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教学与家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7104194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常态下的教学与家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常态下的教学与家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常态下的教学与家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常态下的教学与家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千师访万家”成为教育的新常态洪泽县第二中学邵加民“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 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 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家访是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的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真心实意敞开心扉的交流,是对学生的关爱和学校教育工作的延伸和重要补充。 因而家访前要做足功课,否则往往会事与愿违,事倍而功半,甚至恶化家校关系,影响教育效果。经过家访前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我的家访对象主要情况如下: 1、“留守儿童”居多,多数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照看(如:段夫珠等) ,个别寄宿在亲戚家(如:董雪莲等),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严厉管教,心理放纵,教育难度加大。2、家长重分数而忽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使得教育的难

2、度加大(如:张文轩、杜晓宇等)。3、单亲家庭,平时疏忽对孩子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孩子有空可钻,难于和学校、老师密切配合(如:金乔等) 。4、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任务完成困难,导致教育难度加大(如:魏婷、管飞宇等) 。5、行为习惯差,经常违纪,家长不闻不问的(如:戴磊等) 。那么新常态下的学校教育如何通过“千师访万家”活动更有效的开展呢?对于这些特殊群体,家访时我是这样尝试的: 1、“留守儿童”类学生,每周与学生谈一次心, 了解动态,每周通过家校平台与家长进行一次周情况反馈, 每月与家长电话交流一次, 家访时和孩子的爷爷奶奶谈谈平时的注意事项, 如:作息时间,穿校服和戴校牌等, 不要乱给

3、零花钱, 登记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的电话号码,以便有事及时联系, 通报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主要肯定积极好的一面,对表现不足之处,委婉提出期望。如:段夫珠同学平时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善相处,但由于体胖,懒散,希望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重分数” 类的,将多次周练、 月考的成绩汇总, 比对给家长,发现成绩起伏大,不稳定,让家长认识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建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思想沟通, 从根本上认识学习是为自己,端正思想,努力学习。比如:张文轩同学我在家访时晚上 7:00 在家用手机聊天,被我和家长当场抓个现行,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没收手机和电脑,在孩子学习时经常

4、前往探望,不能失控。 3、单亲家庭类学生,平时多鼓励,多交流,多关心,在学习上经常提醒,生活上多关注是否有困难, 是否需要申请特困。 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爱, 这样能够更好融入班级体,性格上健康成长,学习上不会灰心,认准目标,努力进取,明确:“知识改变命运”。4、学习基础薄弱的,了解其特长,积极鼓励朝这方面努力,如魏婷的绘画; 管飞宇同学的热情为班级做事, 并能主动在校园捡垃圾, 并被学校通报表扬;这些优点充分加以肯定和宣传,让家长有面子,学习上倡导“努力学习,尽力而为”的观念,这样学生学的开心,没有自卑感。 5、行为习惯差的,如:戴磊同学经常不穿校服,基础差,学习观念淡薄,经常与他沟通,肯定

5、其诚实的有点,对行为上提出希望, 本学期安排到办公室值日并总负责, 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借此机会大加表扬,让他体验成就感,并逐渐转变。家访时和家长交流他积极的闪光点, 让他感到自身的价值, 存在的的意义, 让家长不会觉得孩子一无是处,改变家长的观念,同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学生和家长很容易接受。总之,在家访中,我深深感受到家长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 更是对子女的殷切希望。因此我们在家访时要充分备好课, 充分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加以肯定,注意家访的艺术性,放低姿态,以心换心,将心比心,一定可以让“千师访万家” 活动开展的更有实效, 从而让学校的教育工作更上一个平台。 在今后的家访工作中,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