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二课时考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717033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二课时考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二课时考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二课时考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二课时考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二课时考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二课时考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汾阳中学高二年级旅游地理考练 高玉平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第二课时考练 1.元阳梯田景观形成的自然因素是( ) A.太平洋水气带来丰沛的降水 B.降水量大,洪涝灾害频繁 C.人类修水渠灌溉 D.山地崎岖,海拔高2.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属于( )玄武岩大理岩 沉积岩 石灰岩ABCD3.巴黎的古建筑多沿塞纳河两岸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交通运输便利,利于获得建筑材料 沿河建设古建筑,欣赏价值高 使人文景观临河分布达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交通运输主要是水运ABCD读下列两幅文化景观图,回答47题。4、甲乙景观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表形态 B生产活动 C气候条件 D

2、风俗习惯5、两种文化景观所位于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 B乙图位于我国的内蒙古高原C甲图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 D乙图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6、两种文化景观所在地区的农作物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 B乙处的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C甲景观处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D乙景观处传统粮食作物以谷子为主7、关于上述两种文化景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种文化景观都是人们利用自然提供的物质,在原始地表上创造出来的B两种文化景观是以人类精神活动为主的景观C两种文化景观是为了满足需要,创造出来并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D自然对两种文化景观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功能形态上二、综合题8阅读材

3、料,回答问题。材料2011年6月在巴林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对西湖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项目作出最终表决。经过多年努力后,西湖申遗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就差“临门一脚”了。西湖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的承载要素包括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1)西湖申报世界遗产最重要的意义在于_。(2)西湖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的承载要素体现了西湖旅游资源的_。(3)比较杭州西湖与桂林山水旅游资源价值的异同。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杭州西湖景区从2002年国庆假期开始免门票,实现了将没有围墙的完整西湖还给

4、市民与游客。但没有围墙的“免费西湖”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据统计,2010年,游客人数和消费收入都是过去“收费西湖”的两倍以上。材料二上海有中西结合的都市文化,浙江有山水文化,江苏则有园林文化,在世博会前后,三地向全国和全世界推出一个组合型的“园林山水都市”产品,吸引投资者及游客的眼光。(1)杭州实施“免费西湖”措施后,旅游收入没有下降反而大幅上升,试分析原因。(2)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分析苏、浙、沪建设旅游共同市场的有利条件。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果树瀑布位于A位置,此地区的地形特点是,冬季的气候特点是。 (2)黄果树瀑布从成因上看主要是 (地质作用)的产物,从表现形式上看是作

5、用的结果。 (3)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因河床跌落,形成多级大小瀑布,其中最大的一级落差有74米,如万练倒垂,气势磅礴。欣赏“黄果树瀑布。要注意哪几个方面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4)图中“桂林山水”位于 (省区),它是地貌的典型景观。 (5)桂林山水币峰插地,各峰形态相异,妙在组合。更有漓江作带,将千峰连成一个整体。唐韩愈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概括其特色。应如何欣赏“桂林山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8.【答案】(1)保护资源和环境(2)组合状况好(3)同:都具有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异:与与桂林山水相比,杭州西湖更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9.【答案】(1)旅游门票收入减少了,但因游客增多,逗留时间长,交通、餐饮、住宿、商业、娱乐业等其他收入大大增加。(2)苏、浙、沪水陆交通便利,各地旅游资源距交通干线近;自然、人文资源丰富,优势互补,形成集聚效应;区域经济发达,国际交往频繁,旅游消费市场广阔;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完备。10(1)地表崎岖不平(地无三里平)多阴雨天气(天无三日晴) (2)外力作用 流水侵蚀 (3)适当距离仰视,感受其形、色、声、动等美感 (4)广西 喀斯特 (5)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感受“人在画中游”。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