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及其周边现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6386615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庭湖区及其周边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洞庭湖区及其周边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洞庭湖区及其周边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洞庭湖区及其周边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洞庭湖区及其周边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洞庭湖区及其周边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庭湖区及其周边现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洞庭湖区及其周边现状洞庭湖区及其周边现状2625Km2(1997 年),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接纳湖南省湘、 资、沅、澧四水;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 1958 年堵塞)四口分流;由城陵矶一口泄入长江。整个洞庭湖区,以赤山南山为界,可分东、西两大部分,东部由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组成,西部已经分割为星罗棋布的残存小湖群。(1)全新世初至先秦时期 -平原河网景观新石器时代遗址;现代地质调查。战国策魏策 :“昔者三苗之居,右彭蠡之波,左洞庭之水 ”。韩非子:“三苗之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波, 右彭蠡 之水 ”。(2)先秦汉晋时期洞庭湖形成初期长江出峡后, 入云梦泽调蓄, 洞庭湖只是君

2、山附近一小块水域。庄子 天运: “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山海经 中山经:“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 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 ”尚书 禹贡:“岷山导江, 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 ”鄂君启节:“自鄂往,上江,入湘,入资、沅、澧、油。 ”汉书 地理志:湘水北至下隽入江,沅水至益阳入江,资水东北至益阳入沅,澧水东至下隽入沅。水经:湘水北过下隽西、又北至巴丘山入江;沅水东至下隽县西北入江;资水东与沅水合于湖中、东北入江;澧水东至下隽西北、东入江。郭璞注山海经:“江、湘、沅水共会巴陵头,故号为三江之口,澧又去之七、八十里而入江。 ”(3) 4-19 世纪中叶沉降扩展期

3、原因东洞庭拗陷的沉降长江及汉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云梦泽,大泽逐渐淤积。 “九穴十三口 ”作为荆江两岸入湖洪水的通道,但荆江大堤形成后,北口尽塞,大量洪水由南岸太平、调弦口入湖,使洞庭湖不断扩大。分期六朝时期 “广圆五百余里 ”,湘、资、沅、澧四水分别注入洞庭湖中唐宋时期 继续扩张,深度达最大值明至清中期时期 全盛期(3-1)六朝时期文选江赋注引晋张勃吴录 :“巴陵县有青草湖 ”刘宋盛弘之荆州记:“巴陵县南有青草湖,周回数百里,日月出没其中。 ”水经注 湘水注:广圆五百余里,湘、资、沅、澧四水分别注入洞庭湖中。(3-2)唐宋时期全唐诗卷 849 唐僧可朋赋洞庭:“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其劳,水涵天影阔

4、,山拔地形高。 ”舆地纪胜 卷 69 宋梅尧臣诗: “风帆满目八百里,人从岳阳楼上看。 ”巴陵志:“洞庭湖在巴陵县西,西吞赤沙,南连青草,横亘七八百里。 ”(3-3)明至清中期嘉靖常德府志卷 5: “洞庭湖,每岁夏秋之交,湖水泛滥,方八九百里,龙阳(今汉寿) 、沅江则西南一隅耳。 ”道光洞庭湖志卷 2: “洞庭湖,东北属巴陵,西北跨华容、石首、安乡,西连武陵(今常德)、龙阳、沅江,南带益阳而寰湘阴,凡四府一州九邑,横亘八九百里,日月皆出没其中。 ” 湘西民谚 “八百里洞庭入嘉山 ”全盛期的洞庭湖其主因在于:洞庭湖与荆江河道的相对稳定。明代中叶( 1542 年)郝穴堵口,荆江大堤形成,江水被约束

