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7144028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 “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作为现代化内容之一的文字下乡进程,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基本上达到顶点,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和青壮年非文盲率均已接近100%的绝对限度,乡村教育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

2、关口,进一步的发展必然体现出新的趋向。作为这种趋向的表现,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中小学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规模布局调整。如果说百年来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以往下渗透普及或者文字下乡为特征,那么这一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大调整无疑体现出一个相反的趋向,这一趋向成为当前中国乡村教育的显著事实。从总体的调整规模而言,中国农村小学校数量从1997年的512993所减少到2006年的295052所;教学点从1997年的186962个减少到2006年的87590个;农村小学在校生数从1997年的95604440人减少到2006年的66761432人;减幅分别为42.48%、53.15%

3、、30.17%。学校平均规模则从1997年的136.6人上升至2006年的174.5人,增幅为27.74%。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村每天约有87所学校消失;2006年全国的小学校数量已经降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水平,调整的幅度不可谓不大。在这些变化的数字当中,应该注意其反映出来的一些特点。1学校数量的减幅比在校生数量的减幅大1997-2006年,农村小学在校生数量的减幅为30.17%,而学校数量的减幅达到45.33%,之间相差15.16个百分点,这一差额表明,通常认为的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人口减少不能完全解释发生在当前中国农村的教育事实。此外,学校平均规模的增幅没有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的

4、减幅大,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通常所认为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的原因也不足以解释当前中国农村的教育事实。2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减少的趋势并不同步可以发现,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普通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两个维度上并不都是同步的:中国小学校的数量实际上从1965年开始就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在校生数却几度变化。这种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1949-1965年,这一时期学校数量与在校生数量同步大规模增长,增幅分别为385%和307%;(2)1965-1978年,这一阶段学校数量从文革前的教育革命式的盲目办学到文革结束时的规整办学,很多不合格的学校被撤销,减幅达到43.56

5、%,但在校生规模却因当时的人口政策呈上升趋势,并于1978年达到顶峰,增幅为48.78%,二者的趋势明显相反;(3 )1978-1985年,这一阶段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都在下降,减幅分别为9.27%和32%,但学校减幅比在校生减幅小;(4)1985-1997年,这一阶段在校生规模再一次呈上升趋势,并于1997年达到第二高峰,增幅为32.78%,而学校数量呈稳步下降趋势,减幅为24.45%,即便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学校数量也并不见增,反而减少,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教育质量和平均办学规模的大幅提升,这是义务教育法的一大贡献;(5 )1997-2007年,这一阶段学校数量和在校生

6、数量的变化规律表现同步,减幅分别为49.10%和19.98%,学校减幅远比在校生减幅大:上述长时段变化趋势再一次表明,人口因素只能解释初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在校生数量的变化,而不能解释学校数量的变化,因此也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变化趋势。3城乡关系是解释近些年来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比较1997-2006年间农村教育和城镇教育的发展变化,可以发现:(1)城镇小学校数量减少的幅度一点都不逊色于农村,而且比农村的减幅还要大。农村1997-2006年在学校数量和教学点上的减幅分别为42.48 010和53.15%,而城市与县镇小学校数量的减幅分别为46.12%和64.90%;城镇教学点的

7、减幅更是明显,分别为95.73%和90.17%。(2)与此同时,城镇在校生数量在1997-2006年间只略有降低(减幅分别为12.44%和6.60%),远低于农村30.1 7%的减幅,而且城镇在校生数量在这10年间还几度反复,有些年份不减反增,并不像农村那样一味地往下减少。(3)城镇学校数量的大幅减少以这些学校规模的大幅增加作为补充,而农村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的同步大幅减少,并没有以学校规模的微弱增加得到有效的补充。1997年城市和县镇小学的平均规模分别为491人校和260.8人校;到2006年分别上升为929.9人校和783.5人校,增幅分别为89.39%和200.42%。而同一时期农村小学

