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共49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6547380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8.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共4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共4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共4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共4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共4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共4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共49页)(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国环评证乙字第1527号)项目名称: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绥化市第一医院 编制日期:2016年4月辽宁辐洁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项目名称: 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 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适用的评价范围: 核与辐射项目 法定代表人: 李易 (签章) 主持编制机构:辽宁辐洁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签章) 地址:沈阳市东陵区双园路30甲-2号(辽宁环保科学园)联系电话:024- 传真:024- 网址: 邮箱: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人员名单表编制主持人姓名职(执)业资格证

2、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专业类别本人签名谭艳坤B核工业主要编制人员情况序号姓名职(执)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编制内容本人签名1谭艳坤B报告表2曲建伟B正文第1章-第4章、附件3曹 旭B正文第5章-第7章专心-专注-专业表1 项目概况单位名称绥化市第一医院地址绥化市北林区北林路80号法人代表姓名孙继勇电话邮编联系人及电话李晓波 项目名称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地点传染医院一层项目用途放射诊断项目依据总投资(万元)4500核技术项目投资(万元)4200核技术项目环保投资(万元)300应用类型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密封源射线装置其它18F68Ge 2枚PET-CT 1台无核技术

3、应用目的和任务绥化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39年,2011年6月被省卫生厅正式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承担着绥化市568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是集医疗保健、急诊急救、传染病防治、教学科研、康复、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在2004年整体接收哈铁绥化医院以后,形成了一所医院两个院区的格局。医院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总资产4.9亿元,净资产2.3亿元。拥有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160台件,大型设备有日立0.4T永磁核磁共振、东芝16层螺旋CT、美国LCA+800毫安血管造影机、直线加速器及彩色超声等,医院实现了影像传输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学检验系统、临床路径

4、系统等信息化建设平台。绥化市第一医院原有辐射设备包括:1台直线加速器、1台DSA和15台类射线装置,以上各装置均通过省环保厅审批并取得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具体见附件2。绥化市第一医院为改善医疗环境,满足百姓需求,拟在医院传染医院一层建设PET-CT中心,并利用放射性核素18F对患者进行诊断。经计算,本项目为乙级非密封源放射性工作场所。PET-CT设备中配套有2枚68Ge密封放射源,活度均为7.4107Bq,为类密封放射源,用于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表2 放射性同位素及密封源核素名称放射性活度(Bq/a)物理、化学性状日等效操作量(Bq)年等效用量(Bq)操作方式贮存方式与地

5、点18F4.6251012液 体1.851084.6251010注射源库68Ge 7.4107固体密封仪器校准PET-CT设备屏蔽体内68Ge7.4107固体密封以下无 注:1、密封源要注明并说明源强(Bq);栏2中放射性活度是指核素年使用量(Bq/a)。 2、密封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3、等效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3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废弃物名称状 态排放口浓度年排放总量暂存情况最终去向含18F的固体废物固体250Kg将废物按时间分类后,暂存于固废库内,存放该核素10

6、个半衰期后,经监测合格后按普通医疗垃圾处理含18F的废液液体150m3经医院PET-CT中心衰变池存放该核素至少10个半衰期后,流入医院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68Ge放射源固体密封供源单位回收处理以下无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kg。 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表4 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加速粒子能量流强用途备注无废物类型数量总活度(Bq)主要感生放射性核素废物去向废

7、靶暂无放射性废物年产生量气态 m液态 m固态 kg (二)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型号生产厂家电压(kv)靶流(A)中子强度(n/s)用途备注无氚靶情况(含废弃的)含放射性废弃物年产量(含感生的和含3H的废泵油)活度(Bq)保管方式备注数量总活度(Bq)放射性核素废物去向无气m无液m无固kg无(三)射线,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含X射线CT诊断)、分析仪器等名称型号管电压(kV)输出电流(mA)用途备注PET-CT140420放射诊断1台以下无表5 污染源分析(包括贯穿辐射污染)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使用放射性核素18F产生的射线和表面污染