5、在单一的荆江河槽内, 不能再向江汉平原分流,促使荆江河段水位逐年抬升。江水南侵,致使洞庭湖逐年扩大,至全盛期,方圆八九百里。至清代中叶( 1825 年),最大水面为 6000 多平方公里。(4)19 世纪中叶至现代淤塞萎缩期“四口入洞庭 ”清咸丰 2 年( 1852),荆江马林工溃决,冲成藕池口;同治 9 年( 1870),荆江黄家铺溃堤,此后冲成松滋口。“四口入洞庭 ”从根本上改变了涌入洞庭湖的泥沙量,使其急剧萎缩。四口历年分沙量占枝江测站总量统计(% )? 松滋口 11.6;太平口 4.5;藕池口 26.8;调弦口 2.1;合计 44.9洞庭湖的分割洞庭湖逐步衰亡与下荆江九曲回肠形成时期,

6、大量泥沙涌入洞庭湖, 湖区洲土迅速扩展, 湖面逐步衰减,水面从 6000Km2 减少到 1949 年的 4350Km2;西部湖区陆上三角洲迅速发展; 人工堤垸围湖造田转入极盛期;东部湖区分割成东洞庭、 南洞庭、大通等几个湖沼。洞庭湖的瓦解通江湖泊堵闭分离时期;洞庭湖在大面积围垦及多年来泥沙大量淤积中急剧减少,水面约剩 2740Km2 ;近期水面面积仅剩 2625Km2,调蓄能力减少,河道泄洪不畅,洞庭湖防洪情势日益严重。4.古彭蠡泽与鄱阳湖鄱阳湖现状3960Km2(洪水期面积),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接纳江西省赣、抚、信、修四水;由湖口注入长江。整个鄱阳湖区,以老爷岭杨家山之间的婴子口为界,可分

7、鄱阳南湖、鄱阳北湖两大部分。枯水期、洪水期面积变化大,时令湖性质显著。九江潴汇的古彭蠡泽尚书 禹贡: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潴,阳鸟攸居。 ”鄂君启节:“逾江,庚彭泽 ”汉书 地理志:“彭泽,禹贡彭蠡泽在西。”史记 封禅书:106 年,汉武帝 “浮江,自寻阳出枞阳,过彭蠡。 ”但不见于周礼、吕览、尔雅等先秦文献。禹贡“九江”“皆东合为大江”尚书 禹贡:大江 “东汇泽为彭蠡,东为九江。 ”尚书 禹贡: “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 ”(1)汉唐时代-河网交错的鄡阳平原汉书 地理志:“豫章郡鄡阳县 ”太平寰宇记:饶州鄱阳县条 “废鄡阳县在西北一百二十里。按鄱阳记云:汉高帝六年置,宋永

8、初二年废。 ”同治都昌县志:“古鄡阳城在周溪司前湖中四望山,至今城址犹存。 ”1960 年在四望山发现汉城遗址。汉书 地理志:“豫章郡鄱阳县武阳乡右十里有黄金采。 ”史记 东越列传:“白沙、武林 ” 桑落州的消长晋元兴三年( 404)何无忌败何澹于桑落洲;晋义熙六年( 410)刘毅讨卢循战于桑落洲;梁承圣元年( 552)陈霸先帅甲士三万,舟舰二千,发豫章次桑落洲,会王僧辨于白茅湾。太平寰宇记:“桑落洲:江水始自鄂陵,分派为九,于此合流谓之九江口。 ”宋胡玢桑落洲:“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 (2)唐宋之际 -鄡阳平原沉沦与鄱阳南湖发展全流域性

9、的湖泊扩展彭蠡泽空前迅速地越过婴子口, 鄡阳平原沦陷太平寰宇记饶州余干县条: “康郎山在县西北八十里鄱阳湖中。 ”是为鄱阳湖之名首见(别称)。南宋舆地纪胜饶州鄱阳湖: “湖中有鄱阳山,故名鄱阳湖,其湖绵亘数百里,亦名彭蠡湖。 ”是为主称、别称之转换时期。朱陈鄱阳湖大战( 3)明至当代:北水南侵,汊湖扩展,鄱阳湖主体萎缩5. 太湖流域太湖流域变迁史史前时期:陆地 “太湖平原 ”? 先秦时期:碟形洼地( “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 太湖平原沼泽化;汉至宋时期: 三江系统的堙没, 强湿地的开发 太湖平原人工水网化;宋以降: “江浦消长 ”:吴淞江 青龙港 ? 黄浦江上海港5-1. 史前至先秦时期:

