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练字》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6684929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献之练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王献之练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王献之练字》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王献之练字》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献之练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献之练字》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献之练字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王献之从小立下志向,也要成为一名大书法家。”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

2、”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

3、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课题:王献之练字教学目标:讲读文章教学重难点: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指导背诵。一、朗读课文二、分段学习

4、课文:1、读第一段。(1)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王献之从小立下志向,也要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志向”是什么意思?(3)指导朗读: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2、读第二段(1)边读边思考:这段写什么?(2)理解“王羲之什么也没说,拿起笔来,在一个大字的撇下面加了一个点,就走了。”这句话的意思。注:引导学生认真读有关句段,启发学生思考,在文中找答案。3、读第三段(1)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层次: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小组讨论后明确:问秘诀明白秘诀努力练字(2)逐层背诵完整背诵(3)问:在父亲的启发下,王献之刻苦练字,结果怎样?小组讨论,师出示:18缸水写完了,王献之果然练出了一笔好字。“果然”是什么意思?三、总结全文(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明确:无论学习什么,只有下很大的工夫,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四、讲古今一些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