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69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6943499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69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69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69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69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69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6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69(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21秋中国法制史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1.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是( )A.大清律集解附例B.大清律例C.大清新刑律D.大清会典参考答案:B2.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合同规定分期缴付出资的,投资各方第一期的出资额应为不得低于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合同规定分期缴付出资的,投资各方第一期的出资额应为不得低于()。A各自认缴出资的15%B各自认缴出资额的25%C该企业注册资本的15%D该企业注册资本的25%A根据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应按照项目进度,在合同、章程中明确规定出资期限。合同中规定分期缴付出资

2、的,投资各方第一期出资不得低于各自认缴出资额的15%。3. 明代的“厂卫”是指( )A.锦衣卫B.西厂C.东厂D.内行厂E.中统参考答案:ABCD4. 元代科举包括的级别是( )A.乡试B.差遣C.会试D.殿试E.致仕参考答案:ACD5. 与动植物新品种不被授予专利保护的惯例一样,生产动物、植物品种的新方法一般也不能获得专利的保护。( )与动植物新品种不被授予专利保护的惯例一样,生产动物、植物品种的新方法一般也不能获得专利的保护。()错误6. 根据律师法的规定,我国律师是( )A.司法工作人员B.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业人员C.国家法律工作人员D.行政执法人员参考答案:B7. 下列( )是社会

3、中的极少数人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并控制国家政权,对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实行剥削和统治。 A奴下列()是社会中的极少数人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并控制国家政权,对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实行剥削和统治。A奴隶制国家B封建制国家C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ABC8. 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当得利构成条件的有( )。 A一方受有利益 B他方受有损失C无合法根据 D有合法根据 E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当得利构成条件的有()。A一方受有利益B他方受有损失C无合法根据D有合法根据E一方受利益与他方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ABCE9. 清代死刑的执行方式有立决与监候。(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0. 关于前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

4、征,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关于前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征,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必然以维护这种人身依附关系为特点。B前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无论是奴隶制还是封建制法律制度,都是“等级法”、“特权法”。C前资本主义法律制度都公开确认人们身份的不平等,奴隶没有独立的人格,不能作为权利主体参加到法律关系中。D前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中,子女与妇女具有完全的法律地位,这在罗马法发展过程中“家父权”衰微中可以得到证明。D本题主要考察前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点。 前资本主义法律

5、制度具有以下特点: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必然以维护这种人身依附关系为特点;前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无论是奴隶制还是封建制法律制度,都是“等级法”、“特权法”;前资本主义法律制度都公开确认人们身份的不平等,奴隶没有独立的人格,不能作为权利主体参加到法律关系中;前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中,子女与妇女不具有完全的法律地位,虽然古罗马家父权是在不断衰微,但家父权仍然是罗马法的一个支配性特征。故本题错误选项为D。 11. 晋国铸刑鼎时,积极反对的人是驷颛。(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2. 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

6、这种审讯方法被称为( )A.五刑B.五听C.五行D.九刑参考答案:B13. 著作权法所调整的邻接权内容包括( ) A出版者权 B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C广播电台播放者权 D表演者权著作权法所调整的邻接权内容包括()A出版者权B录音录像制作者权C广播电台播放者权D表演者权ABCD提示 本题考查的是对邻接权种类的掌握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6条规定:“著作权法和本条例所称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是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权利,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的权利,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权利。”根据该条的规定,A、B、C、D项都正

7、确。 14. 商代丈量土地、划分居住区域及安置百姓的法规是:( )A.汤刑B.官刑C.“民居”之法D.车服之令参考答案:C15. 清朝将罪犯发往边疆种地、当差,或给驻防官兵为奴的刑罚是( )。A.流刑B.充军C.徒刑D.发遣参考答案:D16. 汉惠帝时期废除秦代三族罪及妖言令。(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7. 简述夏代“天讨”、“天罚”的神权政治法律观。简述夏代“天讨”、“天罚”的神权政治法律观。正确答案:在中国文明史的初期“天”的观念在人们思维中占有重要位置。“天”被视做万物的最高主宰和本源。这种“天道”观被统治者用来作为解释行使政权、适用法律的最终依据。他们声称自己是奉“上天”之意

