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成孔施工实施方案(0210)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7179343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击成孔施工实施方案(0210)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冲击成孔施工实施方案(0210)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冲击成孔施工实施方案(0210)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冲击成孔施工实施方案(0210)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冲击成孔施工实施方案(0210)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击成孔施工实施方案(02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击成孔施工实施方案(0210)(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迎路道路工程BT建设项目 开迎路道路工程(桥梁工程) 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开迎路道路工程BT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二年一月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审批表 渝市政竣-5 工程(或单位工程)名称开迎路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名称)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主要内容:苦溪河加宽工程的桩基分部工程拟采用冲击成孔水下灌注混凝土桩。 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说明图表份页/份。 施工单位(公章) 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监理单位审查意见:监理单位(公章):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建设单位审核意

2、见: 建设单位(公章):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一、编制依据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开迎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及该工程区域岩土工程详勘报告;重庆市政一公司开迎路桥梁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国家、地方现行相关建筑工程、建筑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国家地方现行相关规范、规程、标准,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公路桥涵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程建设标准强

3、制性条文现场施工条件及场地情况。我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有关管理办法。我司的技术装备情况。我司类似的工程施工经验。2、 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本工程包括开迎路道路的桥梁工程,包括苦溪河大桥、K2+035.6中桥、K3+348.1中桥、斑竹林立交跨线桥斑竹林立交F匝道桥。1.1、苦溪河大桥1.1.1技术指标(1)设计速度:50km/h(2)荷载等级:公路级(3)桥梁宽度:桥面全宽44m=9m(人行道)+12m(车行道)+2m(绿化带)+12m(车行道)+9m(人行道)(4)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1.1.2结构(1)总体及上部结构苦溪河大桥为在原有

4、基础上扩建而成。原有苦溪河大桥为6x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原桥左右幅宽分别为12.25米宽,桥面总宽35.9m。上部结构采用六跨L=30米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预制T梁高度为2米,预制T梁混凝土采用C50混凝土。新建桥为在原桥的左右两边各加宽5.2米宽,作为人行道使用。预制梁采用设吊孔穿束兜梁底的吊装方法吊运,不设吊点。桥梁架设采用钢桁架导梁或架桥机安装。只有主梁间横隔板的连接和翼板湿接缝混凝土浇筑后,且达到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的85%并采取压力扩散措施后,方可在其上运梁。(2)下部结构下部结构原桥墩采用两根直径为1.6米圆柱墩,下配直径为1.8米的桩基础,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新建桥桥墩采用

5、双柱墩,墩径1.6米,桩基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桩径1.8米。起点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终点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基础均采用泥浆护壁冲击成孔灌注桩基础。1.2、 K2+035.6中桥1.2.1技术指标(1)设计速度:50km/h(2)荷载等级:公路级(3)桥梁宽度:桥面全宽44m=9m(人行道)+12m(车行道)+2m(绿化带)+12m(车行道)+9m(人行道)(4)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1.2.2结构(1)总体及上部结构左幅桥梁起点桩号K1+991.6,终点桩号K2+076.6,桥梁全长85米,跨径布置为2x35m,单幅箱梁全宽21.5米,采用单箱四室,梁高2.0米

6、,两侧翼缘悬挑2.5米,箱梁腹板厚度0.5米,顶板厚0.25,底板厚度0.22米,端横梁宽1.5米,中横梁宽2.2米。箱梁在纵向采用预应力,端横梁在横向张拉预应力。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方式整联浇筑。(2)下部结构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圆柱式桥墩,墩径1.8米。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起点桥台采用扩大基础,终点桥台采用桩基础。桥墩及桥台桩基础采用旋挖成孔桩基础。1.3、 K3+348.1中桥1.3.1技术指标(1)设计速度:50km/h(2)荷载等级:公路级(3)桥梁宽度:桥面全宽44m=9m(人行道)+12m(车行道)+2m(绿化带)+12m(车行道)+9m(人行道)(4)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

7、峰值加速度为0.05g。1.3.2结构(1)总体及上部结构左幅桥梁起点桩号K3+307.1,终点桩号K3+389.1,桥梁全长82米,跨径布置为2x35m,单幅箱梁全宽21.5米,桥梁斜交角度23度,采用单箱四室,梁高2.0米,两侧翼缘悬挑2.5米,箱梁腹板厚度0.5米,顶板厚0.25,底板厚度0.22米,端横梁宽1.5米,中横梁宽2.2米。箱梁在纵向采用预应力,端横梁在横向张拉预应力。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方式整联浇筑。(2)下部结构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圆柱式桥墩,墩径1.8米。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起点桥台采用扩大基础,终点桥台采用桩基础。桥墩及桥台桩基础采用旋挖挖成孔桩基础。1.4、斑竹林立交跨