8、校的增幅仅为27.74%。这些对照鲜明的数据表明,城乡关系是解释近些年来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随民工潮而产生的大量流动儿童、民工子弟学校以及留守儿童聚集县镇的现象,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教育急速萧条的步伐。4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所谓文字上移指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国家发动的大规模撤点并校、布局调整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所导致的大量村庄学校急剧消失现象。尽管我国农村学校的数量自1965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但到1997年还大体上保持了村村有小学的状况。在人口因素、城市化、集中办学、规模效益以及政策驱动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近些年来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在于,到2

9、006年、2007年就差不多两个村庄才有一所学校了。如果加上村庄数量本身也在变化的因素,可以推导出农村学校数量变化的幅度更大。李培林曾鉴于大量村落的急剧消失而试图以村落的终结来形容20世纪末以来中国农村的巨变;以此类推,用村落学校的终结来概括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不为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7-2006年,村庄数量的减幅为13.85%,而村庄学校的减幅为45.33%;即使从村庄数量的高峰期1985年算起,1985-2006年,我国村庄数量的减幅为32.28%,而村庄学校的减幅为49.95%。村庄学校终结的速度远远快于村落终结的速度。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和教育部都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

10、学校布局列为重点工作,农村撤点并校速度进一步加快。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学校布局调整要与危房改造、规范学制、城镇化发展、移民搬迁等统筹规划。调整后的校舍等资产要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同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也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列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六项工作之一。

11、依此,各地政府纷纷制定本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展开。2002年和2003年,国务院和财政部又分别下达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和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各地政府也都加快了布局调整的步伐。部分地区,尤其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集中力量改善或创办了一批乡镇中心学校,不少地方甚至达到了一个乡镇只有一所中心校的办学格局。此后,在2006年8月,教育部针对某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面临的问题,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总的来讲,从20世

12、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所表现出的新进程不同于百年来以文字下乡为特征的教育现代 “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文字上移”: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化过程,而是一个相反的文字上移的新趋向,这一进程与村落的终结同步,但比村落终结的速度

13、更快。本文大量数据分析表明,人口因素、规模效益两大因素都不足以解释这一教育事实。文字上移、村落学校加速终结是在人口因素、城乡关系、规模效益以及政策驱动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发生的。而其根本原因,应该从中国社会的整体进程中去探寻。中国社会正在从乡土中国走向离土中国,其间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种种表现,其中最基本的,是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样式也越来越不依赖于土地或不以土地为中心,更不用说城镇居民了。正是这一趋势决定了村落学校教育的终结,既然人的生存越发不依赖于乡土,人们生活的重心越发远离村落,那么,以人为目的的教育和文字也就必然地不再留恋乡土和村落,这一趋向在以普遍性和抽象性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方面

14、将体现得更为明显。关于这一事实可能的后果,本文特别提到:1农村学校的乡镇集中,并以寄宿制为主导形式,使得农村的学龄期儿童不仅从时间上、也从空间上脱离具体的生活世界直接进入到抽象系统的封闭式规训中来,这可能导致他们在认知和人格发展上的先天不足,尤其是其社会性发展方面,将遇到可以预知的困难。这是因为他们从头开始就缺乏乡村经验和家庭天伦的滋润,而生活世界和初级群体对于人的认知和人格成长的重要性,乃是一般常识。近年来诸多学者对于寄宿制乡镇中心校中浮现出来的大量问题的关注,就是很好的证明。2百年来教育现代化进程所造成的村落学校在短时间内突然急剧消失,对于村落社会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这就相当于将已经长成在

15、身体里面的器官或骨架突然拿走,这对于身体的运行必然是很大的打击。如果我们认定功能主义对于结构和文化的强调还是有一定的真理性,代表乡村社会一部分的村落学校的消失,必然导致或加速乡村社会的解组。而这一过程所带来的乡村社会的文化真空,是仍然滞留在乡村的人们所必须面对的。文字上移的趋向表明乡村教育坚决地摒弃乡村经验,一味地向城市化、抽象化、普遍化迸发,中国社会因此越发走向一种单面社会,这种社会因为缺乏多面向而将变得很脆弱。如近期因金融风暴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但他们却可能因为早年的土地流转而面临无土可耕的境地;甚至年轻一代农民工根本就没有耕作经验和技能,从而导致面临生活无着落的风险。(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原题文字上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刘亚秋摘)p class=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