8、来治理天下;适用法律、实施刑罚也是奉行“天意”;即所谓“天讨有罪”“天命殛(音吉杀死)之”“恭行天之罚”等。以此来加强其政权和法律制度的威慑力量。在夏及以后的商周时期“天讨”、“天罚”的观点是当时最为流行的官方政治法律观直接影响到当时的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在中国文明史的初期,“天”的观念在人们思维中占有重要位置。“天”被视做万物的最高主宰和本源。这种“天道”观被统治者用来作为解释行使政权、适用法律的最终依据。他们声称自己是奉“上天”之意来治理天下;适用法律、实施刑罚也是奉行“天意”;即所谓“天讨有罪”,“天命殛(音吉,杀死)之”,“恭行天之罚”等。以此来加强其政权和法律制度的威慑力量。在夏及以

9、后的商周时期,“天讨”、“天罚”的观点是当时最为流行的官方政治法律观,直接影响到当时的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18.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有关规定,可缺席判决的情形有哪些?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有关规定,可缺席判决的情形有哪些?参考答案(1)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2)原告申请撤诉,法院裁定不准撤诉,后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3)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4)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1

10、9. 纳税人因城市实施规划而自行转让自有住房的,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 )纳税人因城市实施规划而自行转让自有住房的,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错误20. 按照尚书吕刑的记载,周代赎刑主要适用于哪一种情况?( )A.幼弱B.老耄C.过失D.疑罪参考答案:D21. 清代地方司法机构分为四级,分别为( )A.州县B.府C.布政使D.总督参考答案:AB22. (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部法典,它集历代封建法典之大成。A.大清律例B.大明律C.大清律例解附例D.清会典参考答案:A23. 中国古代在离婚问题上奉行“七出三不去”,对于该项制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制度表明解除婚姻的大权掌握在男子手中

11、B.“七出”与“三不去”是彼此矛盾的C.妻子如果育有子女即“有所出”属于“三不去”的一种情形,丈夫不得休妻D.“三不去”对稳定婚姻关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参考答案:BC24. 我国现行的税收立法权是按照( )来划分的。 A税种类型 B税法构成要素 C征税对象类型 D税收执法级次我国现行的税收立法权是按照()来划分的。A税种类型B税法构成要素C征税对象类型D税收执法级次D25. 商业银行用于同业拆借的拆出资金限于( )。 A归还中国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的闲置资金 B留足备付金 C商业银行用于同业拆借的拆出资金限于()。A归还中国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的闲置资金B留足备付金C交足存款准备金D留足当月到期

12、的偿债资金ABC2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实行“测罚”审讯的王朝( )A.宋B.齐C.梁D.陈参考答案:C27. 证券的代销、包销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 A60日 B90日 C120日 D180日证券的代销、包销期限最长不得超过()。A60日B90日C120日D180日B我国证券法第33条第1款规定:“证券的代销、包销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九十日。”因此,应选B项。28. 清末立法中带有商法总则性质的是( )A.商人通例B.公司律C.奖励华商公司章程D.大清商律草案参考答案:A29. 规定采取五院制政府体制的宪法性文件包括( )。A.192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B.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

13、法C.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1936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E.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参考答案:BCDE30. 在清朝,旗人在法律上享有的特权有哪些?( )A.应判充军、流、徒刑的旗人,以枷号代替B.犯盗窃罪之旗人,免于刺字C.重囚必须刺字者不得刺面,而要刺臂D.旗人犯罪,一般不由普通司法机关审理参考答案:ABCD31. 秦朝行政管理体制中所称的“三公”是指( )A.丞相B.太尉C.都尉D.御史大夫参考答案:ABD3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的颁布时间是( )A.1931年11月B.1928年7月C.1930年3月D.1930年5月参考答案:A33. 明初“刑乱国用重典”的内容包括( )A.“重典治史”B.镇压“犯上作乱”C.德主刑辅D.治乱世用重典E.推行法治参考答案:ABD34. 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制定的刑法典有( )。A.大清律例B.大清新刑律C.大清现行刑律D.暂行新刑律参考答案:BC35. 汉律中关于亲属间有罪相互隐匿,无条件作免罪处罚的情况有( )。A.子匿父母B.孙匿祖父母C.妻匿夫D.夫匿妻E.父母匿子参考答案:ABC36. 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法篇目包括( )A.总则B.债C.物权D.亲属E.继承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