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713496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复习复习内容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局部: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图形,理解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实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准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 4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复习重点难点 :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

2、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复习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 第68节 复习内容 20以内的数。(教材第105页第1题)复习目标: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复习重点:20以内数的组成。复习过程: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第1题。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

3、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指2名学生回答。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5师生对口令 (11一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1,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

4、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 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2.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五、课堂练习总复习的第1、2题。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第69节复习内容 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教材第106页第2题)复习要求: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升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水准复习重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过程:一、 基本练习数学游戏1、 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2、 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

5、片,较快说出得数,假如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假如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二、 指导练习1、第2题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2)计算7+5 2+9 5+8 7+4 6+6三、小结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第70节教学内容:理解图形、理解钟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理解。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

6、理解,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教学过程:一、理解图形1、出示第106页第3题(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3)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4)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5)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出示第109页第12、13、14题(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2)问:长方形、

7、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3.比照(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4)完成书上题,集体订正。二.理解钟表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

8、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3、数字表示法(1)问:你们理解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假如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2)(2)完成书上第107页的第3题。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三、小结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第71节教学内容:用数学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指名口算10-7 5-4 6-2 7-3 8-0 18-1017-7

9、18-5 2+13 4+10 6+9 27-208+5 0+0 15+4 5-5 5+7 20+92、填未知数(1)6+()=11 14-()=10讨论:,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2)练习9+()=13 8+()=15 12-()=25-()=4 7-()=1 ()+7=14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二、创设情景1、出示书上第108页的第10题。(1)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四人小组说一说,然后派代表说。2、书上第108页第7题。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三、用数学1、书上第109页第11题。(1)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2)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3)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4)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2、思考题学生先思考,分组讨论,互说想法,然后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