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自我性别心理的形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7178338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剖析自我性别心理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剖析自我性别心理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剖析自我性别心理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剖析自我性别心理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剖析自我性别心理的形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剖析自我性别心理的形成一一水到渠成我的成长经历普通而简单,和大多数90后独生子女家庭一样, 自小和母亲父亲生活在一起,在适龄的时候上幼儿园、上学,一直 到成年。所以,我的性别心理在同一代人之中是普通的,但是因为 环境、学历、地域文化等影响,我的性别心理带有个人的时代的地 域的特点。我出生在90年代,一个从贫瘠走向富裕的年代,我的成长也经 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我的性别心理亦随之微变着。在我三岁以前,我并没有什么性别概念,婴儿头脑中总是在想 关于吃东西和玩耍一类的事,婴儿的成长是迅速的。在三岁左右, 婴幼儿多是穿开裆裤的,我在被父母带出去游玩时,开始注意不同 婴儿的外生殖器的不同。此时,母亲也开始

2、向我解释男女的差异, 母亲的解释很简略,却很实用,使我对男女的差别有所了解。我在记事起就被告知自己是个女孩,我见到的同龄人被称为男 孩。这些对于我和同伴来说不重要,仅有的不同就是发型、衣着、 上厕所小便的方式。女孩会被梳上辫子,带上发饰,但也有很多女 孩的发型和男孩相同。那时的衣着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多数同龄人 的衣服是用旧衣服改的。女孩的衣着多暖色,男孩的衣着多冷色。 如果哪个男孩衣着鲜艳,可能会被人嘲笑。三四岁的孩子天真烂漫, 如厕时不会避人,那时我发现男女的小便方式不同。婴幼儿时期, 我的性别心理仅限于外在的不同而已,我想大多数同龄人那时也是 一样的吧!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男女形象的差异被

3、人为地扩大了。幼儿 园要求男生剪短发。厕所分男女、图书中的男女外表差异被扩大。 男孩留短发,女孩梳辫子;男孩多穿绿色、灰色、蓝色等冷色调的 衣服。女孩多着色彩鲜艳花纹繁复的裙装,还佩戴有造型精巧别致 的头饰。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我认可了书本中的男女形象,并逐渐内 化其中。例如,我开始留起长发,佩戴发饰,着裙装等。会嘲笑穿 着女性化的男孩等。到了青春期前,我的性别观念多是简单而朴素的成人灌输的。 很少涉及到性别特质。我认为这是因为男女平等的观念,成人们生 活的环境(男女几乎在做同样的工作)造成的。在我身边的成人文 化水平较低和文化熏陶很单薄,他们也不善于表和达,至少我见过 的人是这样的。他们对男女简

4、单的定义就是女性要善于做家务,爱 干净,会养殖动物,培植花草。男人要养家糊口,做那些女性不能 做的粗活和重活。如修理房屋、到山上捡柴火,驾驶农用机械等。 我的父母曾经教育我要干净整洁,培植花草,饲养动物。不过我到 现在都不爱整洁,家务做的一塌糊涂。只有养花和养动物是我保留 下来的。但是我养花的兴趣像老舍先生,喜欢种那些顽强易存活的 花草,养动物也是如此。如果不是舍友强烈反对,我一定会在鱼缸 里养几条泥鳅的。90年代的东北乡村,娱乐方式和单调,看电视是仅有的几个娱 乐方式之一。电视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性别心理。那时的 电视节目类型和题材比较单一,主要是反映在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 的时代背景下

5、,人们都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一些武侠片、港 台片、抗战剧。这些文艺作品中的男女地位大多平等,而且多数作 品也多宣传女性独立、男女平等等先进观念。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 了我的性别心理。我认为男女是平等的,女性拥有自己的智慧、才 能、创造能力和行动能力。所以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一直很拼搏, 直到二十岁前。我从不认可任何有关性别歧视的言论,也以行动来 践行我的观点。到了青春期,周围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暗恋,早恋等纠缠暧 昧的信息源源不断地传来。很多之前的性别观念开始改变。正当我 迷惘的时候,互联网走进了生活。海量的信息和新鲜观点涌入脑中。 在不断的磨砺和冲刷中,人不断地成熟,原有的观念在不断的扬弃

6、中得以重塑,先进的积极的性别观念加入我的原有观念中。在我原来的认知中,我单纯地认为“男女平等”,就是绝对的 平均主义,而没有认识到男女之间的差异,走入了另一重男女歧视 的误区中。男女的平等,不是表面上的同一标准,同一要求,而是要根据 男女不同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来制定不同的标准。由于男女体力 体质不同,多数男性比女性强健,在体力劳动中,女性的劳动量则 少于男性。文革期间,曾成立的“铁姑娘队”表面上是在践行男女 的平等,实际上是对女性的更深的压迫。在体育比赛中,除了马术 运动外,男女比赛都是分开进行的,而且在难度和晋级标准上,女 性略低于男性;钢铁厂、建筑工地多以男性工人为主,纺织、毛绒 玩具制造、制衣等行业女性工人居多。这些在客观上促进了男女的 平等。男女的不同分工,是男女权利平等的重要体现。虽然男女在体力分配上不同,但在智慧和才能方面,男女平分 秋色。而且女性在耐心、细节、韧性等方面强于男性,现代生活中 的女性在很多领域已经赶超男性。如获象征建筑学最高荣誉的普利 兹克奖的妹岛和世、荣获拉斯克奖的药学家屠呦呦、德国总理默克 尔、韩国总统朴槿惠等。现在,我的性别角色观基本成型,我有自己的观念和看法,我 反对性别歧视,也反对男女同一标准。随着经济和文化的继续发展, 女性在诸多方面将会赶超男性,传统观念中的男女特征定义正在逐 渐被摒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