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牡丹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建议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6126969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用牡丹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油用牡丹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油用牡丹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油用牡丹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油用牡丹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用牡丹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用牡丹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建议书(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油用牡丹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项目概要一、项目简介2011年,国家卫生部监督局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经新资源食品评审专家委员会审核,公开批准牡丹籽油等为新资源食品。2011年1月24日,卫生部的官方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拟批准牡丹籽油等新资源食品意见的函,公示期截止到2月18日。如今,牡丹籽油终于修成正果,正式成为我国食用油大军中的一员,牡丹籽油的开发意义非同寻常,它将改变目前我国食用油的消费结构。2004年8月,中国林科院经过分析,牡丹籽富含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维生素、多糖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极具开发价值。2006年中国林科院通过对压榨牡丹籽油分析,这种以牡丹籽仁为原料,经压榨、精制等工艺

2、而成的金黄色透明油状液体,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亚麻酸占42%,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中国林科院化验人员惊叹:“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目前,经国油脂权威部门江南大学和中国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多家专业机构测试说明,牡丹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亚麻酸含量超过40%,是橄榄油的40倍。目前,中国食用油市场上传统油依然强势,但是已经新型油占据了高端,“健康”、“绿色”、“非转基因”、“制作工艺”等概念成为争夺市场的又一砝码。除了花生油、大豆油等传统油依然强势外,橄榄油、玉米胚芽油等新兴健康油品开始占据了高端市场,中国食用油市场呈现群雄

3、逐鹿的局面,牡丹油一旦入市,必然独领风骚。牡丹籽,色黑、皮硬、味苦,不规则圆型,比黄豆稍大。凤丹、紫斑两个牡丹品种,结籽多,生长快,适合药用。在高产试验中牡丹籽曾经达到过亩产1980市斤,目前普通的凤丹一般可以达到亩产500市斤种子,如果对凤丹管理一下,施点肥,再选育一下,一亩地可以产800到1000市斤花籽。而一亩黄豆的产量也就是300来市斤,在出油率相同的情况,牡丹籽的产出率是大豆的三倍,一亩牡丹等于三亩大豆。这还不算牡丹在结籽的同时,还能同时生产丹皮。如果对牡丹花蕊再加以利用,生产牡丹茶和其他保健食品,一亩凤丹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大豆和其他经济作物。另外,牡丹是木本植物,多年生,不用像大豆

4、一样年年播种,除了前三年没有产量外,此后几十年里产量一直会很稳定。还有,牡丹很少发生病虫害,不用打药,也不用施化肥,投入少,管理简单。如果一个地级市建成十万亩油料牡丹基地,一年能生产7000吨牡丹油,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榨油厂,如果一个省重点扶持发展到二百万亩油料牡丹基地,就能在一个地方形成产业链,如果国家重点推广到两千万亩油料牡丹,全国人都能吃上牡丹油,该项目产业化前景无限。目前,牡丹籽油项目已经得到了国家与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正就牡丹籽油项目向国家争取新型油料作物的专项扶持资金。国家去年对南方茶树油项目的专项扶持资金是十六亿元,如果考虑到牡丹作为油料作物的更加辉煌的产业前景,国家

5、对牡丹籽油的扶持力度应该不会小于茶树油项目。二、项目前景长期作为观赏花卉的牡丹竟然是高产油料作物,小小牡丹花籽要在食用油领域掀起一场革命。科学研究证明:凤丹牡丹适应能力强,除岛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而且特别适合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正是它的原产地。南陵具有悠久的凤丹种植历史,南陵凤丹已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陵凤丹,枝干高大挺拔,花朵肥硕丰满,为我国江南系列牡丹,是我国三大牡丹品种群(中原牡丹、紫斑牡丹、和江南牡丹)中的江南牡丹,具有“气味香浓、肉厚粉足、皮色褐红、表层银星、缝口紧闭、表皮细薄、油润光泽、久贮不变质、久煎不发烂”等特点。因其根皮有镇痛、清凉解热、抗菌消炎、免疫等

