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6949699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何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为何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为何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为何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何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何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何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 近期,美国心理学家兼家庭问题教授罗斯蒙德发表文章谈到:二次大战以来,有关家教的指导书出了不少,当代父母们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比过去几代多,也比前辈讲民主。然而,就总的情况而言,孩子却比过去娇纵。她认为,这因此出现这种令人遗憾的情况,是因为在家长中存在部分似是而非的观念,并依据本身的体验和社会调查的结果,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家教领域的六大误区。误区一:“孩子应该放到首位”近二十年来,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越来越高。可悲的是:家庭越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为中心。其实,除了婴幼时期,孩子并不需要很多的注意。这情景恰如给她们吃东西,孩子总在要吃,假如你有求必应,她们

2、就会谈成贪食者,影响正常发育。长久给过多注意比这更为有害,它会使你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强烈,未来难以适应社会。怎样预防这种病症呢?很简单,学会把夫妻关系摆到合适位置就行了。因为,在一个家庭里,只要夫妻感情融洽,对她们的爱情结晶自然充满爱心,孩子就会得到一个优越的环境来发展身心。即使出现偏向也较易纠正。为此,一位好友订了一条家规:下班后半个钟头内,孩子们不准打搅父亲母亲,方便她们能够一边做饭谈话,一边把精神放松一下。在这以前,两口子回家几乎把注意力全倾注到孩子身上。结果,她们给的注意越多,孩子的要求也越多,越不听话,拖得她俩精疲力尽。现在,开饭前孩子们各自找事干,用饭时再有兴有致地交流。多个孩

3、子不仅变得有礼貌、而且独立性强。她们夫妻付出什么代价呢?不过是把婚姻关系恢复到应有位置罢了!误区二:“对孩子应该完全讲民主”来讨教的父母们常常问我:“怎样才能叫孩子听话呢?”我的回复是:“你真要她们听话,她们就会听话!”这意思是说,你应该“要求”而不只是“期望”她们这么做。孩子不听话多半是家长自己造成的。当你以央求、作交易、贿赂、空洞的威胁,“下次不准了”或“重复讲道理”来对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或错误行为,那实际上是激励她们不听话。一个实例是父母煞有介事地和幼儿“争论”:你作了一项决定,孩子不喜爱,尖叫道“为何?”你解释,她再问:“为何?”你再解释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想寻求答案,而只是引诱你进行一

4、场“辩论”。假如你接收了,就像一脚踏进流沙,永远别想走出来。因为,不论你表示得多么清楚,幼儿总是只看见自己的理由。这时,你只要既不带歉意也不带威胁地简单回复“因为我是父亲,作决定是我的责任”,效果就会好得多。我本人的一段经历足以作证:当孩子时,父亲对我说的这句话使我反感,下决心不对自己的孩子用这种口气:结果差点把第一个孩子惯坏了这才认识到此话的价值。“讲民主”为的是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激励她们发表正确的或含有正确原因的意见,而而不意味着迁就。不然,徒然给全家人包含孩子自己带来麻烦。误区三:“家务活儿父母做就行了”我曾在工厂一个车间做过调查,问:“你们中有多少人能指望孩子在家中帮助干活儿?”500

5、人中仅仅四、五十人举手。我又问:“当年你们的父母有多少人能做出这种指望呢?”手臂如林,全场笑声。着!在不过一代人时间里;我们已经亲手把一条主要的标准孩子是家庭的组员,应该尽一份义务埋葬掉了。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这需要一步一步培养能力,不停增强她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做家务活儿正是达成这个目标的主要路径。应该从3岁起就开始给孩子分配“任务”,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轻易鼓动,渴望参加父母从事的一切活动。能够安排她们端小板凳、递用具等;4到5岁的孩子能够教给洗小手绢、铺床;6岁时则教给收拾桌子、整理房间;10岁以后,应安排她们天天做一个钟头左右杂活儿;18岁

6、时,就应胜任全部关键的家务活儿,如洗、熨衣服,做家常饭菜,拖地板、擦玻璃等等。全部这些,不但帮助孩子向成年人过渡,而且教给她们尊重父母亲为持家所进行的一切辛劳劳动。误区四:“应该设法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出于爱子之心,有些父母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即使她们的要求很过份,也不愿意说“No”,生怕挫伤了她们的心灵。其实,生活本身就包含种种挫折,只有既体验成功,同时也经受挫折的考验,一个人才能最终培养起成功者的最主要品格毅力。要让孩子经历并证确对待挫折,拒绝她们的一些要求,是免不了的。“No!”和“Yes”一样,是人才成长的“基础营养素”。要检验你提供的这种营养素是否够量,能够先把本人向往的东西列一张表。然后,在以后三年内可能满足的愿望上打一个圈;假如其中打圈的占到20,你多半就很满足了。接着,用把你孩子以后一年内可能要求叫东西列到一张表上。然后,在你可能满足她们的物品上打一个圈;那么,会发觉孩子75以上的愿望全部如愿以偿。想想看!我们善于克制自己的物欲,却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更糟糕的是,她们达成这种高消费水平不是靠努力、靠牺牲,而是靠埋怨、强求甚至要挟。容忍这种情况,我们实际上教给她们:优裕生活能够不劳而获一个人所能有的最坏品质。所以,要学会对孩子的一些要求说“NO!”只给她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这通常只占她们全部要求的25左右。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