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案例分析—张立泽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29383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案例分析—张立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案例分析—张立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案例分析—张立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案例分析—张立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案例分析—张立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分析 我郑重承诺“下述案例确系本人所为,如有抄袭愿承担一切责任。”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案例分析以与吉田胜一起走在大街上为例凯旋幼儿园 张立泽一、案例背景幼儿园美术教育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大内容,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幼儿园美术教育一直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单独的美术欣赏活动几乎没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幼儿艺术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艺术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这显然违背美术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幼儿的整体发展。因此,在我园市级课题“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系列研究和探索中,结合主题美术系列课程“我居住的城市”,

2、我开展了美术欣赏活动与吉田胜一起走在大街上。二、案例描述(一)活动目标:1、欣赏作品,感受吉田胜作品的色彩、构图的美;2、对吉田胜的作品有兴趣,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作品所传达的内容和情感;3、尝试运用鲜明的色彩、大幅的色块以及简单的线条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城市街道的感受。(二)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从不同角度(方向、远近、高低等)观察生活周围的街道2、红、黄、蓝、绿水粉颜料及黑、白搭配色、水粉笔、水粉纸(三)活动过程:1、欣赏感知作品师:老师认识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名字叫吉田胜,他非常喜欢逛街,他在逛街时看到了哪些景色呢?我们一起去看看。通过欣赏吉田胜的作品,感受作品色彩、构图的美,能够大

3、胆说出自己对作品的喜爱之处。(评析: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吉田胜风格相近的几幅作品,最后画面定格在这四幅作品上。四幅具有独特风格的画一下子就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为后面的活动开展起了好头。我又用了一个承上启下的设问:这四幅画和以前欣赏的画一样吗?你喜欢哪一幅说说你的原因,迥异的抽象派风格,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2、分析交流作品引导幼儿说说画的内容,以及画家是先画的什么后画的什么。(评析:由于孩子们有观察周围街景的先前经验,因此叽叽喳喳说了很多,很自由地说出了画面内容。有的说喜欢第四幅画中西瓜一样的大树,有的说喜欢第三幅画中来往的车辆这一环节气氛非常好,同时大班幼儿已学会初步构图,能合理布置画面,

4、所以一下子说出是先画色块后画线条的。)能够大胆的围绕作品的色彩、构图进行分析和交流,了解作品所运用的主要色彩和作品表现的街道景色的角度。(评析:教师引导幼儿从画面的色彩和构图进行观察,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幼儿自由地畅谈着对画面的感觉,对这幅画幼儿一个感性的认识。在这里,幼儿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师幼之间的交谈是平等的。引导幼儿感受色彩带来的情感冲击。)通过讨论知道作品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大幅的色块及简单的线条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又一幅热闹又美丽的街景。(评析:在轻松愉快的对话中幼儿对作品进行了感知、体验、解读、想象和表达。从而确立了欣赏活动中幼儿的中心地位。)3、创作表达通过说说自己逛街看到的

5、街道美景,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结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用两到三种颜色,大幅的色块、简单的线条大胆表现自己看到的美丽的街景。(评析:孩子们很投入的进行绘画,且不论他们画得像不像,画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是幼儿通过这种方式体验了一下艺术家的创作及创作过程中的乐趣以及创作出的作品所带来的成就感。)4、交流演示大胆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评析:幼儿能够大胆的围绕自己作品的色彩搭配和绘画内容进行交流介绍)三、案例分析 纲要中指出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在适应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喜欢贴近自己生活情趣,色彩鲜艳,画面清晰,生动活泼的艺术品。吉田胜这四幅作品正好符合这些特点,所以幼儿愿意积极自觉地参与活动,

6、对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和创作。 环节设计中,用课件播放幻灯片,打破以往欣赏课中出示模糊印刷品的单一模式,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问方式层层递进,幼儿自由讨论、发言,正真将理解和感受的空间留给幼儿。幼儿不仅关注到作品的内容、色彩、构图和造型,而且为幼儿创作提供了机会,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四、案例反思(一)活动前先前经验的铺垫很重要,教师应把握好幼儿的已有经验和需要准备的活动前经验,做到心中有数、实施有度。“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作品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案例中大部分幼儿能够和老师、作品互动,但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知识面、家庭背景及欣赏表达能力的个

7、体差异,个别幼儿在欣赏时不能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只是跟着其他小朋友或老师的思路走。在创作表现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幼儿先用大幅色块表现物体大致形状、形象然后用线条简单勾勒外轮廓和大致特征进而表现画面的经验技能少,而是被更多的禁锢在先画线条后涂色的已有思维定时下,当接触到新颖的作画方式时表现的拘谨、不敢下笔。因此,选择被欣赏作品应多考虑教育内容的先前经验的铺垫。(二)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提供的支持应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提示作用,应具有指向性。创作表现是幼儿美术欣赏活动表现自己欣赏、交流、分析作品后最直接的情感、认知表达,是表达自己审美体验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笔的粗细、种类,颜料的颜色及呈现方式,提供的支持性材料等均应具有暗示性,绘画的最终目的应该指向幼儿对于所欣赏作品的情感、技能的表达。同时,教师的预操作很重要。在于操作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材料提供和呈现方式是否科学有益于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利于幼儿的操作、使用。反思本次活动,提供的粗笔过细以及颜料的浓度不适宜幼儿绘画均是由于没有进行很好的预操作。因此,在幼儿创作表现过程中,局限了幼儿的创造和发挥。“美”是心灵的塑造,是精神结构,更是观念的培养,它需要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对幼儿长期的教育和熏陶,多开展美术欣赏活动、多反思、多改进才能引导幼儿在欣赏中感受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