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案之三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6942583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奇松》教案之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黄山奇松》教案之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黄山奇松》教案之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黄山奇松》教案之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黄山奇松》教案之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山奇松》教案之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奇松》教案之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山奇松教案之三 一、教材简析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先总体介绍黄山奇松“潇洒、挺秀的身影,然后具体描绘三大名松,最后对其他的松树稍加点染。写三大名松,运用拟人的手法,既生动形象,又暗示名字的由来。二、对象分析本班为省级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构件主体性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班。学生具备上网浏览的能力、简单的文字输入、编辑能力和网上绘画能力,为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条件。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4、察看图片,任选一种松树,仿照课文写一段话。四、教学策略1、提炼主线。以“黄山奇松奇在哪儿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2、创设情境。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旅游境地,感受黄山松树的奇美。3、朗读感悟。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味、联想,感受黄山松树的潇洒、挺秀。4、化语为画。学生读懂文本语言、浮现语言形象,用电脑绘制名松形象。5、读写结合。仿照课文写法,自选一种松树试着写一写。五、媒体设计在网络教室,教师设计网页放在学校效劳器上六、教学设计一、导入课文1、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哪些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

3、地?调动学生直接、间接的经验,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2、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山的黄山去看一看,好吗?板书:黄山翻开网页,进入“黄山旅游观看录象和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网络的视频播放生动直观,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产生直观感知以及各自的体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3、“黄山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奇松那么情有独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仔细欣赏一下这些奇特的松树吧。补充完整题目:奇松据题提出阅读专题一个,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能以此为主线,展开自主学习系列活动。4、据题质疑:黄山松奇在哪儿?二、初读感知1、进入“阅读指南的“整体感知

4、,呈现:整体感知课文,落实自主学习理念,人人参与读书活动,围绕阅读专题,接触文本语言,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树之奇,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1自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结合高低文初步领会生字词的意思,不能解决的加下划线。2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3简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2、自学课文3、读后检测交流4、简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5、小结:黄山松非常奇特,那就让我们再读课文,细细地去感受一下。三、精读第一节1、进入“阅读指南的“整体感知,呈现:1默读第一节,想想黄山松奇在哪儿?2联系课文说说“四绝、“情有独钟的意思,有困难的可以访问“说文解字。访问“说文解字,可让学有困难的学生得到指

5、点帮忙,是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2、学生返回首页自学3、同桌讨论4、学生显示网页内容进行交流1学生读第二句,抓住“潇洒、“挺秀体会,并点击第二句话,出现黄山全景图,展示黄山松潇洒挺秀的身影,体会黄山松的奇特。语文姓“语,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同样十分注重语意的领悟和把握。2读好第二句3学生点击第一句话,联系“说文解字,展示“黄山四绝的图片,理解“四绝的词意。4翻开“说文解字,理解“情有独钟的意思。5读好第一句话,读出人们的喜爱之情。5、齐读第一节,再次完整地感受黄山松的奇特。四、精读第二节1、进入“阅读指南的“第二节导读,呈现:1读读描写三大名松的语句,想想从哪些重点词语中感受到

6、名松的奇特呢?加高低划线,并说说是怎么体会到的。2联系课文说说“饱经风霜和“郁郁苍苍的意思,并用“郁郁苍苍造句。有困难的可访问“说文解字和“造句指南。3你能通过想象任选一种名松,把它的形象画下来吗?你可以进入“发明天地试一试。利用网络优势,给学生创设发明性学习的空间。学生自渎自悟,感受三大名松潇洒、挺秀的身影,语感得到培养。在感受的根底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电脑绘画这一学生极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描绘“内心视像,在相互评价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2、学生自学,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讨论3、学生显示网页内容进行交流。1感受“迎客松“之奇A、学生读写“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

7、斜伸等词体会,并点击这句话展示“迎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B、局部学生把优秀的画作传送到大屏幕,图文对照,师生点评。C、读好这段话,读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们的赞美之情。2感受“陪客松之奇A、学生读写“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绿色巨人体会,并展示“陪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B、局部学生把画好的陪客松的画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C、读好这句话。3感受“送客松之奇特。A、学生读写“送客松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体会奇特,并点击这段话出示“送客松的图片进一步体会。B、学生把画好的送客松的图片传送到大屏幕,图文对照,师生点评,进一步感受送客松的奇特。展示是最好的

8、学习。为了展示,学生会以自己最大的负责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作品。在发布自己作品的同时,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高兴,激发起内心的发明欲望,有利于个性的开展和发明力的养成。C、读好这段话4齐读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整体感受他们的奇特。5看图描述三大名松。4、局部学生把造的句子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五、精读第三节1、进入“阅读指南之“第三节导读,呈现:1默读第三节,想想“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文中列举了哪些不同的姿态?可以进入“图片集锦观赏千姿百态的松树。2理解“屹立并造句,有困难的可访问“说文解字和“造句指南。3你能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松树,学习第二节的写法,给它配上几句话吗?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写一写,并发布到网

9、上,把作品展示给大家。充沛体现了自主学习,实现了读与写的完美结合。2、学生自学3、学生翻开网页交流利用网页,展示更多的黄山松的形象,加深学生对黄山松树之奇的感受。1展示图片理解“千姿百态、“屹立、“斜出、“仰、“俯等词,体会松树姿态之奇。2局部学生把写好的片段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3读好这一节。六、总结全文1、读了?黄山奇松,请你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2、读了?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你是否觉得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黄山奇松的赞叹之情?如果是,请你浏览全文,举例说说。整体感知局部精读-回归整体,这一教学过程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能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七、课外延伸读完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可以进入“人文地理和“推荐网站“查阅相关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