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6126021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姓名 :杨彩云单位:黄石市第五中学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一、教学背景与定位课型:新授课 一课时学生信息分析:经过初三一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分析等等。其中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本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实验较多,且现象比较明显,学生在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加强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就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加以解决。 教学起点分析:初中化学中介绍的金属主要是铝、铁和铜,金属的性质以物理性质为

2、主,化学性质只提及铁与氧的反应,同时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使学生初步了解金属与酸或盐反应的规律。金属还有哪些化学性质?如何探究这些性质?这些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图画和讨论等途径逐步引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实验探究,如钠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等实验,让学生感知较活泼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激发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的兴趣。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实验探究、观察总结、交流合作二、教学资源与设备 仪器:小刀、镊子、酒精灯、火柴、三角架、泥三角、坩埚、烧杯、玻璃片、小试管、滤纸、多媒体展示台 药品:金属钠、蒸馏水、酚酞溶液、硫酸铜溶液三、教学设计方案设计内容具体设计

3、设计意图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钠的重要性质,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2)了解钠的存在及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2)发挥学生主主体作用,做好探究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钠的用途,指出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2)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三维目标的设计,本节课不但要使“钠的重要性质”这一知识目标得以实现,更要重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性,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培养。

4、教学内 容的选 择和教学情景的设计内容选择:1、金属钠的物理性质。2、钠的化学性质。3、钠的存在和保存。情景设计:1、多媒体展示金属样品图片2、展示一瓶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引导学生思考钠不直接保存在空气中而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根据钠的保存猜想钠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3、给出药品和仪器,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想,强调“自主学习,练习思维,体验成功”4、多媒体展示“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新闻资料,体现“从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设计意图。教学内容紧扣新课程标准,除了知识性问题“钠的性质”,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时的参与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教学情景的设计尽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感

5、到化学知识的真实性、实用性。教师通过适当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习任 务和学习活动的设计1、学生通过教师展示的金属钠样品观察、思考和交流,获取关于钠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信息。2、通过分组实验,自主探究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深化对钠的化学性质的认识。3、通过新闻资料,强化对钠的化学性质的认识。学生在观察思考、实验操作、交流讨论等学习过程中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培养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的能力。学习活 动的组 织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学习活动以自主学习和合作

6、学习相结合。“钠的物理性质”以学生观察、思考、阅读等自主学习为主;“钠的化学性质”以实践、合作、交流、讨论为主。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论性评价。关注学生探究过程中钠的切割、观察、燃烧、入水等操作规范和安全评价以及互相合作、交流评价。结论性评价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展现。在学生感到有意义、有兴趣的活动中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指导,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更关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能力提高,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教学实录【引入】现代社会是金属的世界,金属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从

7、坚硬无比的铜墙铁壁,到柔弱无骨的水银,以“不怕火炼”而为人类痴迷的贵族金属铂和金,到见光就能放出电子以“娇柔美丽”著称于世的铷和铯,你会感到不同金属在性质上有天壤之别,你们想更多了解关于金属的知识吗?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属的世界,共同来探索它们的化学性质。【多媒体】金属样品图片展示【板书】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导入】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生火”(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设疑】从来都说水能灭火,这里为什么水能点燃酒精灯呢?【追问】使物质燃烧需要哪两个条件?【生1】物质燃烧的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8、点。【生2】水能点燃酒精灯可能是水能与某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且该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解答】我事先在酒精灯灯芯上放了一小颗金属钠。【结论】金属钠可以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设疑】从日常生活经验我们知道,铁、铝等金属不仅常温下与水不反应,加热条件下也很难反应,但金属钠却能与冷水反应,解释这一实验事实的理由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可能是钠比其它两种金属都活泼。【讲解】钠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金属?钠与水究竟是怎么反应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设疑】展示一瓶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钠为什么不直接放置在空气中而是保存在煤油类物质里呢?问题2:根据钠的保存,试