10、?太湖平原 ?的沼泽化新石器时代到 2000BC;新石器时代遗址可见于太湖、芙蓉湖、滆湖、淀山湖、巴城湖、澄湖等湖底;大型碟形洼地 太湖的形成?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5-2. 汉至宋时期:持续沼泽化与湖荡的发展原因:长江三角洲的不等量下沉、 沿海泥沙的加积现象:北宋单锷吴中水利书 :“锷于熙宁八年岁遇大旱,窃观震泽水退数里,清泉乡湖干数里,而其地皆昔日有邱墓街井,枯木之根在数里之间。信知昔为民田,今为太湖也。 ”续说郛卷 19 引明曹安澜言长语:“三泖乃古由拳县沉没,每天晴月朗舟过者,分明见其中井栏街砌宛然。”(1444年亲见 )清寄蜗残赘( 1872 年):“阳澄湖,秦时乃阳城县也。后陷为湖

11、。乾隆五十年见井栏石数十枚,四散布列。又得铁斛一口,上下正方,与今式不同,容三斗六升零;又铁钟一,高三尺许。 ”清乾隆吴江县志载:当时柳字圩农民耕田,曾发现烟囱 1 口深埋地下,下有用城砖所筑砖灶一所。1785 年夏旱,阳城湖、武城湖露出 “颓垣败甃 ”-东南水利论。解放后吴县唯亭公社沙湖围垦,湖底有汉井、古树根、开元通宝。唐代三江系统的堙没( 8 世纪)水经:“东南地卑,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枝津交渠,世家分伙,故川旧渎,难以悉取。 ”北宋 郏亶水利书:“向之欲东导于海者反西流,欲北导于江者反南下。 ”吴淞江江面的束狭“深广可敌千浦 ”(10 世纪) -范成大吴郡志引郏侨书;青浦县河

12、段 “面阔九里 ”光绪青浦县志引南宋胡恪语;安亭附近江面 “(摆渡)一日往来,仅一二回 ”- - 归有光三吴水利录卷四唐宋以来:人工改造与水网系统的形成8-9 世纪,东苕溪上游上湖、东湖、西湖灌溉系统的修治;807 年,自苏州齐门至常熟凿元和塘(今常熟塘),挽太湖水北注长江;813 年,疏浚孟河故道, 引荆溪穿洮、 滆湖群,北注长江;893 年,筑五堰于荆溪上源,节制茅山来水; 1055 年,利用淤废的娄江河道,改造成昆山塘;人工河渠的普及, “或五里七里而为一纵浦,或七里十里而为一横塘 ”-郏亶水利书;广修人工堤岸,提高水位以利宣泄: “吴江塘路”(810 年);全国经济中心的形成圩田兴起:

13、芙蓉湖的堙废,淀山湖的围垦;吴郡图经续记:“原田腴沃,常获丰穰 ”5-3. ?江浦消长 ?:吴淞江 ?青龙港? 黄浦江 ?上海港变迁的背景:唐代太湖平原的沼泽化 ? 古“三江 ”(淞江、娄江、东江)的淤浅宋代的上海地区北宋:太湖平原的沼泽化?“吴江长堤 ”的修筑(1042 年) ? 新“三江 ”(吴淞江、昆山塘、常熟塘)的形成。上海的成长北宋后期,由于古吴淞江逐渐淤塞, 外来船舶改由上海浦进入今上海地区, 停泊在今十六铺从新开河到大小东门一带, 日久天长,居民聚居,形成今上海的早期聚落。11 世纪,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以前,“上海务 ”成立宋会要辑稿食货十九之十三条 。12 世纪末,南宋绍熙四年( 1193),“上海镇 ” 成立,镇内设有市舶司 。13 世纪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