材”就是通过 “显性教材”所能衍生的其他内容。它是隐蔽的,只有教师认真地领会、分析、感悟才能发现它、使用它。譬如通过对教材的引申和挖掘,能使学生有意无意地感受到教材以外的东西,或者受到了某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或者激发了学习兴趣,或者提高了意志品质,或者增长了智慧,或者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等等。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学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根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时代的特点,确定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发展所必备的。新课

11、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第一,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明确 “显性教材”的具体内容,并能在诸多的教材内容中分别赋予权重;领悟 “隐性教材”的具体内容,并能在诸多的内容中突出发展那些 “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要素。第二,“隐性教材”的内容尽量挖掘,特别要关注道德的形成、智能的开发、非智能的培养。第三,要特别注意,教师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教”,切忌 “就教材而

12、教教材”。.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二步骤:设计完成知识和技能教学任务的途径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任务。“双基”是未来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基础,“双基”是学生智能发展的前提。让学生迅速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是教师义不容辞的教学任务。设计完成知识和技能教学任务的途径要简捷清晰,教学方法得当。 .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三步骤:借助教材拓宽知识和技能领域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必须借助教材尽量而合理地向外辐射,如可以通过已知去推断未知,可以通过迁移学到更多的本领,可以通过知识的检索联合去 “发现”“新知识”。第一,教师设计拓宽知识和技能领域的方案,切记拓展的内容不要脱离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也就是

13、说,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去拓展,拓展的幅度应当更大一些,但不要 “离题太远”或与教材 “风马牛不相及”。第二,教师要借助教材尽量拓宽知识和技能领域,但它的前提必须是在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之内。当然,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知识面扩大得越多越好,培养学生的技能越全面越好。 .课堂教学设计的第四步骤: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对学生进行智能、非智能因素的培养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价值的重要渠道。知识价值,特别是智能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的实现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教师多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就会多一种受益。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越科学、严谨,那么学生的发展就越全面、迅速。第一,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要新颖、多样

14、、有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第二,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目标明确,不是 “人云亦云”,更不是 “画虎不成反为猫”。第三,教师的教学设计不是凭空想象或机械临摹他人的,而是有根据设计的。一是根据教材的内容、要求以及教材内容所延伸的部分;二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特别是根据 “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要求。.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五步骤:借助教材实施 “人格本位”教学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项比较重要的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本位”教学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实施 “人格本位”教学的具体要求第一,教学设计尽量考虑周全,在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多地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第二,在诸多素质中,尽量突出那些 “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素质。.课堂教学设计的第六步骤:书写设计方案书写设计方案实际可以理解为编写教案。 编写教案的种类很多,内容、形式也 “百花齐放”,它们都对教学起到了作用,都是教学设计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