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静脉穿刺技巧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732516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锁骨下静脉穿刺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锁骨下静脉穿刺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锁骨下静脉穿刺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锁骨下静脉穿刺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锁骨下静脉穿刺技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锁骨下静脉穿刺技巧我是心内的,装起搏器的时候行锁骨下静脉穿刺40余例,有几例不成功,但从来没有误穿动脉和导致气胸,解剖知识当然是最重要的,书本上有的就不说了,来谈一下自己的实践心得,进针部位锁骨中点或稍偏内,方向指向胸骨上凹或喉结,开始进针较平(与平面约成15度角),进针顶住锁骨后(我习惯上一定要有这步骤),后撤约半公分,抬高注射器尾部(与平面约成30度角),再进针使之进入锁骨和胸骨间隙,只要已进入此间隙,就压底注射器尾部,在能继续进针的情况下尽量以最小的角度进针(这样误穿动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一般都能穿到静脉,当然不同的人后撤的幅度和进针角度不同。我本人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在90%左右

2、,几例不成功的换手后是在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的方向穿到,位置很低,可能血管走行有变异。经验有限,请大家补充。如果穿刺针误穿动脉一般不会有严重的后果,但要注意在锁骨上下同时进行压迫止血;如果已置入鞘管(我们用的是7F 以上的鞘管)就比较麻烦了,报道有逐步更换小一号的鞘管,最后成功压迫的经验,真的不行就只能外科解决了。我做过数百例深静脉穿刺,大多数是锁骨下深静脉穿刺。除了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有过两次穿到动脉外,其余基本都成功。个人认为如果严格按照操作常规,出意外的可能性很小。下面介绍粗浅的经验:1、颈部尽量过伸位,我们一般是在病人的肩胛下垫一个枕头;2、有的病人比较紧张,肩膀会耸起来,这时候一定要让病人放

3、松,否则也会影响穿刺;3、进针点在锁骨中线外侧,锁骨下缘一横指;针头朝向胸锁乳突肌外支与锁骨交界处;4、进针时针与皮肤的夹角15度,待触到锁骨后后退一公分(不可让针头在组织深部直接变动角度,那样锋利的针头会在组织内形成切割)然后让针头在锁骨后紧贴锁骨滑入,基本可穿到锁骨下静脉。个人认为锁骨下深静脉穿刺比较安全,关键是掌握解剖和操作常规。颈部活动较多,皮肤相对松弛,尤其在icu,很多病人有气管插管,颈部有固定带,这些都会影响颈内静脉导管的固定和清洁无菌,因此锁骨下深静脉穿刺在icu是不可缺少的。另外,我接触到的锁骨下深静脉穿刺误穿动脉,如果及早发现是动脉血,没有扩张,压迫止血是完全可能的。最后,

4、瘦人比胖子难穿。我唯一的一次失败就是在一个晚期肿瘤病人身上,血管肉眼可见,穿刺到血管但无法固定,稍动一动就跑了。我是icu的医生,以前都是请麻醉科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后来在我的师傅的帮助下学会锁骨下置管,(到现在我也是只会锁骨下穿刺)。感觉锁骨下应该更好进,到目前也作了不下60例,成功率96%以上。我的经验如下:1 锁骨下静脉在休克时并不塌陷,可能与胸腔负压有关,2 监护病区的设备繁多,患者的头侧一般被床头,监护仪,气垫开关以及各种管线阻挡,颈穿一般难以施行,锁穿却能方便开展;3 我的进针点多为锁骨中点或内1/3处,进针方向为对侧胸锁关节;4 成功的窍门包括穿刺右锁骨下静脉时,右手持针,左手要将

5、锁骨下的皮肤压紧,必要时右肩下垫软垫,头低位,以使静脉穿刺区充分暴露,静脉充盈;5 局麻后的试穿很重要,但是目前我多是局麻后,直接带负压进针,效果一直不错;6 进针前要通过触摸充分评估锁骨与第一肋的间隙,这是成功的关键,穿刺时压紧皮肤就是为了人为造成该间隙扩大,同时进针后如果有骨性组织阻挡,多是第一肋,应该退针至皮下,重新调整进针方向,7 如果反复穿刺失败,我一般是将进针点沿锁骨向外移或者换对侧,而我的师傅多是向里移,这就是经验了;8 右锁穿置管一般12-15cm,左侧912cm;以上是我的个人经验,穿到现在就没进过动脉,仅有一次造成少量气胸,因此我个人觉得锁穿并不可怕,甚至我要比我医院多数麻醉大夫穿的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