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落实推进运输结构调整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7171330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落实推进运输结构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吉林省落实推进运输结构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吉林省落实推进运输结构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吉林省落实推进运输结构调整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吉林省落实推进运输结构调整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落实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落实推进运输结构调整(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落实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代拟稿)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办发201891号)、交通运输部等9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交运发2018142号)有关要求,加快优化调整我省运输结构,提高综合运输效率,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三年左右的集中攻坚,到2020年,实现全省货物运输结构基本优化,铁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稳步提高。与2017年相比,全省铁路货运量增加500万吨、增长10%,其中: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完成铁路货运增量380万吨,各

2、市(州)完成铁路货运增量120万吨;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量增长20%。二、主要任务(一)铁路运能提升行动1.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加快实施吉林省“十三五”铁路网规划,加快重点铁路项目建设进度,完善并提升京哈、平齐、通让、长图、长白、白阿等铁路运输通道,扩大铁路路网运输能力。(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参与,各级政府负责落实)2.支持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支持煤炭、粮食、钢铁、化工、汽车整车等以大宗货物产销为主的企业以及大型物流园区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重点做好长春市中澳城物流园区、公主岭市鸿丰物流有限公司等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尽早实现开工建设,打通铁

3、路货运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大宗货物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简化铁路专用线接轨审核程序,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审核时间,进一步提高办理效率,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加强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坚持自愿互利,有偿共用,完善铁路专用线共建共用机制。鼓励新建货运干线铁路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开通配套铁路专用线。到2020年,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达到80%以上。(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按职责推进实施,各级政府负责落实)3.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模式。重点优化煤炭、粮食、钢铁、整车等货类的铁路运输组织模式

4、。鼓励钢厂强化铁路装卸配套设施,加快打造我省吉林建龙(金珠)钢厂、吉林建龙(明城)钢厂、四平现代钢厂与沿海港口间的“门到门”铁路矿石疏运体系。增加铁路集装箱设备投入,提升商品车运输组织效率,组织开行入关“点对点”直达班列,提高远程运输的时效性,鼓励采取入箱运输,满足客户小批量、多批次的商品车运输需求。引导粮食企业组织集中备货,充分利用粮食装车大点,组织直达运输。(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按职责推进实施,各级政府负责落实)4.深化铁路货运服务质量提升。完善铁路货运市场化定价机制,增强铁路部门灵活应对市场价格变化的能力,不断优化和促进运力资源合理配置,增强对增运目标市场的保障能力。深化

5、大客户战略合作,推进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与煤炭、粮食、钢铁、整车等重点运输大客户企业和物流园区签订运量运能互保协议,与一汽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进物流总包业务,通过整体打包、量价捆绑、各物流环节价格联动、两端让利等措施,增加铁路市场竞争力。加强铁路货运收费管理,清理无效环节和收费,规范铁路专用线代维收费、铁路两端短驳服务收费等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为,落实收费公示制度,实行“一口报价、一票核收”。(省发展改革委、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按职责推进实施,各级政府负责落实)(二)公路货运规范行动5.强化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深入推进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吉林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

6、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实施方案(吉交联发201821号)要求,配足警力与执法人员,在普通公路、高速公路、货运源头等区域全面实施联合执法,统一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做好上路拦车引导,消除违法状态等工作,确保我省公示的34个路警联合执法固定检测站执法常态化。加大对大宗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的执法力度,做好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12328”的运营管理,加强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称重检测,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国省干线公路超限检测站点布局,在农村公路重要节点设置限高限宽保护设施。持续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定期梳理、公布货运源头单位名单,建立源头治超巡查制度,强化货运源头联合执法。加

7、强科技治超,运用技术手段加强货运源头监管,加快车辆信息、执法信息交换和共享,做好超限超载严重失信行为信息统计汇总工作,严格执行公路治超“黑名单”制度,落实“一超四罚”,对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核减工矿企业产能指标,并列入铁路运输非诚信客户“黑名单”。对非法改装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严肃追究法律责任。到2020年底,全省高速公路全面实施收费站入口称重检测,高速公路货运车辆平均违法超限超载率不超过0.5%,普通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牵头,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参与,各级政府负责落实)6.大力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巩固