9、猜想钠可能具有哪些性质呢?【学生思考后做出猜想】 1、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钠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学生活动】四人一组分工合作,选择上述一个“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多媒体】实验目的: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揭示物质性质;通过观察,认识钠的颜色、质地、密度、硬度等物理性质,认识钠与氧气反应和与水反应的现象和原理。实验步骤: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切面颜色、光泽及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会不会发生变化?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在小烧杯中加1/4杯水,将一绿豆粒大的钠放入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反应结束后向烧杯中滴入12滴

10、酚酞试液,观察溶液的变化。【教师强调】合作学习、关爱自己和他人;注重实验安全性!1、钠的取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2、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3、切割在玻璃片上进行 4、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5、进行反应的钠不宜太大,绿豆粒大小即可。 6、钠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后,在烧杯上盖上一个玻璃片。【讲解】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对应原理。1、钠较软,能用小刀切割;2、新切开的钠表面呈现银白色金属光泽,一会后表面变暗,说明常温下钠在空气中就会发生变化,钠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3、钠受热后,与氧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4、将钠放入水中:现 象解 释浮在水

11、面钠的密度比水小迅速熔成闪亮的小球钠是银白色金属,与水反应放热,熔点低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生成气体推动小球游动,反应剧烈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有碱性物质生成【板书】一、钠的性质1、物理性质 银白色固态金属,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质软,熔点低2、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4Na + O2 = 2Na2O 加热时:2Na O2 = Na2O2【设疑】钠与水反应究竟生成了什么物质?【分析】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生成物可能是氢氧化钠,从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的角度的角度分析,还可能生成了氢气。【演示】检验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板书】(2)与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现象:浮、

12、熔、游、响、红【设疑】从分类的角度说说该反应分别属于什么反应?【板书】置换反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知识的迁移应用】【多媒体】新闻资料: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2002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飘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然,从飘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铁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据悉,其中另有一铁桶被过往船只发现,并将其打捞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当船员把盖子打开后,

13、桶内冒起浓浓白烟,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即感到剧烈地疼痛,于是他们又将其推入江里,一遇水,这个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该船只迅速逃离,伤亡不大。珠江水面上尚有五个一触即发的“水雷”漂浮着,消防队员、民警及广州化工集团的化学品专家赶来凑在一起,紧张地调查爆炸物的性质及研究“水雷”的处置对策。设疑:1、引起爆炸的物质是什么?2、为什么会发生爆炸(金属桶为什么会成为水雷)?生1:引起爆炸的物质可能是钠,因信息中“窜起亮黄色火苗”是钠元素的特征焰色反应。生2:发生爆炸应该是钠与水反应生成了大量的氢气,氢气燃烧从而发生爆炸。【知识拓展】爆炸原因分析:由于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自然界的很多物质到会发生反应

14、,尤其是当它遇到水的时候,会释放出氢气,氢气的着火点相当低,大量的金属钠在水里迅速的化学反应就会产生剧烈的爆炸,所以必须用煤油在储存罐里做隔离层。在珠江水面上发生爆炸的桶装金属钠就是因为在铁皮桶里起隔离作用的煤油泄漏,引起金属钠与空气和水接触造成的。防治爆炸的实际做法:消防队员找来一个竹制的箩筐,在上面固定好缆绳,用来打捞铁桶。又找来一个较大的白色塑料桶,准备将打捞上来的铁桶放在里面,再用煤油浸泡,因为金属钠在煤油里是不会燃烧的。【设疑】根据钠的性质思考以下问题: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2、怎样保存金属钠?3、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实验室钠着火应如何处理?【学生交流讨论回答,教师

15、小结并板书】二、钠的存在及保存:1、存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很活泼 2、保存:密封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3、实验室中Na着火:用干沙土扑灭 【课后作业】【拓展、探究】1、钠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现象?五、教学效果与课后反思评价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化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和探索的主阵地,更是创新发展的主渠道。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各方面的价值,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参与过程体验,倡导学生自主、协作、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和情感体验。如:在讲解钠的物理性质时,我不再以讲授的方式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实物自己观察总结,这让学生感到知识是他自己学到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的,初步调动了学习的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