6、药用,素与白芍、菊花、茯苓并称为四大名药,亦是全国34种名贵药材之一,南陵牡丹主要出产于何湾镇(丫山村、龙山村、西山村、村、铁山村)由于何湾镇地区独特的土壤、喀斯特地貌。所产的牡丹皮被历代医药实践为药效最好。中国大辞典明文记载:“省南陵丫山一带所产牡丹皮质量最正确”故称南陵牡丹。南陵凤丹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600年前的西晋时期,著名的道家人物洪在南陵丫山种杏炼丹时就曾种植牡丹。到清代,丫山、西山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牡丹皮生产地区,凤丹也成为名贵出口特产。2006年4月,有着1600多年的南陵凤丹,被国家质监总局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享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本项目的“油用牡丹规化栽培

7、”和“牡丹籽油生产工艺”科研成果,已于2009年12月31日通过省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是:“油用牡丹品种筛选与规化栽培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牡丹籽制油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产品填补了国外空白。南陵凤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对本项目在南陵发展凤丹籽油用基地建设,对今后开发的系列油用牡丹深加工产品的品牌性、天然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产品与其他地区的油用牡丹深加工产品有了明显的区别,不仅维护了南陵丹凤的品牌荣誉,更促进了南陵油用凤丹产业化的发展。牡丹籽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达92%以上,其中-亚麻酸占42%,多项指标都超过了以高档著称的橄榄油,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投资牡丹油前

8、景广阔,投资潜力巨大。国家林业局规划把牡丹油项目纳入国家退耕还林计划。牡丹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牡丹精油,并首次发现牡丹黄酮,而且含量是在当时所掌握的花类中最高的。这些含量对人体具有健康保健功能,安全、无毒副作用,可在保健食品、饮料、化妆品等领域广泛应用。瑞生花卉科技园规划2011年建设规模化凤丹种苗基地100亩,2012年开始逐步建设标准化凤丹花卉生产基地3000亩,在周边区域发展种植专业村30个以上,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凤丹生产基地,种苗和鲜花规划出口到日本、美国、荷兰、澳大利亚与、澳门等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科学研究说明,牡丹籽是前所未有的新资源,目前,做成

9、食用油,1公斤油能卖到上千元。除牡丹籽油用外,牡丹花、牡丹根乃至牡丹叶、牡丹茎都蕴涵丰富的营养成分,这为牡丹深加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国家扶持牡丹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在延长牡丹产业链、加强牡丹深加工产品以与其他牡丹文化产品的开发上下大力气,让瑞生花卉科技园的牡丹生产走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第二章 中国食用油市场一、中国食用油市场形势严峻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任人宰割。当两方的力量过于悬殊,劣势方没有任何有效的制约方法时,优势方自然会对其予取予求。这种事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让人予取予求的历史。一百多年过去了,在看得见硝烟的战

10、场我们早已赢回中华民族的地位,但在那些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任人宰割的威胁确实实实在在的依然存在。从09年底开始食用油涨价便让中国百姓深深的感到了无能为力,面对几大外资控制的食用油品牌一齐涨价这一赤裸裸的转嫁成本压力的行为,老百姓苦不堪言。实际上,食用油市场的价格波动不正常已经有将近两年的历史,一场中国油脂安全保卫战已经刻不容缓。二、豆油市场业已沦陷尽管我国大豆产量处于世界第四位,近几年一直维持在1500-1700万吨之间。但受国耕地资源有限的制约,无法大幅度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所以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2008年达到3743万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爱民表示:“在我国所有农产品中,

