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元排毒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研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665381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元排毒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保元排毒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保元排毒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保元排毒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保元排毒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元排毒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元排毒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元排毒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研究【摘要】 目的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供试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即确认供试品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被充分消除到可以忽略不计。方法采用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验证方法。结果计数结果准确,符合要求。结论该实验适合保元排毒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关键词】 保元排毒丸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验证从理论上来讲,每个样品对微生物都会有影响,影响的程度有多大,检验方法能否保证污染的微生物能够检验出来,要通过试验来验证,才能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而药品质量监督抽验合格率存在不尽清晰、全面、真实的突出问题1。按照中国药典2005版前规定的微

2、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有很多菌检不出,这就很难保证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也给临床使用带来隐患。保元排毒丸系我院著名老中医张志坚主任医师长期临床实践经验方。临床用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见有头昏乏力,神疲肢软,尿少足肿,腰膝酸痛,纳呆泛呕,夜不能寐,面色晦暗,舌淡嫩,苔薄黄腻等病症,临床使用较广, 因此必须保证保元排毒丸微生物限度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1 器材1.1 仪器设备净化工作台,SWCJICU (苏净集团安泰公司);生物安全柜,BHC1300ILA/B3( 苏净集团安泰公司);电子天平,AV412 梅特勒托利多公司(上海有限公司);隔水式恒温培养箱PYXDHS,(上海一恒科技有

3、限公司);霉菌培养箱,MJ180S(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立式灭菌器, LMQ.R3260B(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1.2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060309);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宜兴市永信生物有限公司(050915);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宜兴市永信生物有限公司(051027);胆盐乳酸培养基 ,宜兴市永信生物有限公司(050509);营养肉汤培养基 ,宜兴市永信生物有限公司(051206);甘露醇高盐琼脂,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060112);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 ,宜兴市永信生物有限公司(05

4、0921);改良马丁培养基 ,宜兴市永信生物有限公司(050829)。1.3 验证用菌株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44 102, 第4代;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 003,第4代;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MCC(B)63 501,第4代;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10 104,第3代;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MCC(F)98 001第4代;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F)98

5、003第3代。1.4 供试品及试剂保元排毒丸(060810),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制剂;氯化钠溶液,分析纯。2 方法2.1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22.1.1 供试液制备取供试品保元排毒丸10 g,加pH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 ml,于45水浴中保温,浸泡,振荡溶解,制成110的供试液。2.1.2 菌液制备将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分别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035培养2448 h,分别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毫升含50100个cfu(菌落数)的菌液。 将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分别接种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置2328培养箱中培养

6、2448 h,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毫升含50100个cfu的菌液。 将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分别接种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 2328培养7 d,使大量孢子产生。再加入5 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用无菌玻棒轻轻将孢子洗脱,然后用一支管口包有无菌棉花且能过滤菌丝的10 ml吸管吸出孢子液至无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菌液稀释至每毫升含50100个cfu的菌液。2.1.3 验证方法 平皿法(常规法)。 实验组:取10个平皿,2个一组分成5组,分别做好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标记。 各取110供试品保元排毒丸1 ml,分别加入

7、10个平皿中,再依次加入上述5种菌的菌悬液1 ml(50100个cfu),每株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分别置3035培养48 h和2328培养72 h,测定试验组的菌数。 菌液组:分别取上述稀释的菌液1 ml,注入平皿内,每个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分别置3035培养48 h和2328培养72 h,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供试品对照组 :各取110供试液保元排毒丸1 ml分别注入4个平皿中,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分别置3035培养48 h和2328培养72 h,以测定供试品的本底数。 稀释剂对照

8、组:本品未采用特殊方式处理和制备,故未做。上述方法平行实验3次。 菌回收率计算:实验组的菌回收率(%)=(实验组的平均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平均菌落数100% 实验结果:见表1。2.2 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22.2.1 大肠埃希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实验组:取110的供试液10 ml,接种至100 ml的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内,加入47 cfu/ml大肠埃希菌1 ml,3537培养1824 h,取上述培养液0.2 ml接种至5 ml MUG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5,24 h,在345 nm紫外线下观察,均见荧光反应,滴加靛基质试液,液面呈玫瑰红色。 阴性菌对照组:取110的供试液10

9、 ml,接种至100 ml的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内,加入66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1 ml,3537培养1824 h,取上述培养液0.2 ml接种至5 mlMUG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5,24 h,在365 nm紫外线下观察,均无荧光反应,滴加靛基质试液,液面呈试剂本色。2.2.2 大肠菌群检查方法的验证 实验组:取110的供试液1 ml,接种10 ml胆盐乳糖发酵培养基管内,加入47 cfu/ml的大肠埃希菌1 ml,置3537培养1824 h。培养基出现混浊,产酸产气。表1 保元排毒丸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回收率的测定(平皿法)(略)阴性菌对照组:取110的供试液1 ml,接种10 ml胆盐

10、乳糖发酵培养基管内,加入66 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 ml,置3537培养1824 h。未见产酸产气。2.2.3 沙门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实验组:取10 g的供试液直接接种至200 ml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加入含66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1 ml,置3537培养1824 h,取上述培养液1 ml,接种至10 ml四硫磺酸钠亮绿培养基中,培养1824 h,划线接种于沙门、志贺菌属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1824 h,平板上生长出无色,半透明,菌落中心为暗色的菌落。 阴性菌对照组:取10 g供试品直接接种至200 ml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混匀,加入含66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1 m

11、l,置3537培养1824 h,取上述培养液1 ml,接种至10 ml四硫磺酸钠亮绿培养基中,培养1824 h,划线接种于沙门、志贺菌属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1824 h,平板上无菌落生长。3 讨论 由表1可见保元排毒丸用平皿菌落计数法,3次平行实验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菌落回收率都达到了70%以上,说明该方法用于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结果是准确的。 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实验说明:实验组检出了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阴性菌对照组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说明保元排毒丸对大肠埃希菌无抑制作用,对大肠菌群无抑制作用,对沙门菌无抑制作用。 本品稀释剂对照组未作特殊方式处理和制备,对细菌无损伤,故未做验证。 在制备需测定菌落数的菌液过程中,经过实验摸索本实验室每种菌的稀释级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6,白色念珠菌10-5,大肠埃希菌10-7,枯草芽孢杆菌10-5,黑曲霉10-5,正好符合实验菌落数50100 cfu/ml或10100 cfu/ml的要求。【参考文献】 1 姜 红. 药品监督抽验合格率与药品质量() J.中国药事,2005,19(1):17.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71,附录73.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