8、车辆运输车治理工作成果,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危险货物运输罐车、超长平板半挂车、超长集装箱半挂车治理工作。做好既有营运车辆情况排查,建立不合规车辆数据库,引导督促货运企业制定车辆退出计划,加快更新淘汰不合规车辆。推广标准化、厢式化、轻量化、清洁能源货运车辆,探索应用中置轴汽车列车、轻量化挂车,加快淘汰落后运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厅按职责推进实施,各级政府负责落实)7.推进道路货运行业集约高效发展。促进“互联网+货运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做好吉高物流等4户国家级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运行监测工作,支持引导无车承运、甩挂运输、企业联盟等集约高效的

9、运输组织模式发展,发挥规模化、网络化运营优势,降低运输成本,有效整合分散经营的中小货运企业和个体运输业户。支持大型道路货运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加盟连锁等方式,拓展服务网络,延伸服务链条,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省交通运输厅、省税务局按职责推进实施,各级政府负责落实)(三)多式联运提速行动8.加快联运枢纽建设和装备升级。围绕“一带一路”战略、“长吉图”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物流通道建设,推进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建设长春中澳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四平吉高物流园、长春国际物流园,积极申报交通运输部补助资金,为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10、加快铁路物流基地、铁路集装箱办理站、航空转运中心、快递物流园区等规划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强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拓展长春、吉林、四平、延边等地区高铁快运服务功能,完善货运配套设施。有序推进长春龙嘉机场、延吉朝阳川机场等航空枢纽货运功能建设,拓展完善机场货运服务功能。大力推广标准化装备和集装化运输,鼓励企业应用集装箱、托盘、集装袋等标准化装载单元,促进集装化、厢式化、标准化装备应用。(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民航吉林安监局、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推进实施,各级政府负责落实)9.积极开展多式联运业务。重点支持一汽集团、吉化集团等化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开展铁水

11、联运、公铁联运,推进粮食深加工产品的集装箱铁水联运。支持各地开展商品车滚装运输、集装箱运输、全程冷链运输、电商快递班列等多式联运试点示范创建。指导基础条件好的大型物流企业开展多式联运业务,积极参与国家多式联运试点示范工程。加强对吉林华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的运行监测,推动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推进实施,各级政府负责落实)10.推动跨境寄递及国际运输发展。鼓励企业积极开辟跨境电商邮路,发展对俄罗斯、日本、韩国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支持吉林制造、农林特产品通过寄递渠道“走出去”。促进寄递服务与跨境电子商务联动发展,加强各类口岸国际邮件互

12、换局(交换站)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鼓励邮政企业开展国际小包业务。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及“一站式作业”建设工作。推动中朝汽车运输协定议定书签订,为中朝国际道路运输的货运企业、车辆许可审批提供依据。在双边运输协定框架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通关效率,简化通关手续,推动制定符合国际惯例和标准的制度体系等。(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长春海关、 按职责推进实施,各级政府负责落实)(四)城市绿色配送行动11.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在具备条件的市(州)级城市积极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工作,完善干支衔接型物流园区(货运枢纽)和城市配送网络节点及配送车辆停靠装卸配套设施建设。鼓励邮政快

13、递企业、城市配送企业创新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化运输组织模式。探索建立城市配送车辆分类管理机制,出台因城而异的配送车辆通行管理制度,保障配送车辆的城区通行与停靠需求。引导长春、吉林等城市申报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项目。加大对示范项目物流园区(货运枢纽)建设、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等支持力度。(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按职责推进实施,各级政府负责落实)12.加大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和充电桩推广应用力度。在市(州)级城市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应用,结合城市配送需求,制定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便利通行政策,改善车辆通行条件。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新能源城市

14、配送车辆运营补贴机制,降低使用成本。在重点物流园区、铁路物流中心、机场等推广使用电动化、清洁化作业车辆。到2020年,市(州)级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车辆和达到国六排放标准清洁能源车辆的比例超过50%。市(州)级城市公共充电桩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范围,加大用地、资金等支持力度,在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农贸批发市场等货流密集区域,集中规划建设专用充电站和快速充电桩。(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民航吉林安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级政府负责落实)13.推进城市生产生活物资公铁联运。在长春、吉林、四平、松原、延吉等城市充分发挥铁路既有站场资源优势,完善干支衔接的基础设施网络,创新运营组织模式,打造“轨道+仓储配送”的铁路城市物流配送新模式,提高城市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中公铁联运的比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供销社、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各级政府负责落实)(五)信息资源整合行动14.加强公共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