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的量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717745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变化的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化的量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化的量教学设计责任学校水桥小学责任教师永清【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814 页例 1、例 2 及相应练习的内容。【教材分析】变化的量 是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它是认识和理解正、反比例的基础,属于铺垫的内容, 是在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了三个具体情境,鼓励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中,体会在生活情境中,存在着大量相互依存的变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会随着变化,两个量之间存在着关系。这三个情境分别用表格、图像和关系式呈现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使学生体会表示数量之间关系的多种形式。教材鼓励学生观察、理解表格、图像、关系式,尝试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为后面学习正、反比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体会函数思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2 、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相互依存的变量;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突破重难点设想: 由于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了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使学生

3、积极参与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操作、探究、体验、经历,感悟变化量的大量存在,理解并描述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境激疑感受变化的量(一)感受生活中的变化量1、用手势表示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高的变化。2、用手势表示出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体重的变化。(二)揭题明标1、揭示课题师:身高、体重都会变化,这些都是变化的量。 (板书课题 )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变化的量。2、质疑明标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板书:什么是变化的量?变化的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二、互动解疑探究变化的量(一)

4、观察表格,感知变量(自主探究)1、出示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表。这是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表。年龄出生时6 个月1 周岁2 周岁6 周岁10 周岁重量3.57.010.514.021.031.5/kg(1)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2)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3) 师生共同画一画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4)说一说小明10 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2、说一说。(1)我发现 ()随 ()的增加而增加。(2)我发现 ()随 ()的减少而减少。3、通过你们举的例子,可以发现什么?(二)通过读图,感受变量感受变化的量 。指名比划通过让学生比划比指名比划较熟悉的身高、体重的变化,让学生感受

5、到生活中存在大量自读课题的变化量,为引出新课和学习新知作好铺垫。汇报交流通过质疑让学明确目标生明确探究问题和目标。探究变化的量。教学中应最大可能的为学生创设情境与氛围,使学生积极仔细观察情参与观察、发现、讨表格论、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自己学认真思考习、探究数学。本环节通过出示例 1、2,思考汇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他们是怎样较、分析和说一说等变化的?活动,在体重随年龄想一想,说变化,骆驼的体温随一说时间的变化两个情境中自主认识、发现思考汇报变化的量,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从而感知和感受生活中变化量1、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2、出示骆驼体温

6、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体温 /3、读懂统计图。(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2)一天中,骆驼体温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4、感受量的周期变化。(1) 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 ?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2)第二天 8 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 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 ?(3) 第二天,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 ?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第三天呢 ?第十天呢 ?(4)每天骆驼的体温总是怎样变化的?(合作交流)(三)建立模型,感悟变量1、出示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关系的情境。2、你能用式子表示这个近似关系吗?(尝试表达)即气温 h=t7+3。3、理解式子

7、中量的变化。的普遍存在和变化量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探究空间,提供探究材料和探究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开展自仔细观察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初步感知变化量的基础上出示例 3,让学生充分运用所观察思考感知和感受到的变观察回答化量间的关系,试着用关系式准确表示蟋蟀叫声与温度的观察汇报关系,在自主观察、思考交流、汇报展示观察回答中体验变化量的普讨论、交流、 遍存在及变化量之汇报间所固有的关系,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交流汇报理性的过程,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认观察和阅读知特点,充分体现以材料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尝试用关系式表示如果蟋蟀叫了 7 次,这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如果蟋蟀叫了 14次,

8、这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自主进行理如果蟋蟀叫了 28次呢 ?解及计算你能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是怎样变化指名汇报交的 ?(交流感悟)流三、启思导疑理解变化的量想一想,通过以上例子的分析、比较,什么叫变思考汇报理解变化的量。化的量?(小组合作交流)交流想法让学生回顾几个例通过举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汇报交流子的对比,引导理解而变化,这些量就是变化的量。和掌握变化的量的意义。四、实践应用 加深理解变化的量(一)第一关连一连:把相互变化的量连起来。应用变化的量 。路程正方形周长读题思考通过设置学生喜欢边长购卖数量思考作答的闯关活动,训练题总价行驶时间突出针对性、层次(二)第二关说一

9、说:一个量怎样随另一个性、实践性、开放性,量变化。训练学生思维的灵1、一种故事书每本 3 元,买书的总价与书的本数。汇报交流活性,从多方面加深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24 平方厘米,长方形的观察思考学生对变化的量的长与宽。指名汇报认识和理解,培养学(三)第三关试一试: 举出生活中变化的量。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第四关用一用:下图是某水库的库容曲线图,其中 x 表示水库的平均水深(米) ,v 表示水交流、分享库的库容(万立方米)。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题:库容(万立方米)40035030025010050独立完成05101520253035集体订正平均水深 ( 米)( 1)这个图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2)求当 x =20 时,求 V 的值,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五、总结评价 谈谈对“变化量”的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回顾小结体味变化的量。通过回顾所学知识,表现满意吗?汇报收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自我评价喜悦。板书设计变化的量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这些量就是变化的量。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