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7128993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摘要: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工程项目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 败的关键,没有质量就没有投资效益、工程进度、社会效益.要扭转目前工程项目 质量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就要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工程项目的质 量。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生命,也是永恒的主题.论文主要基于建设工程施工准备阶 段和实施阶段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简要分析了我国当前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存在 的一些问题,提出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些方法与具体措施.关键词:质量管理、重要性、具体措施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愈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建筑工程 质量既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

2、身利益。建筑工程质量问题 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比其他产品更为严重。在工程建设中,国家早就提出了“百年 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全社会对工程质量也极为关注。但是多年来,建筑工程 质量仍然是工程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不断汲取国 外先进经验,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但是工程质量事故仍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 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进行有效 的质量控制。一、目前我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建筑工程市场不规范。一方面,业主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制约、压价,回扣、垫资、拖期、拖欠款 被形象地比喻为压在承包商头上的数座大山。另一方面,非法转

3、包、资质挂靠、偷 工减料、逃避保修责任等现象发生在承包商身上屡见不鲜,从而使招标投标缺乏公 平和公正,使施工单位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些发包商在招投标环节暗箱操作,比如 我国近几年重点建设的高速铁路,先后查处施工招标、设备采购安装招标的问题, 其腐败程度之高,闻之胆寒。有的大型国家建设项目甚至还出现厨子承包工程。从 近几年曝光的各种建筑项目可以看出这些问题不是存在于某一个企业或项目,而 是整个建筑市场不规范。所有这些,已成为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低劣,建设市场行为 混乱的根源。承包商的资质、管理人员的施工经验与技术水平是工程质量的重要 保证,我国建筑工程市场还处在摸索阶段,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目前有些

4、地方 仍然存在行政干预招投标等不良行为。2、材料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建筑材料质量好坏是建设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旦建材质量成问 题,再好的施工技术、工艺也难以建造出合格的建筑。目前我国建设工程施工过程 中建材质量令人堪忧,近年来,各地纷纷出现的“豆腐渣工程”、“墙脆脆”、“竹签 混凝土预制块”等事件,给建材质量敲响了警钟。1. 建材生产方面存在问题。(1) 建材生产企业门槛低,我国除了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3种建材 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外(给水管材实行卫生许可证准入制度),其他建材 均无相应准入制度,门槛低导致小企业、小作坊比比皆是,这些小企业小作坊为了 增加竞争力,一味靠低价

5、销售获取利润,对质量根本不重视,为了降低成本不惜在 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面的要求一降再降。这些低价产品继而冲击正规 厂家的产品质量,带动行业质量下滑。(2) 自2 0 01年3月1日国家经贸委撤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其相关行 政职能并入国家经贸委以来,我国至今无建材企业专门的管理部门,建材企业产 品质量归口质量技术监督局,由于其所辖企业过多,质量监督难以真正落实到位。2. 施工单位对建材质量不够重视。(1) 施工单位为承揽工程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策略,更有甚者采取不正当竞 争手段以垫资、压价甚至行贿等违法手段承揽工程,或非法挂靠、转包或非法分 包等。为牟取利润,不计后果压低成本,自行或串通

6、设计人员乱改设计使用低价 劣质材料,甚至偷工减料。(2) 部分施工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差、技术水平低,对建材相关标准及政策不 了解,部分工地存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建材产品的现象。施工管理人员对常 用建材如钢筋、水泥等比较了解,对工程所用较少或新兴材料比如防水材料、保 温材料等所知甚少,采购时一味以价低为目的,而不顾产品质量.3. 现场监理履行职责不力.(1)监理费用过低,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低.监理单位为承揽工程,也采取低 价中标的策略,导致施工现场监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为降低成本而外聘用工人 员,这些人员有的未经过正规培训就上岗,业务水平较低,对建材相关标准和施 工规范掌握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和纠

7、正施工中的问题材料。(2)监理未履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中见证职责,责任心不强或与施 工方串通一气.所谓见证取样和送检是指在监理单位见证员见证下,对进入施工现 场的有关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专职材料取样员在现场取样或制作试件后,送至符 合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试验的一个程序。而实际上许多工程的材料是在材料根 本未批量进场的情况下由供货商直接送至检测机构的,往往出现检测报告是合格 的,而实际投入使用的材料却是不合格的,因为监理见证的材料与实际进入施工现 场的材料根本不一致.更有甚者检测结果未出来,而材料已进入工地施工环节。4. 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1)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态度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

8、因素,建设单位对工 程质量予以重视,在招投标阶段就会选择信誉好、质量保证体系严格的施工单位和 监理单位,过程中重视与施工方、监理方的沟通协作,共同把工程建设好。现实 中往往有建设单位人员因谋取私利而指定施工方选用有利益关系的企业的建材而 放松了对建材质量的重视,或一味要求低价致使施工方维护自身利润的需要而选 用低价劣质的建材。3、缺乏相应的责任制。“短命建筑”的出现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决策讽刺。因为我国的民用建筑设 计通则,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至 10 0年,但中国的建筑却呈现出”短命”态势,平均寿命仅为25至30年。而更 可怕的在于根据浙江大学公共管理

