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6362142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孔子强调“仁”,即普遍的爱;又强调“礼”,即遵守周礼的规范。据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儒家学说侧重于A重建社会秩序 B改善百姓生活 C实现政治平等 D消除贫富差别2.韩非子指出:“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韩非子上述政治主张利用了人性特点中的A诚实守信 B好大喜功 C自私自利 D趋利避害3.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中,从信徒的人数上看,儒家和墨家影响最大,“孔墨之徒属弥众,弟子弥丰,

2、充满天下。”儒、墨影响最大的原因主要是A更多反映了下层群体诉求 B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D得到了上层社会的支持4.下面是关于战国时期“司南”的一些记载或看法。这些记载或看法说明作者记载或看法来源 内 容鬼谷子战国鬼谷子谋篇第十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杨琳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年第3期王振铎构拟的勺形司南受到一些人的否定,但否定者对原始文献的解读问题更多,难以成立。尽管我们今天还未能用天然磁石复制出可以指南的勺形司南,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勺形司南刘秉正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 年第 3 期笔者从1956年开始对此提出质疑(指对司南是勺形的质疑),1985年又提出

3、司南可能既是北斗又是官职之说A“司南”不是勺形的 B“司南”就是勺形的 C“司南”是指北斗星 D战国时已有“司南”5.董仲舒认为:“天立王,以为其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董仲舒的这种主张A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思想 B有利于减少君主的暴政 C与“君权神授”相矛盾 D包含反对依法治国内容6后汉书蔡伦传(南朝刘宋范晔著)认为造纸术是蔡伦在公元105年发明的,并且记载了造纸的原料和方法;三辅旧事(东汉后期赵岐著)中记载了汉武帝时有人使用过纸;汉书赵皇后传(东汉班固公元32年-92年著)记载了汉成帝时有人使用过纸。这些记载说明A西汉时已经发明了造纸术 B蔡伦只是改进了造

4、纸技术 C东汉发明纸的证据不可靠 D造纸术确实是蔡伦发明的7.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佛教徒强调“内(儒)外(佛)兼修”,认为戒骄杀为仁,戒盗为义。佛教徒如此行为是居于A儒学理论非常成熟、完善 B儒学理论与佛教理论精神相同 C儒学的统治地位难以动摇 D佛教对各种思想采取宽容态度8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几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思想文化的活跃通常是以宽松的政治环境为条件的。两宋时期宽松的政治环境体现在A君主专制的削弱 B统治者儒佛道并重 C科举制度的完善 D政府放松了思想控制9.下图为中国传统蒙学(宋朝以来)三大读物之一的局部图片。这表明在中国古代 A唯心主义思想盛行 B非常重视诗歌教育C

5、将教化寓于教学中 D道德教化取代了教学10.理学兴起后,深入影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下列绘画作品反映了作者受到理学影响比较大的是 A B C D11.李贽指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界种种,皆衣饭类耳。”李贽在这里强调的是A不应该有人伦秩序 B生存是人伦的基础 C人类只有吃穿需求 D国家应以民生为本12.顾炎武认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这表明顾炎武A强调扩大官员的权力 B要求扩大地方的权力 C主张恢复古代分封制 D要强化君主独尊地位13.下表内容是人们对本草纲目的评价。这些评价的共同点是

6、姓名时代及地位评 价王世贞明代著名文学家性理之精蕴,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宝鲁迅近代著名文学家但里面却含有丰富的宝藏,自然,捕风后捉影的记载,也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大部分的药品功用,却出历久的经验达尔文英国著名生物学家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李约瑟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家16世纪中国伟大的药物学著作杨津涛当代学者本草纲目并不是一部值得高度信任的医药典籍。真正读过本草纲目的人,应该很容易看出这一点。A对本草纲目评价比较客观、全面B认为本草纲目是科学严谨的 C认为本草纲目是百科全书式著作 D肯定了本草纲目的重要性14.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工作者从事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仔细观察下列文物,其中对研究奴

7、隶社会历史有着重要作用的是 雅典陶片 甲骨卜辞 十二铜表法 浑仪A B C D15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16.蔡伦于公元105年研制成“蔡侯纸”,但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才逐步取代竹木简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这说明A.国家分裂阻碍新技术的推广 B.魏晋时期文化教育比东汉发达C.魏晋时期手工业比东汉发达 D.当时新技术的推广过程比较长17.明清以来,我国民间有许多保护神,如玉皇、如来、姜太公、诸葛亮、关羽、观音、樊梨花、刘金定之类。这些保

8、护神的确立主要来自于戏剧形象。这表明A民间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深受戏剧影响 B戏剧演出影响民间价值观的内容C古代和近代的法律不保护下层民众 D下层民众价值观与儒家背道而驰18.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被认为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这里的“觉醒 ”是指 A人们开始摆脱神明的约束 B私有观念和私有制的出现C人们开始重视道德的约束 D民主精神和民主政治完善19.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20.普罗泰戈拉把社会或者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这种主张A.适应了民主政治的需

9、要 B.不利于国家观念的强化 C.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D.体现了反奴隶制的精神21十日谈 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A.人的自然天性难以泯灭 B.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是不会盲从盲信的22马丁路德在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反对赎罪券的时候,并没有发起一场宗教改革的打算,但当九十五条论纲贴出后,引起强烈反应,并很快演变出席卷全欧洲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运动。这说明

10、当时A教皇失去了对社会的影响力 B世俗权力已经超越教会权力C人们的宗教观念已非常淡薄 D天主教会是社会矛盾的焦点23.“康德对自由的认识是,一方面它不是在(外在的)经验中,另一方面它又不是随意的。”在这里可以看出,康德认为“自由”的实现应当A.建立严密的法制B.贯彻公认的法则C.维护多数人利益D.遵守具体的限制24.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 使因行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 B. 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设计 D. 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25.当代史

11、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 以“理性”为核心 抨击教会的腐朽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汉字字体一览表材料二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统一文字,统一后的字称为小篆。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更便于书写。隶书出现后很快流行起来。楷书是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的,更趋简化。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一直沿用至今。后来民间又产生了草书、行书等字体,将它的实用性和

12、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摘自香港学者林明峰博文汉字演化历史与简化汉字的伟大意义材料三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一文,首次向国人阐明简体字的优越性。这篇文章被认为是近代简化字运动的开端。 192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通过了钱玄同的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1935年,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推行第一批简体字表。但该表推行不久就遭到某些保守人士的反对而颁布了“简体字应暂缓推行”的训令,简化字运动夭折。但是,简化字运动在人民群众仍旧继续进行着,特别是红军解放的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简体字。1956年国务院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以及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开始正式推行汉字简化方案。摘自香港学者林明峰博文汉字演化历史与简化汉字的伟大意义 回答:(1)依据材料归纳汉字演化历程的特点。(8分)(2)分析新中国推行汉字简化政策的原因。(4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孔庙的历史沿革产生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三间旧居改作庙堂,这是中国第一座曲阜孔庙,当时是集“家庙”与祭孔合一的建筑。初建汉初,汉高祖亲临曲阜孔庙祭孔,首开帝王祭孔先河;东汉汉桓帝任命由国家管理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