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玉门市花海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11愚公移山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6546460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玉门市花海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11愚公移山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甘肃省玉门市花海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11愚公移山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甘肃省玉门市花海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11愚公移山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甘肃省玉门市花海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11愚公移山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玉门市花海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11愚公移山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玉门市花海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11愚公移山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愚公移山 学习目标:1、准确熟练的朗读课文,掌握生字和通假字。2、能结合注释翻译课文,了解故事大意。3、学习故事的寓意和通过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重点:对愚公人物的分析。学习难点:本文的寓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这首歌的创作蓝本就是出自列子汤问的愚公移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故事情节。(二)二读课文,夯实基础1、对照注释,翻译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准备交流。2、自我检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2、并解释其词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 。甚矣,汝之不惠 通 ,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 , 。)、指出下列句式特点。甚矣,汝之不惠( ) 且焉置土石( )何苦而不平( ) 帝感其诚( )3)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1)年且九十 ( ) 且焉置土石 ( )(2)且焉置土石 ( ) 始一反焉 ( )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面山而居 ( ) 聚室而谋曰:( ) 指通豫南:( ) 始龀:( ) 无穷匮也:( ) 固不可彻:( ) 箕畚运于:( )毕力平险:( ) 山之一毛:( )(三)再读课文,分析人物和故事情节1、本文写了哪些人物?请把他们列出来;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

3、个?请说说理由。2、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3、这则寓言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三、拓展延伸1、智叟劝说愚公失败了,而邹忌却成功地劝说齐王纳谏,你认为他们失败或成功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是智叟,你准备怎样劝说愚公打消移山的念头?2、有人说愚公不愚,有人认为他很愚,山那么高大,搬家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一味地挖山不止呢?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四、巩固练习1、作者、作品:愚公移山选自 ,体裁是 ,本成语故事说明了 的道理。作者 ,名 ,郑国人,战国前期 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杂然相许 ( ) 惩山北之塞 ( ) 且焉置土石( ) 何苦而不平( ) 寒暑易节( ) 河阳之北( ) 而山不加增(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固不可彻( )虽我之死(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3、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什么?五、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