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635799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报的喜爱之情和对文学、真理等不懈追求的精神。2、学习心理描写,白描、反语等习作手法,体会其作用。二、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把握作者的情感。三、教学难点: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办法:提纲导读法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1、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名作家孙犁的一篇文章,课文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你能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结果如何等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理清思路。本单元我们重点进行了小标题的训练,你能用小标题的形式告诉大家课文讲了什么吗?订报 读报板书二、质疑解疑,细读

2、品悟1、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请大家再次细细品读课文,想一想你有哪些不懂得问题2、学生质疑作者家里穷,为什么他还坚持订阅?*报?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还说“无微不至?课文中为什么有“下列是我们的对话实录这样的字眼?妻子明明有钱,为什么不借给作者?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段落来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订报又是怎样读报的?课文的重点是“1、?*报是一份严肃的报纸。“我认为?*报上的文章好。想给?*报投稿。2、我坐在柴草上,读着报纸。先读社论。然后是通讯、地方版、国际版、副刊,甚至广告、行情,都一字不漏的读过以后,才珍重地把报纸叠好,放到屋里去。我把报纸日期排列起来,把有社论和副刊的一面

3、,糊在外面,把登着广告的糊在顶棚上。或仰或卧,或立或坐,重新阅读我所喜爱的文章了。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网址:www.chazidian .以便下次访问!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报纸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习作知识:1、反语也叫倒反,就是说反话,使用同本语相反的词语以叙述本意。反语的作用是产生风趣感与挖苦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如:1.差不多先生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2.这样的好人还是少些为妙!2、白描也叫素描,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

4、,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白描往往起到“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传神效果。三、深入中心 升华理解1、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们能理解作者叙述的思想感情吗?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格调。如: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用一种愉悦的心情写出了自己的闲适与满足,实际上是作者苦中求乐的心理,是作者的一种自我解嘲。这样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无奈和悲痛。2、什么是“取法乎上?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发言。课后反思:本课能深入研读文本,充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解疑,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办法的迁移,使得本课重点突出,其次和习作紧密联系,讲授了作文知识,很好的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本课教师还应进一步雕琢语言,把握课的节奏,锻炼课堂教学机智,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应该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