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学案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6395433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弟子规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弟子规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弟子规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弟子规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弟子规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教学案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课程:弟子规之信教学案例教学年级:四年级教学内容: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教学目标:1、学习弟子规的第五篇信,熟读成诵,感受古文的魅力,积累经典美文。2、通过古文的学习,感受古人的诚信和对学生今后的教育作用。3、使学生受到诚实守信、注重自我品德修养的教育。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熟读韵文,理解性背诵并灵活指导实践。教学难点:理解中华传统优秀品德,学会诚实守信,踏实为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最近听别的任课老师说你们最近表现越来越好了,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问题,爱动脑筋但是老师不敢

2、相信这些,为什么呢?因为弟子规教育我们说“见未真,勿轻言”。那你们的表现到底是怎么样呢?是不是如其他老师所说的那般优秀,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过渡:同学们,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又一次的学习弟子规,你们一定会收获很多做人的道理,成为谦谦君子。让我们再次走进经典,一起接受圣贤的熏陶,学习做人的道理。墨子说:言不信者,行不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跟人之言信相关,也就是弟子规的信 板书课题:信二、情境渲染, 诵读经典,熟读成诵。播放背景音乐阳关三叠,课件出示学习内容: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1、吐字清晰、读通韵文(1)轻声朗读。首先根据韵文中的注音,

3、轻声把韵文试读一遍,找出韵文中不理解的字,多都几遍。最后,再把韵文试读两遍,要求读通、读顺。(2)集体朗读。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语速恰当。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实行点评、指导。2、轻重缓急,熟读成诵(1)教师范读韵文,让学生找出诵读时的停顿节奏,按韵文节奏拍手试读。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2)学生相互讨论,找出韵文中轻读和重读的字,按韵文节奏试读。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3)、根据韵文节奏,采用不同的形式诵读(集体读、个人读、小组竞赛读等)。根据诵读情况,教师实

4、行点评、指导、激励。(4)、集体诵读韵文,强化诵读效果。3、理解内容,背诵经典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诵读了之后,是不是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呢,检查一下(1)指名学生使用自己的话解释文本内容a、师指导重难点字词的解释:言、传、宜、诺,b、师协助学生找规律背:否认词和关键字(2)在理解的基础上男女生对背、竞赛背、感情背诵(给优胜者以红花奖励)。三、学以致用,塑造高尚情操圣人告诉我们说:“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刚刚同学们诵读了古文经典,也理解了课文意思,现在让我们使用它,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想对他说(课件出示实例)a、咕咚的故事兔子正在湖边玩,突听“咕咚”一声,吓得魂飞魄散,撒腿就跑,边

5、跑边喊“咕咚来啦,快逃命啊!”于是沿途的狐狸野猪土狗豺狼纷纷夺路狂奔,逃命的队伍持续发展壮大,连老虎都屁滚尿流地撒丫子跑。后来终于撞见狮子,狮子问:跑什么呢?众兽回答:咕咚来了呀!狮子奇怪,带着大家回湖边探个究竟,一阵风过,“咕咚”一声,原来是只木瓜掉进水里了。(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勿轻言、勿轻传。生再读“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b、同学间的故事小红和小明两个人是很要好的同桌。期中考试的时候,小明遇到一道难题做不来了,他看见小红已经把试卷做完了,便小声的央求小红给他抄。小红想到两人之间的关系这么好,便一口答应了,但是小红又想到老师的话,便又把试卷抽回来。小明恶狠狠的瞪了小红一眼(板

6、书“勿轻诺”生读“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师:看来同学们诵读了经典不但能让自己知识更加丰富,还能很好的使用它劝诫别人,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人,看看我们的大教育教孔子是如何教我们做到“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师口述孔子和颜回的故事)c、孔子和颜回的故事孔子被困于陈、蔡两地之间,跟从的学生也一起有六七天没有吃东西了。孔子的学生子贡想方设法弄到了一石米。颜回、仲由两人就在屋外煮起饭来,突然有些烟灰掉进了米饭中,颜回把有烟灰的米拿出来吃了。子贡从井边远远的看到,感到非常的气愤和不悦,鄙视颜回,认为他这是偷盗的行为。进入房中问孔子说:“仁人廉士贫穷的时候会改变他

7、们的节操吗?”孔子说:“改变了节操的又如何能被人称为仁廉之士呢?”子贡说:“像颜回这样的人,他不会改变节操吗?”孔子说:“当然。“子贡就把颜回偷吃饭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一直就相信颜回是个仁人。虽然你这样说,但我不相信,或者这其中必有什么原因?你不要再去散播了,我等下问他。”孔子把颜回叫来说:“我昨晚梦见了先人,或许是先人保佑我们了吧。你刚不是生火煮饭了吗,把饭盛好,我要实行祭祀。”颜回回答说:“有烟灰掉进饭里了,倒了吧,我又舍不得,太可惜了。不倒掉吧,给老师吃有显的很不干净。这饭我已经吃过了的,不可用来祭祀。”孔子说“是这样啊,那我也吃一些吧。”颜回出去了,孔子对他的几个弟子说:“我

8、相信颜回,不是今天才开始的。”其他几个学生从这件事之后才慢慢佩服颜回。(孔子家语卷五“困厄”第二十)师:听了古人如何做人的事后,你有什么感想?(生结合现实生活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组讨论)四、紧扣生活,内化理论为实践(学了弟子规之后,你会怎么做?)今天妈妈买了一箱桔子回来,妹妹不知为什们偷偷挑了几个大的藏起来,我我的文具盒找不见了,找来找去都没找到,我怀疑是小明拿走的,我春天到了,很多地方开始涨春水了,我和小红一起回家,小红不听老师的告诫,在路上玩水,小红央求我不要告诉老师和家长,我五、课外延伸和作业设计(一)、师总结:是啊,何为信?人言即为信板书信如何做到xin。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了这个课之后,在

9、以后的生活中,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一个三思而后行的人,做一个言而有信、求真务实的人。.相信在以后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同学们一定还能收获更多做人的道理.让我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吧!最后,老师给你们找了一些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抄下来背一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天失信,三光不明;地失信,四时不成;人失信,五德不行。唐张弧素履子履信 口不忘信,则言若符节。尸子四仪人无百岁之寿,而有千岁之信士。荀子王霸篇 (二)、作业设计1、把今天学的内容诵读给家人听。2、以今天学的内容,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紧扣“信”这个主题,

10、根据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相机设立创设情境,话题揭义;字正腔圆,诵读成韵;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生活介入,明理导行、课外延伸教学五环节。分层推动,层层落实,促动知行合一。四化并用,优化组合。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解、感悟、思辨、导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读准韵文的字音、节奏、音高,掌握停顿,落实诵读化。借助故事,在故事中诠释文本要义,在故事中引发再度思考,在故事中激发学习情趣,表达教学故事化。结合拓展,设情境,在课堂生成“见未真、知未的”情境,为知行合一的实践训练创造条件,再现教学情境化。引导学生反思生活,明理察失,增强行为规范意识,张扬教学生活化。因为社会环境的复杂,美丑并存,小学生的辨别是非水平较弱,课堂对学生的多方位准确引领就十分重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在心中播下了诚实守信的种子。当然做人守信的品格还需在今后的生活中持续培养,锻造,有了这节课的基点,相信这些幼苗一定能够长成茁壮的参天大树。经典诵读,陶冶心灵,提升品位,高尚人格。让我们一起弘扬祖国文化,沐浴先人智慧,共享美好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