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628742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八年级语文:刘影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第1课 沁园春雪教学目标及重点: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准确性,描写形象性,蕴含深刻性。3、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能力,体会词作意境和作者表达感情,承受美熏陶。4、培养学生比拟阅读能力。5、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描绘所迸发出对祖国壮丽河山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决信心。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北方冬天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诗人,他词作

2、沁园春雪就是咏雪名篇。板书课题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塬上视察地形,欣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前途人民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轰动。二、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1正音: 分 娆 逊 数 汗2解词: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三、整体感知1范读全词或放朗读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感情。2齐读一遍。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

3、,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缺乏,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必胜信念。四、重点学习与训练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风光,红白交映,艳丽多姿。2逐层分析上阕构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望字统领到哪

4、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 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风光壮观无比!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说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语言描述三句诗意境。解题思路:“须说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

5、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少女,格外娇艳多姿!3、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4逐层理解下阕: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作用是什么?解题思路:“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解题思路: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

6、、宋太祖、成吉思汗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缺乏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程序有差异,“只识否认程度大于前者。“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解题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英雄豪情。“风流不

7、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人,还得算是今天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解题思路:作者以“往昔与“今朝比照,“英雄与“风流人物比照,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历史作用。五、梳理、总结、扩展六、布置作业:第2课 雨说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能力。教学重点1用喜悦、欢快语调朗读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风格。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真情。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

8、计二、解题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场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热忱关注祖国儿童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意象,灵动而多情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

9、味过战争苦难和流浪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爱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希望。三、研习课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田圃(p) 禁锢(jng) 留滞(zh) 喑(yn)哑(y) 襁(qing)褓(bo)2在读准字音根底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音乐美。朗读指导:停顿:如“等待久了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心意加点词要重读。

10、(3)播放萨克斯乐曲春风,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意境。然后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情调。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2具体研习。(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意象词语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春雨里,田圃肥沃泥土上孩子们嬉戏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溪水 (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修辞成分,并思考

11、诗人寄予“雨怎样内涵。(3)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本诗主旨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4)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笑。3欣赏品味。(1)细腻精巧运笔 (2)拟人化艺术手法4课堂小结。四、意境拓展五、教学后记第3课 星星变奏曲教学目标1、朦胧诗特点及背景2、理解“变奏曲含义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4、珍惜美好生活重点难点1、重点是理解诗中所寄托诗人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特点。2、难点是“星星象征意义。教学方法 引入及讨论教学步骤一、题解与导入二、朦胧诗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1、诗中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渴望?(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渴望)2、两小节诗在构造上

12、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四、问题研究一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星 星3、 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星星?4、“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二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情境,探究以下问题。 1、 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感受? 2、 “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意境? 3、“闪闪烁烁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13、三试仿照这首诗“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五、练习:根据练习三要求写几句诗。六、教学后记第4课 外国诗两首教学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特点 2、写景诗特点3、分析写景诗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情趣重点难点 如何欣赏写景诗歌意境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一生写了不少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三、读熟诗歌 注意体会所表达感情四、整体把握这是一首大自然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乐音和冬日“蛐蛐歌

14、儿描写,赞美“大地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五、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局部;动静相衬,意境优美。六、课后练习一:第二首:夜一、作者简介:二、赏析,归纳这首诗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意境美三、 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1、用自己话,描绘所写夜景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心境 ?四、反复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美景五、布置作业六、教学后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第5课 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构造安排,体会层次清楚、条理清晰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特点。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