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淋巴管扩张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6657199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肠淋巴管扩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肠淋巴管扩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肠淋巴管扩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肠淋巴管扩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肠淋巴管扩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肠淋巴管扩张症1例刘小玲 贾月如 张改玲河南宏力医院 河南 长垣 453400一病历摘要患者男,38 岁,以“间断水肿8年,加重15 天”为主诉,于2010年 8 月 20 日入院。 患者 8 年前明显诱因出现水肿,初为脚踝部指陷性水肿,逐渐发展为全身凹陷性水肿,以低 垂部位为著,伴腹泻、乏力,大便 4-5 次/天,黄色稀水样便,无粘液脓血、里急后重,无 发热、恶心、呕吐、呕血、腹痛,无尿频、尿痛、小便性状改变,无心慌、胸闷等不适,曾 于外院行肝功能提示:白蛋白 15g/L ,甲状腺功能提示: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33.17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 40.31 pmol/L,

2、超敏促甲状腺素测定TSH 1.52uIU/ml。 给予保肝药物治疗,间断输注白蛋白,患者水肿症状可缓解, 8 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15 天前受凉后,腹泻症状加重,每天15-16 次,稀水样便,重度乏力,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门诊检查肝功能提示:白蛋白11g/L,随收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皮肤巩膜无黄 染,无肝掌蜘蛛痣,心肺无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浊音 界无缩小,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中度指陷性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7.0*109/L, 外周血淋巴细胞2.4%,绝对计数0.27*109/L,肝功能:总蛋白23.4g/L,白蛋白9.1 g/L,AS

3、T: 66IU/L,血钾 1.66mmol/L,钠 118.0 mmol/L,氯 80.5 mmol/L ,钙 0.49 mmol/L ,ESR9.0mm/h,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15pmol/L(3.8-8.0),游离甲状腺素23.13 pmol/L (7.9-18.9),超敏 促甲状腺素测定2.05uIU/ml(0.34-5.60)高密度脂蛋白0.59mmol/L,胆碱酯酶2281U/L, 免疫球蛋白 IgG5.507g/L, IgA0.933g/L,IgM0.369g/L,补体 C3 0.431,补体 C4 0.183,AFP 0.82, CEA 0.67, CA19-9 3.15

4、,腹腔穿刺:乳糜样腹水,白色浑浊,李凡他实验 阳性, 乳糜实验阳性,白细胞98*106/L,单个核30%,多核70%,总蛋白 10g/L,白蛋白 10g/L, 碱性磷酸酶9IU/L,乳酸脱氢酶46IU/L,葡萄糖6.07mmol/L,腺苷脱氨酶2U/L嗜酸粒细胞计 数 0;细菌及结核菌培养阴性。(9 月 1 日)AST: 120 IU/L,ALT: 124 IU/L TP: 30.7g/L,ALB13.6 g/L,钾、钠、氯正常,钙1.06 mmol/L ;心电图:肢导低电压。胸片:双侧胸腔少量积液。B 超:肝胆脾胰、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腹水,肠腔积液。胃镜:胃粘膜充血水肿,散在多处 斑片状糜烂

5、灶,十二指肠球部多处扁平状隆起,表面水肿,十二指肠降部粘膜充血水肿,弥 漫性白色粟粒样改变,伴多发息肉样隆起。病理:(胃窦)慢性炎症伴糜烂部灶性活动性炎 症,(十二指肠降部)炎性息肉伴部分区腺体间质及上皮小淋巴管增多并囊性扩张,考虑淋 巴管扩张症。入院后给予人血白蛋白、复方甘草酸、葡萄糖酸钙静脉输注,奥曲肽静脉泵入等止泻、 补充电解质、利尿对症支持治疗,嘱患者低脂高蛋白、富含中链脂肪酸饮食。 8月 29日患 者腹泻症状明显好转,双下肢明显水肿减轻, 9 月 4 日患者无腹痛腹泻,大便呈黄色成形软 便。每天 1 次,自动出院。二讨论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

6、asia,IL)在临床上极为罕见,主要表现为腹 泻、水肿、低蛋白血症、浆膜腔积液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减少。该病最早有Waldmann等1 在 1961 年采用 51Cr 标记白蛋白的方法研究蛋白质渗出部位,首次提出本病。而国内则在 1990年才有首例报道2,此后文献中散在报道。目前全球报道病例不足200例。目前认为小 肠淋巴管扩张症是由于小肠淋巴管引流受阻后,出现绒毛内乳糜管和其他小肠淋巴管扩张, 淋巴回流受阻,淋巴管内压力升高,从而损害乳糜颗粒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也阻碍 了淋巴细胞进入外周血的再循环。由于小肠淋巴液、乳糜颗粒、蛋白质和淋巴细胞直接引流 与肠腔或其他浆膜腔,从而引起蛋白质和

