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7352468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4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04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04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04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04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4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4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2004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维果斯基将儿童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启发而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 A、最近发展区 B、个别差异 C、学习准备 D、即将达到的水平3、某学生在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并能独立于周围背景形成自己的认识,此学生的认知方式属于 A、沉思型 B、场依存型C、场独立型 D、发散型4、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警告学生来维持课堂秩序属于 A、正强化 B、惩罚 C、二级强化 D、负强化5、学生由对学习成绩的过分重视而激发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内部学习动机 D、附属内驱力6、学生在得知自己的考试成绩后,往往喜欢解释自己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我们称这种现象为 A、自我效能感 B、结果效能感 C、归因 D、自我安慰7、学生之所以能运用课堂所学习的定理和规则解决课后的具体问题,是由于学习中发生了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

3、、一般迁移 D、负迁移8、保持时间约为5秒到1分钟的记忆是 A、长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理解记忆9、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效率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这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D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计划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10、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代币奖励法属于 B A、行为演练的方法 B、行为改变的方法 C、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D、系统脱敏法11、个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属于性格的B A、对现实的态度特征 B、理智特征 C、情绪特征 D、意志特征12、教师在学生回答总是时过分强调“标准”、“准确”,易使学生的学习发生 A、非实质性联

4、系 B、非人为性联系 C、逻辑联系 D、客观联系13、人们将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的所要测量信息的程度,称之为 B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常模14、学生原本是去劝架,但很快也变成了斗殴者,这主要是他的哪种道德情感被激起的表现A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 D、集体主义情感15、个体采用记忆术来增加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与加工,这是采用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 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

5、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18、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研究表明,认知方式表现的是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它 优劣好坏之分。20、在动物园里,经常看到饲养员通过训练成功地让狗妈妈哺育虎儿子,这是运用 条件学习理论的具体表现。21、某学生常常选择一些大家都很难完成的成就任务,这表明该生的成就动机类型属 。22、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23、根据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对某一知识的运用范围和条件的关注属于 学习。24、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理论,在教学时确立学生所学内容上的态度和信念目标,属于确立教学的

6、目标。25、群体动力主要表现为 、群体规范、群体气氛和群体人际关系。26、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 。27、通常将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学习任务相关联的引导性材料称为 。28、抑郁症是以 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焦虑。29、课堂管理就是教师通过 而有效的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30、品德与态度的转变一般经历依从、认同与 三阶段。31、在变式教学中,变换的应该是事物的 特征。32、按问题的结构特征分类,学生课本中的习题大多数属于 的问题。33、教师的 ,以及富于想象和激励的倾向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两个重要的人格特征。34、对同一问题能思路

7、通达,想出很多不同类型的可能答案,这是发散性思维 特征的表现。35、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即动作定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实现意义学习?37、教学中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38、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哪些?39、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40、心理健康教育有何意义?41、提高学生学习策略训练的效率应遵循哪些原则?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2、试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43、试论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

8、保持。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标准答案(2004年):一、DACDB CCCDB BABAB二、16、学与教 17、同伴 18、桑代克 19、没有 20、经典性 21、避免失败型 22、自我监控 23、认知策略 24、情感 25、群体凝聚力 26、主观判断与解释 27、先行组织者 28、持久性 29、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 30、内化 31、非本质 32、有结构(结构良好) 33、热心和同情心 34、变通性 35、内部言语动作阶段三、36、第一,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联系起来的倾向性。第二,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学生在心

9、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没有超越其认识的可能性或水平。第三,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即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帮助其理解新观念的适当的知识经验,以便能和新知识进行联系。37、(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38、(1)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2)微型教学训练;(3)教学决策训练;(4)校本培训;(5)反思教学经验;(6)教师参与研究。3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学习动机是以学习情绪状态的唤醒、学习准备状态的增强、学习注意力的集中和

10、学习意志力的提高为中介来影响认知建构过程。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表现为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但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成正比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以学习行为为中介,过分强烈的动机会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此外,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学习任务的难度、学生的个性不同而不同。40、(1)预防精神病症,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41、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四、42、要点: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11、,言行一致。(1)形成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论述);(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论述)。43、要点:1、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1)及时复习;(2)分散复习;(3)尝试背诵。(适当展开论述)2005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 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12、.当儿童的思维不具有可逆性时,其认知发展主要处在(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2.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通常经历 ( )A、心理自我、生理自我和社会自我阶段B、生理自我、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阶段 C、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阶段D、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和生理自我阶段 3.学生在解题时,喜欢察颜观色,且易受他人影响和干扰,其认知方式主要属于 (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沉思型 D、冲动型 4.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 ()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接近律 5.在知识学习时,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是强调准确性,这实际上是重

13、视新旧知识间的( ) A、实质性的联系 B、非实质性联系C、人为性联系 D、非人为性联系 6.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7.杀一儆百所产生的强化作用主要属于() A、直接强化 B、替代性强化 C、自我强化 D、正强化8.举一反三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 D、负迁移9.在知识学习中,写作方法的学习属于 ()A、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C、认知策略的学习 B、心智技能的学习 D、感性知识的学习10.学习某个材料30分钟刚好成诵,如果要达到牢固熟记的程度,最佳的过度学习应再增加() A、15分钟 B、20分钟C、25分钟 D、30分钟11.列提纲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2.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作过度反应、难以做决定等, 这是下列哪种症状的表现() A、焦虑症 B、抑郁症C、强迫症 D、恐怖症 13.教学是具有一定程序结构的。通常,教学过程中首要事件是() A、提示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