9、学院教授范柏乃所言,据有关统计显示,”短命 建筑”中大部分为公共投资项目,专家认为,造成”短命并非工程质量,而是由于 城市建设规划缺乏严肃性,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使然.一些工程出现问题 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相互推诿而又无法确定各自 的职责范围,因为合同管理不严密,各项工作的界限不明确。责任不清加上措施不 力,导致一些工程采取补救措施不得力,继而造成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4、违反客观规律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众所周知,施工操作程序是根据建筑物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所决定的,每一 个建设项目开工之前,施工单位都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但一些地方官员和企业领 导,为了个人政绩

10、而不顾客观规律,缺乏科学统筹规划,一味追求“多快好省”, 搞“三边”工程建设。也有为迎接上级领导检查或重要庆典,大搞献礼工程,每 一道工序都有特定的时间要求,马虎不得,这是建筑科学、是客观规律.人为规定 一个时间,为了赶工期,只好不等上一道活儿完全干燥牢固,就进行下一道工序, 这怎能不出问题。5、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中,违背技术规范。例如,混凝土工程,依照要求应对不同的水泥及骨料做试验,搅拌过程中也应 严格计量。注浆工程,对不良地质段注浆要根据合同中的技术规范要求注浆,并 分批作水灰比试验。钢筋混凝土工程,为了确保钢筋的质量,必须对钢筋做抗拉、 抗压、抗弯等试验。混凝土结构物根据结构部位的不同可

11、采取蓄水养生法、包裹 养生法、覆盖养生法等,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必须在142 8天(根据设计、 规范对结构部位的不同要求而定)之内确保 混凝土表面湿润。要进行然而,在现 场施工很多基础的要求都不能做到,这就给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6、施工企业尤其是一些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仍然处于不规范状态,质 量保证体系在项目上不能得到有效运行,程序文件不能切实贯彻执行。例如,每个工程都有各自的特点,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应根据每个工 程具有针对性,施工作业指导书应当紧贴作业面,但有些项目部却笼统地照搬方 案;现场材料检验工作不到位,致使有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用于工程中;工程技 术交底形式化;过程检验

12、不规范,作业人员以完工为自己的目的,而项目质检员又 未能尽其职责;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不合理,管理不规范,关键部位存在失控现象等。二、如何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做好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它贯穿于建设 项目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全过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全 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包括以下内容:(1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运行;(2) 施工质量预控和过程控制的主要途径与方法;(3)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及验收方法;(4) 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5) 施工质量的政府监督;(6)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一) 、施工质量保

13、证体系的建立(1)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体系;(2)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业务职能(部门)分工;(3)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制度和主要工作流程(可引用企业质量管理体 系的相关制度),如技术质量岗位责任制度、施工质量检查检验制度、检测试 验管理制度、信息档案管理制度、质量控制例会制度等,以及各相关方面的工 作流程;(4 )现场施工质量计划或施工组织设计文件;(5)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6)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外沟通协调关系网络及其运行措施,如与业主方、 监理方、设计方、分包方、供应方、政府等方面以及本企业职能部门之间的协 调与沟通;(二)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1. 施工质量保证

14、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计划为龙头,过程管理为重心,按照PDCA 循环原理展开。(1) 计划(Plan).可以理解为施工质量计划阶段,明确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 行动方案。在施工质量计划阶段,现场施工管理组织应根据其任务目标和责任范 围,建立施工质量控制的管理制度,对质量工作程序、技术方法、业务流程、 资源配置、检验试验要求、质量记录方式、不合格处理、管理措施等内容,做 出具体规定并形成相关文件。施工质量计划编成后,还需对其实现预期目标的 可行性、有循环效性、经济合理性等进行分析论证,并按规定的程序与权限经过 审批后执行。(2) 实施(Do)。包含两个环节,即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 与

15、要求展开施工作业技术活动。计划交底的目的在于使具体的作业者和管理者, 明确计划的意图和要求,掌握施工质量标准,从而规范作业和管理行为,正确 执行计划的行动方案,步调一致地去努力实现预期的施工质量目标;(3) 检查(Check)。指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的自检、互 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各类检查也都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 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没按计划执行的原因.二是检查计 划执行的结果,即施工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对此进行评价和确认。(4) 处置(Action) .对于质量检查所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及时进 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

16、以纠正,保持施工质量的受控状态。处置分为纠 偏处置和预防处置两个步骤,前者是采取应急措施,解决当前的质量问题和缺陷; 后者是信息反馈管理部门,反思问题症结或计划时的不周,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质 量预防提供借鉴。2.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模式依次 展开。(1) 事前控制.要求预先进行周密的施工质量计划。施工质量计划或施工组织 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目前这三种计划方式基本上并用)的编制,都必 须建立在切实可行、有效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基础上,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行 动方案进行施工部署.事前控制属预控方式,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通过计划 手段的运用,进行施工质量目标的预控;二是强调按施工质量计划的要求,控制 施工准备工作状态,为施工作业过程或工序的质量控制打好基础。(2) 事中控制。主要是通过技术作业和管理活动行为的自我约束和他人监控,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