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江苏昆山、河南新郑等地综合保税区考察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637687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江苏昆山、河南新郑等地综合保税区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赴江苏昆山、河南新郑等地综合保税区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赴江苏昆山、河南新郑等地综合保税区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赴江苏昆山、河南新郑等地综合保税区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赴江苏昆山、河南新郑等地综合保税区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赴江苏昆山、河南新郑等地综合保税区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江苏昆山、河南新郑等地综合保税区考察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赴江苏昆山、河南新郑等地综合保税区考察报告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综合保税区建设,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相关成熟经验和做法,8月21 日9月1日,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姚景林、副市长梁宝源为团长,由互贸区、 综合保税区、口岸办、外经贸局、规划局、招商局、海关、国检局、国土局、工商局主要领 导组成的我市党政学习考察团,先后来到江苏昆山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苏 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陕西西安综合保税区、辽宁大连保税 区、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的形式,对各地综合保税区设立、 运营模式、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所到之处

2、也受到了当 地政府、综合保税区相关领导的盛情接待。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各地综合保税区基本情况(一)昆山综合保税区。XX市是全国百强县之首,建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级别为 副厅级,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分别由XX市委书记和市长兼任。江苏昆山综合保税区是2009 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昆山出口加工区转型而成的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5.86 平方公里,2010年10月8日一期2.86平方公里封关运营。综合保税区隶属于昆山经济技术 开发区,区内共设5个卡口,其中3个卡口供员工进出,所有货物都通过有武警值守的5 号卡口,进出的出租车实行抽查。海关、国检人员都由南京抽调。目前已引进入区注册

3、项目 132家,引进项目总投资22亿美元,从业人员13万余人。综合保税区内的产业以it、光电、 精密机械为主,兼具研发、物流配送、分拨、检测、维修等功能。2011年保税物流达4000 多亿元,主要为制造业服务,有30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库,实现了 536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 确定了打造“三个基地和三个平台”的目标,即成为电子信息等产业全球主要加工制造基地; 成为服务昆山辐射华东的保税物流基地;成为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进出口商品交易基 地;成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研发实验平台;成为对制造业、贸易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的服务贸易实验平台;成为简便、快速通关的口岸服务平台。(二)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

4、。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是2006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 批准设立,隶属于苏州工业园管辖,行政级别为正处级。规划总面积为5.28平方公里,分 为东、西两个围网区,XX区面积3.88平方公里,XX区面积1.4平方公里,是在原园区陆 路口岸通关点、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型)的基础上整合发展而成,2007年8月28 日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九部委的联合验收并封关运作。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整合了海关特 殊监管区域的所有功能政策。如国外货物入区实行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 企业在区内不仅可以进行货物的保税仓储和加工、制造业务,还将可以开展对外贸易(包括 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

5、际中转,检测、维修,商品展示,研发,以及 港口作业等业务。综合保税区直接服务于周边的加工制造业,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功能平 台,满足加工贸易的各种需求。综合保税区分为四大区域,口岸作业区:用于开展口岸通关 “虚拟口岸”配套功能的试点工作。保税物流区:重点发展vmi (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 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 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和dc (分拔服务)等保税物 流业务。保税加工区:是保税加工类生产企业的聚焦区。综合服务区:具有商务办公楼、旅 馆、酒店、超市等各项商业配套设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汽

6、车飞机零部件为主的精密机 械、笔记本电脑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保税加工体系,并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精密机械制造基 地和电子产品集散中心之一。经过五年多的发展,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各类基础设施及基 建投入已超过60亿元,形成了设施先进、配套完善、交通便利,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 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功能区域。(三)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隶属于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于2010年8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11月4日通过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实现封 关运作。规划面积3.51平方公里,由原高新区出口加工区和原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型) 整合形成。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为正科级,下

7、设行政管理部、计划财务部、经济发展部、 开发建设部、综合管理部5个工作部门。并设立了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苏州高新区保税中心有限公司,负责综合保税区的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厂房仓库 租赁、物流仓储经营等事宜。综合保税区按照功能划分为:口岸作业区、保税物流区、保税 加工区、配套工业园。截至2011年底,区内注册保税加工企业46家,仓储配送企业10家, 物流通关企业46家,项目总投资29亿美元;区外配套工业园25家加工贸易企业。保税加 工项目主要来自台湾、欧美、日韩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主要涉及电子、精密机 械、新材料、家用产品、汽车零部件等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较大

8、的产业。电子和精密机械 目前是保税加工的两大主导产业。区内现有标准厂房41万平方米、保税仓库23万平方米, 区外配套工业园标准厂房19万平方米。已初步形成设施先进、配套完善、交通便利,集保 税加工、保税物流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区域。(四)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航空港)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 争取下,经过100天的努力,于2010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成立郑州新郑 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委托XX市管理,规格正厅级,与郑州航空港 区管委会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规划面积5.073平方公里。2011年11月4日,郑州新郑综 合保税区一期2.49

