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绘本阅读提高小学低年学生的阅读能力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6942949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绘本阅读提高小学低年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利用绘本阅读提高小学低年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利用绘本阅读提高小学低年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绘本阅读提高小学低年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绘本阅读提高小学低年学生的阅读能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绘本阅读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 论文摘要:语文教师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不拘泥于课本的知识,重视提高学生的能力。在绘本阅读中,让他们在读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被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而带着这样的能力再回到语文课本中知识的学习,那么语文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就是一件轻松而且快乐的事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让学生能够爱上语文。把绘本作为语文教学资源,利用绘本素材进行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在阅读上,教师要与学生走进绘本,共读共赏共思共悟,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关键词:绘本阅读 阅读兴趣 理解文本能力正文: 绘本,是文字与图画相辅

2、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而这种图文并茂的故事书不仅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语文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 万字。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能借助读物中图画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从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

3、段我们可以得知,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图画语言比文字符号更直观,更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把绘本作为语文教学资源,利用绘本素材进行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在阅读上,教师要与学生走进绘本,共读共赏共思共悟,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且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很少,如果在这个时候就让他们去读大篇幅的文章,即使是带拼音的,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从学生刚开始接触阅读就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这会让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没有阅读的成就感。在孩子小的时候,教师和家长首

4、先要考虑的是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课标要求我们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也就是说,低年级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绘本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绘本都比较唯美,版式精致独特,以封面、扉页、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可以说是低年级最好的一种阅读教学资源。二、提高学生的记诵能力绘本中的图片是故事的主要信息,但是文字也不可或缺的,学生们在观察图片结束之后会主动去读文字,看看故事内容与自己的想象和观察是否相符。有些绘本中的句子是在不断重复的,学生会在一遍遍地重复之中对句子进行无意识的记诵。例如爷爷

5、一定有办法中,爷爷在修改衣服时,故事用了同样的句式进行描述:“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这样的句子在书中一共重复了五次,图文结合外加肢体语言的配合,在这五次的重复之后学生能很轻易地将句子记诵下来。背诵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也是积累知识与语言的重要渠道。三、提高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在绘本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透过图画细节猜对话,如观察故事中人物的表情,猜测他的心理活动;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衣着、布景,等等,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来模仿人物的对话。再回到文字中进行阅读,通过对细节的关注,学生阅读到的不仅仅是文字的表面含义,而是深层次地体会到

6、文本所蕴含的深意,人物的感情、性格等。在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会不定时地与学生一起回顾所讲过的内容,在故事结束之后让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概括,这样使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的把握,理清故事的脉络。同时,也会通过不断的提问,训练学生住故事的主要信息。通过关注细节、整体把握、适时提问三种方式,提高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而理解能力恰恰是阅读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同时,绘本图片中蕴含的大量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更好的理解。如我有友情要出租中,小猩猩因为自己非常孤独而出租自己的友情,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绘本的每一页都会在隐蔽的地方出现一种不同的小动物,实际上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友情就在你的身边,要去主动结交朋

7、友。再如,在讲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绘本故事时,小兔子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我没有急于让学阅读下一页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去猜测兔子妈妈的回答,有的学生说:“妈妈会说,比爱胡萝卜和白菜还多。”还有的学生说:“兔妈妈会说:看看那棵树上的叶子,你爱我比那些树叶还多”这是对于绘本中句式的应用。在读过绘本之后,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对故事进行归纳总结,对故事所要传达的情感进行升华。四、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学生只有在将自己代入到故事中的人物角色之后,才能真正地感悟到文本传递的情感,才真正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所以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会适时地让学生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联系,每一个绘本都是社会生活直接或者

8、间接的反映,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也是对学生进行着一个潜移默化的社会化过程。如,绘本我爸爸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展示了父亲在他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读完绘本之后,我设计了配套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回忆自己父母值得骄傲的能力。有的学生说道:“我的爸爸力气很大,可以一下子就把我举起来。”有的说:“我的爸爸会给我做好吃的汉堡包。”虽然是一些平凡小事,但在学生的眼睛中却放大了许多倍,让学生在熟悉中亲近,学会关心自己的父母和身边的人。在锻炼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只有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才能在学习语文课文时更容易地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语文教师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不拘泥于课本的知识,重视提高学生的能力。如今语文教学的一个弊端是跳不出语文教材,除了课文和阅读习题之没有更好的阅读材料提供给学生,教师也没有进行更好的阅读指导。为避免这个问题,在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每个月至少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两本绘本的共读,让学生经常接触到高水准的图与文,一读再读,他们在读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被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而带着这样的能力再回到语文课本中知识的学习,那么语文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就是一件轻松而且快乐的事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让学生能够爱上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