8、线桥1.4.1技术指标(1)设计速度:50km/h(2)荷载等级:公路级(3)桥梁宽度:43m(4)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1.4.2结构(1)总体及上部结构左幅桥梁起点桩号K4+511.3,终点桩号K4+605.3,桥梁全长94米,跨径布置为2x40m,单幅箱梁全宽21米,桥梁斜交角度24.6度,采用单箱四室,梁高2.2米,两侧翼缘悬挑2.0米,箱梁腹板厚度0.5米,顶板厚0.25,底板厚度0.22米,端横梁宽1.5米,中横梁宽2.2米。箱梁在纵向采用预应力,端横梁在横向张拉预应力。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方式整联浇筑。(2)下部结构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圆柱式桥墩,墩径

9、1.8米。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起点桥台采用桩基础,终点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墩及桥台桩基础采用旋挖成孔桩基础。1.5、斑竹林立交F匝道桥1.5.1技术指标(1)设计速度:50km/h(2)荷载等级:公路级(3)桥梁宽度:8m=0.5m(防撞护栏)+7m(车行道)+0.5m(防撞护栏)(4)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1.5.2结构(1)总体及上部结构左幅桥梁起点桩号K0+035.1,终点桩号K0+164.1,桥梁全长129米,跨径布置为(18+21+18)+3x20m,箱梁宽8米,采用单箱单室,梁高1.5米,两侧翼缘悬挑1.5米,箱梁腹板厚度0.5米,顶板厚0.25,底

10、板厚度0.20米,端横梁宽1.5米,中横梁宽2.0米。箱梁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2)下部结构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圆柱式桥墩,墩径1.6米,基础采用机械成孔桩基础,桩径1.8米。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桥墩及桥台桩基础采用旋挖成孔桩基础。 2.2工程地质条件2.2.1地形地貌线路位于长江南岸,与长江大体平行,距长江岸边400-1400m。线路横穿大盛场向斜轴部,地貌发育明显受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控制,总体呈中间高两头低的地形。起点k0+000-k0+380因疏港大道已建设整平,地形较为平坦,标高195-204m。k0+380-k0+580段为苦溪河,河床最低点高程约为162m,两岸高

11、程为185-205m,疏港大道建设已基本建成苦溪河大桥(24m宽);k0+580-k1+180原为缓丘地貌,因疏港大道建设路基已形成,山丘已开挖形成两侧边坡,现有路基高程201-226m,两侧丘顶高程247-260m,现有基岩边坡大体是按1:0.75坡率放坡。k1+180-k2+100段为低缓山丘和山湾相间地形:其中k1+440-k1+600和k1+740-k2+030段为浅丘,丘顶高程250.6-263.17m;k1+280-k1+440、k1+600-k1+740和k2+035-k2+100为山湾地貌,现主要为水田及鱼塘,地面高程229-240m。k2+100-k2+830为山丘地形,山顶

12、高程317-321m,中间夹有一山湾,高程275-277m;k2+830-k3+140段为山湾地貌,小地名李家湾,最低点高程213.6m,两侧山坡坡角18-30,局部达35,坡顶高程约为240m。k3+140-k3+220段为陡坡,山坡坡角约35,地面高程从240m降至215m。k3+220-k3+780为缓坡地貌,地面坡角约10,倾向西侧(小里程方向),地面高程215-273m。k3+780-k3+840段为陡坡,山坡坡角约30,地面高程从246m降至222m。k3+840-k3+935段为缓坡,山坡坡角约20,地面高程从222m降至203m。k3+935-k4+100段为山湾地形,小地名小

13、湾,地形坡角约2-5,地面高程从198-202m。k4+100-k4+140段为陡坡,山坡坡角约20-30,地面高程从198m降至178m。k4+140-k4+360为缓坡地貌,一条小河沟从此段流过,注入长江支流鱼溪河中,地面坡角约10,倾向西侧(小里程方向),地面高程177-193m。k4+360-k4+720.257(终点)段为单向坡,山坡倾向西,中部为一小山丘突起,丘顶高程223m,终点段最高点高程约为250m,线路最后10m为砂岩陡坎,坎下为鱼塘。2.2.2地质构造拟建路线沿线近垂直穿越大盛场向斜。大盛场向斜:轴向N30E,向斜轴部大致在K2+710里程穿过设计道路。线路k0+000-k2+710段岩层倾向约为10-166,倾角6-10。线路k2+710-终点段岩层倾向290-303,倾角8-172.2.3地层岩性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成果,线路区地层由侏罗系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系罗系上统遂宁组地层及第四系残坡积层、冲洪积层、崩坡积层组成,分述如下: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质粘砂岩和泥岩(J2s)揭露基岩主要为砂岩和泥岩。 砂岩:深灰色、黄色,中细粒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