9、平方公里正式封关运行。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是在一个没有任何基础、 没有任何市政设施,从零建立起来的综合保税区,其建设速度在我国综合保税区建设史上前 所未有,被称为郑州速度”,所采取的政府边建设、企业边生产、海关边监管模式,被称为 “郑州模式”。随着富士康科技集团(从事手机零组件、手机整机生产、手机维修)入驻,产 生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和“雁阵效应”,大批配套企业相继跟进,使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河南 省和XX市重要的支柱产业。而且富士康用工人数将在未来两年内达到54万人,将使河南 省的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解决了河南农业大省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五)西安综合保税区。2011年2月14日,西安综合保税

10、区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综 合保税区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内,规格为正厅级,和国际港务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规划 面积为6.18平方公里,包含1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仓库面积。综合保税区一期面积为 1.3平方公里,预计将于今年10月建成,意向性入区的企业包括东盟国际产业园、新加坡讯 通、日本电子、台湾mit产业园、上海网讯新材料、海尔产业园、西北出版物流项目、西安 仓储物流项目等等。这是西北地区唯一的综合保税区,具有对外开放口岸、保税物流、保税 出口加工、国际贸易四大功能。西安综合保税区将借助其保税物流及口岸功能,以及西安铁 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等项目强大动力的有效叠加,实现沿海港口服务功能

11、内移、就 地办单的大通关目标,充分展现以现代商贸物流为特色,建设以区港联动为内核,以海铁、 公路等多式联运方式为路径的大型内陆港口。后期规划与建设将视企业进入情况而定。(六)大连保税区。大连保税区于199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级别为正厅级, 起步区占地面积1.92平方公里。2007年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准,规划面积6.88 平方公里,一期启动面积3.06平方公里。保税区位于大连XX区中心,行政管辖面积251.3 平方公里,由保税区、大窑湾保税港区、出口加工1区、大连汽车物流城和专业化港区五部 分组成,是目前国内行政管辖面积最大的保税区,也是唯一集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 区管

12、理于一身的特殊经济区。大连保税区规划了五大产业园区,分别是:大连汽车产业区、 大连保税物流区、大连亮甲店工业区、大连青云湖生态旅游区、大连能源港区,分别发展汽 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物流产业、装备制造业、生态旅游业和石油化工业。这五个园区是保 税区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核心区域,也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大连保税区现有企业5100 余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近800家。大连保税区的主要功能是: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保税 仓储、国际贸易、商品展示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及商业服务等业务。 区域发展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成一个与世界市场接轨,按国际惯例办事,实现 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货币

13、流通自由、货物存储自由、人员出入自由、高度开放的综合性自 由贸易区,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和物资分拔中心。(七)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于2009年4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 设立,2010年8月31日通过国务院四部委验收,规划控制面积1.8平方公里,正处级建制, 由计财局、经贸局、规建局和办公室组成,20个行政编制。一期1.2平方公里,基础建设投 入3.6亿,招引150家企业,主要以贸易、加工、物流仓储为主,目前已有浪潮集团、中国 邮政物流集团德国vgh公司、摩尔多瓦红酒、龙申公司、香港泰尔西斯、巴西赞姆酒业、鑫 达改性塑料出口加工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在区内注册运营。产业涉及:果

14、蔬加H、led生产、 耐火材料生产、红酒灌装销售、汽车出口、山产品加工等。综合保税区具有国际中转、国际 采购、国际配送、转口贸易、商品展销、进出口加工等功能。企业在区内可享受保税、免税、 退税,境外货物入区免许可证和配额管理,区内外汇可以自由汇往境外等优惠政策。区内建 有宽标轨铁路专用线。综合保税区内围网、道路、厂房、仓库,以及海关、国检监管、检验 中心等基础设施也陆续建成。二、各地综合保税区的特点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 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 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

15、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 业务。综合保税区实行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实行封闭式管理,综合保税区与中国关境内的其 他地区之间,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卡口、围网、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海关监管所需的其他 设施。通过考察学习,了解到各地综合保税区由于产业基础不同、所处地域环境不同,呈现出 许多特点:1、围绕现有产业、延伸服务功能。大部分综合保税区都是在出口加工的基础上实现转 型,先有制造业,后有物流,先为加工服务,后增加保税仓储功能。并且随着功能的不断升 级,综合保税区的产业也在不断拓展,如昆山面对大量计算机业务转移到重庆的实际情况, 积极发展生物制药;苏州综合保税区产业向新能源、新材料方面

16、发展;大连保税区规划建设 汽车城等。2、合理规划布局、分步推进建设。早期的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都在5 8平方公里,如 昆山、苏州综合保税区,一期面积在2平方公里左右,便于规划操作,前期基础设施投入、 入区项目摆布、对外招商引资都在可掌控范围之内。后期的综合保税区如郑州、西安除规划 区面积仍然保持5 8平方公里、二期面积2平方公里外,综合保税区外围都规划较大的配 套发展区域,且后续的规划面积大,如西安120平方公里、郑州138平方公里、大连251.3 平方公里。后期的综合保税区外围面积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区域互动发展、资源整合。 综合保税区规划之初,要对整个园区的功能进行定位,根据定位做出功能区的划分。首先进 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围网、卡口、土地平整、区内道路等,其次是信息网络及信息平台, 海关、国检办公及查验中心等功能建设完善。同时根据入驻企业需求,建设厂房、仓储中心、 展示中心,以及综合服务区等。3、发挥功能作用、推动区域发展。综合保税区前期投入大,回收少,后期也需要政府 大量投入或用区域发展带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