8、,利用CT扫描时产生的X射线,同时在该项目的使用过程中还伴随一定量的放射性废水和固体废物。下面具体分析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和污染途径。5.1 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和污染途径1、PET使用18F放射性药物作为注射针剂,放射性药物由于衰变产生正射线,该射线对工作人员在注射过程和对病人进行检查时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2、CT扫描时产生的X射线对操作人员和公众产生应的辐射影响。3、使用18F放射性药物作为注射针剂,要产生用过的注射针管、药瓶、棉签、手套等放射性固体废物,每周产生约5Kg,全年产生约250Kg。4、注射放射性药物的被检人员产生的排泄物和擦洗台面产生的废水均属于放射性废液。5、注射放射性药物后的

9、患者是一个流动的辐射污染源,为了防止对公众产生辐射影响,医院对患者设置有专门的候诊区和留观室。5.2 事故工况下的污染物和污染途径1、对放射性药物和仪器校准源管理不善,造成放射性药物丢失或被盗。2、对注射放射性药物的被检者管理不善,则被检者体内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发出的射线会对周围活动的人员造成一定的辐射影响。3、分装放射性药物和给被检者注射药物时,由于操作不当将药物滴撒在台面、地面或其他地方,将给以上地方造成放射性表面污染。4、医院对放射性废物管理不善,也会对社会和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辐射影响。5、防护门无工作指示灯或警示标志,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机房内而造成辐射损伤。6、由于管理不善,无关人员在P

10、ET-CT开机时进入机房或开机时未离开机房,从而受到不必要的较大剂量辐射照射。监测计划和污染防治措施:5.3监测计划定期监测:由具有辐射环境监测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对正常工况下辐射工作场所进行每年不少于一次的监测,监测数据上报备案。日常监测:制定日常监测制度,医院为PET-CT中心配置一台X-剂量率测量仪,一台表面沾污仪,利用以上仪器对PET-CT中心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监测数据应存档,以备查阅。5.4污染防治措施1、为防止注射后被检人员体内的药物对工作人员产生辐射照射,注射台安装了铅玻璃窗口,同时注射针管自身带有铅屏蔽,也减少了注射时药物对工作人员的辐射影响。2、PET-CT工作场

11、所医护人员和患者均有各自的通道,患者注药后有专用的注射后等待室,与工作人员和注药前的互不交叉,减少了交叉辐射的污染。3、在PET-CT注射室、注射后等待室、PET-CT扫描室和留观室外醒目处张贴“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志。4、注射放射性药物的被检人员产生的排泄物和擦洗台面产生的废水均属于放射性废液。这些废液应直接进入衰变池进行衰变,经衰变合格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再进入市政管网。5、使用18F放射性药物作为注射针剂会产生注射针管、药瓶、棉签、手套等放射性固体废物,全年产生约250Kg。以上这些废物均含有放射性核素18F,可收集后集中衰变贮存。表6 环境影响分析建设或安装过程和运行(使用)后对

12、环境影响的分析1 建设或安装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无辐射产生,随着项目的建设竣工,施工期环境影响可消除。2 运行(使用)后对环境影响的分析(1)通过本底监测,X-剂量率本底监测结果为(11.715.8)10-8Gy/h,监测结果在黑龙江地区室内环境辐射剂量率本底范围之内。(2)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工作场所划分标准,PET-CT中心为乙级开放性工作场所。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布局合理,不存在与其他科室交叉现象,有医生和患者的专用进口和出口,工作场所“三区”划分合理,放射性“三废”处置得当。(3)经计算,本项目投入运行后,所致医护人员和周围公众的年有效剂量当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同时也在管理限值以下,不会对周围环境人群造成辐射危害。(4)绥化市第一医院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各机房外醒目处设置了规范的“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PET-CT中心设置了固废库和衰变池,确保了医疗垃圾和放射性废液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置,工作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