11、大豆是进口依存度最高的农产品品种,已达70%左右,国大豆市场价格已完全受国际市场的制约。”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介绍,目11前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分别是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ADM公司与新加坡郭氏兄弟共同参股的丰益国际,在中国市场的动作最为迅速。丰益国际为益海嘉里的母公司,在国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经近40家,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而实际上,此次领涨的正是占据全国食用油行业半壁江山、益海嘉里旗下的主打品牌金龙鱼。三、花生油市场成下个焦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7000万亩,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总产量为1500万吨

12、,占全球40%,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在65万78万吨之间,占国际贸易的40%以上,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从全球战略格局上判断,我国花生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的省份现有14个,单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竞争优势突出。即使如此,花生油的形式却不容乐观。相对于豆油来说,花生油的最正确生产工艺采用纯物理压榨制油,通过选料、焙炒、物理压榨、最后经天然植物纤维过滤技术生产而成,更能全面保留花生的天然营养和原汁原味。花生油更为适合国人讲究色、香、味的传统饮食习惯,营养价值不仅能与橄榄油媲美,而且在价钱上具备优势,在性价比上为大多数普通工薪阶层所承受,成为国人所青睐的食用油。也正因为此,花生油市场逐渐成为各方关

13、注焦点,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价格也开始逐渐上涨。从2009年11月开始,以“鲁花”、“龙大”、“福临门”、“金龙鱼”为代表的大品牌食用油开始接连涨价,其中福临门5升大豆油每桶从40元涨到了50元,而金龙鱼5升装大豆油也从每桶40元也涨到了50元。价格波动背后四大巨头的身影若隐若现,花生油会成下一个豆油吗?四、双管齐下,油脂安全保卫战的第一枪毫无疑问,相对于其他商品来说,食油这种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更加关系到百姓的生活质量,如果花生油市场出现和豆油市场一样的情况将甚至可能威胁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和企业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试图扭转不利势头。在政策上,来自官方和智囊机

14、构的多路调研团队,已经在过去的一年中密集考察花生产业,了解花生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即将拟定的花生补贴政策做准备。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制定一项花生补贴政策,目标是增加花生产量,提高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相关的补贴细节已进入中央部委会签阶段。如果进展顺利,这些政策将在今年春播前公布,以调动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一些专家据此推测,花生补贴政策极有可能写入2010年的“一号文件”之中。因此,在花生春播之前,我国花生扶持政策将格外引人注目,其政策实施步骤和程度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国外油脂市场的行情走势。说到底,想要对外企价格战发挥制约因素,必须要民族企业在相关方面强大起来,尤其是面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如何应对如何

15、提高功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而在企业方面,首先发力的是龙大集团,作为一家具有30余年历史的,以安全食品加工为主业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大面对竞争走出的是一步布局全国的棋,在总投资1.5亿,该项目计划日压榨花生米原料800吨,实现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投产。龙大此举无疑是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花生油民族企业的实力和决心,在完成全国布局后,以质量见长的龙大制造无疑将大大拓宽自己的出货举动,降低物流成本和运输费用,增强其在整个花生油市场的竞争力。但仅仅一个政策一个龙大还是远远不够,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市场压力,方方面面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扶植自己的品牌,确保市场的有序和稳定,油脂安全密切关系者千家万户的

16、日常生活,中国油脂安全保卫战刻不容缓。五、中国油脂油料市场特征特点从2010年,中国油脂油料市场有几个特征、特点:第一个特征 国有油料大幅度减产。葵花籽减产10%、棉籽减产15%、大豆也是减产的,总体来看,如果按油量来算是减产11%。第二个特征 国产的大豆变成油比较难。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即使国家给了补贴,国产大豆的价格仍然远远高于进口大豆的价格。在初期的时候,大家都收大豆,油、还有利润。现在的问题是国产大豆怎么办?有多少大豆已经压榨了?在目前的价格体系下,国际价格体系比较低的状态下,国产大豆的压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第三个特征 中国油料进口会再创纪录。预计大豆应该进口4400万吨,主要是国产大豆加工不了,所以这个数字一直在涨。另外菜籽,去年进口300万吨,预计今年进口也会达到200万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