7、淋巴细胞丢失,乳糜颗粒则隔绝于固有膜和扩张的 淋巴管内。这样就出现了腹泻、外周水肿、乳糜性渗出及失蛋白性肠病等的一些较有特征性 临床表现3。根据病因,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 症原因不明,常由巨淋巴管症或先天性淋巴系统发育不良所致,多见于儿童及轻年人,90% 的患者30 岁以前起病,平均起病年龄为11岁,无性别差异,多散发。另有报道姐妹俩同患 本病,且合并面部异常和精神发育迟滞(Hennekam综合征),提示本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 形遗传病。目前研究,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与机体免疫亦有一定关系4。继发性 IL 与 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结核、丝虫病等)、

8、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缩窄性心包炎、Whipple 病腹部外伤或手术损伤等因素而造成淋巴管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和狭窄,使淋巴循环受压或回 流不畅有关。结核病治愈后广泛的纤维粘连残留,数年后可出现乳糜池周围非特异性炎症而 导致本病。IL的诊断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减少;血浆白 蛋白和IgG同时降低;内镜活检或手术标本证实有IL;实验证明有肠道丢失蛋白质增 多。具备前3 条为疑诊,具备后2 条即可确诊。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为水肿,腹泻。生化分析证实为低蛋白血症(总蛋白23.4g/L,白蛋 白9.1 g/L);分析:水肿、多浆膜腔积液为低蛋白血症引起,常见低蛋白血症原因有1.摄 入不足, 2

9、.丢失过多, 3.合成能力下降, 4.吸入障碍等。结合患者长期大量水样便病史,电 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氯、低钙),考虑为白蛋白经肠道丢失过多引起。外周血淋巴细 胞绝对计数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2.4%,绝对计数0.27*109/L),IgG降低:IgG5.507g/L, 胃镜:胃粘膜充血水肿,散在多处斑片状糜烂灶,十二指肠球部多处扁平状隆起,表面水肿, 十二指肠降部粘膜充血水肿,弥漫性白色粟粒样改变,伴多发息肉样隆起。病理:(胃窦) 慢性炎症伴糜烂部灶性活动性炎症,(十二指肠降部)炎性息肉伴部分区腺体间质及上皮小 淋巴管增多并囊性扩张。且依据相关检查结果排除肝硬化、结核、甲减、肿瘤外伤等因素

10、引 起的继发性淋巴管扩张。确诊为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 的治疗无特效方法,目前以内科治疗为主,正常热量、低脂、高蛋白、富含中链三 酰甘油(MCT、饮食是目前最主要的疗法。MCT不需在肠道细胞脂化,可绕过肠道淋巴系 统,直接吸收到门静脉系统,故可降低小肠淋巴管内压力,不致引起淋巴管扩张、破裂、淋 巴漏出,且副作用小。奥曲肽能抑制胃肠道运动及激素分泌,减少内脏血流,减少肠道淋巴 液流量,减少脂肪酸的吸收,在门脉压增高合并淋巴管扩张的病人中,应用奥曲肽能降低门 脉压力,减少蛋白的漏出6。本例患者通过内科保守治疗,调整饮食结构,给予低脂高蛋白、中链脂肪酸饮食,利尿, 止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白

11、蛋白,奥曲肽应用, 2周后双下肢明显水肿明显减轻,患者 无腹痛腹泻,大便呈黄色成形软便,每天 1 次。病情稳定出院。本文不足之处:患者因个人原因拒绝胶囊内镜检查;由于目前我们尚未开展a 1- 抗胰蛋白酶清除率、标记核素白蛋白实验的检测,蛋白丢失性肠病的诊断多在排除引起低蛋 白血症的其他原因后考虑,如能直接检测大便a 1-抗胰蛋白酶,将更有助于疾病的诊断;胶 囊内镜的问世和使用为小肠淋巴管扩张的诊断可准确定位提供了便利,胶囊内镜检查中原发 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主要形态学特点为小肠粘膜水肿增厚,绒毛颜色变白肿胀,散在或弥 漫性白点或白斑,有时可见白色或黄色结节7。胶囊内镜为无创检查,能直接观察到小

12、肠淋 巴管扩张症的病变,诊断准确率高,可成为临床疑诊小肠淋巴管扩张症首选检查8。参考文献1. Waldmann TA, Steinfeld JL, Dutcher TF, et al. The role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in “idiopathic hypoproteinemia”. Gastroenterology. 1961,41:197-207.2. 蒋木平.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一例报道J,中华消化杂志,1990, ,1 (2): 71.3. 杨爱明,蔡华聪,陆星华,等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消化杂志,2007,19(20):80-82.4. 历有名,张冰凌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研究现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8,7(1),9-11.5. 王玉环,黄瑛,梁英杰,等。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2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询证儿科 杂志, 2007, 2(6):434-437.6. 戴彦成,唐志鹏,张亚利.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1例.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9,14(2):135-136.7. 宋志强,周丽雅.胶囊内镜诊断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一例. 中华医学杂志, 2010,90( 18):1296.8. 方优红,张冰凌,陈春晓.小肠淋巴管扩张症3例并文献复习. 浙江医学, 2008,30(3) 232-2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