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习俗——登高野宴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6125057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阳习俗——登高野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阳习俗——登高野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阳习俗——登高野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阳习俗——登高野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阳习俗——登高野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阳习俗——登高野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习俗——登高野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重阳习俗登高野宴登高野宴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可以说,是重九习俗的核心,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九月,秋高气爽,云淡山青,金桂飘香,黄菊送爽。时逢佳节,置身高处,极目远眺,满目青翠之中夹杂着点点红叶,山风荡开胸襟,飘送着阵阵清香,使人心旷神怡,豪情满怀。因此,重阳之际,郊游登山,既可以陶冶情趣,又能够健身强体,激发爱国热情,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地面上最高的地方当数山 . 重阳节登高,本来也是要登山的。但不少地方是平原地带, 周围没有山,那怎么开展登山活动呢 ?因此,在重阳登高的习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登高 . 而不登山。这样,问题就解决了。首先,顾名思义,登高就是去高处登临。那

2、么,在当地找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地方就可以了。好多地方有塔,不仅高出地面,而且比一般的建筑物都高,因此塔就成了登高的理想场所。另外,古时城镇都有城楼,通常都很高,也是个可去之处。没有塔和城楼的地方,总有亭台楼阁,也可以代替,反正找一个比较高一点的地方,大家去登临一番,意思也就到了。总之,登高主要是登山,兼及登楼、登城、登塔等等,应因地制宜。其次,登高就是寓意步步高升,这是旧时人们非常登高的原因所在。登高还特别受到老年人的重视。 这是因为高,有高寿的意思,1 / 5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今天. 我们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有的地方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或敬老节,就含有这个意思。 而且除了祝愿之外,

3、还注入了许多尊老、敬老的实质内涵,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 从而使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的生命。关于重阳登高的源头,一般认为源于桓景避灾。北宋时有人说:九日登高始于桓景。明代也有人说: 九日登高始于费长房教桓景避灾。从古至今持这种看法的人甚多。其实,登高是一项古老的活动. 起源于狩猎。远古时代,人类以狩猎为生,他们钻森林,爬高山,以猎取野物。此外,重阳之后就到霜降了,人们争先恐后地在霜降前上山采药,挖野菜。这也是登高的起源之一。还有, 登山习俗的最初萌芽是古代祭祀山的仪式。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中有望祭的一项,属于郊祭的一种。春秋公羊传何休注载:方望,请郊时所望,祭四方群神、日月星辰、

4、风伯雨师、五岳四渎及余山川,凡三十六所。 毂梁传范宁注引郑玄云:望者,祭山川之名也。而望祭山川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登高。后来城乡分离,有些人脱离了生产劳动, 也不再祭祀山川, 于是,登山演变为娱乐活动,逐渐形成了登高习俗。重阳时节,天气初寒,人们不仅在肃杀的秋风中感受到季节的冷暖变化,而且在夏冬世界的升降中,难以适应,容易感染时疾。这样,重阳时节在古代被视为危险的时期。 在神秘的阴阳观念占支配地位的古代,九九重阳意味着阳数的极盛,而凡事盛极必衰。人们认为重九之日,地气上升,天地之气交接, 最容易接触不正之气。 因此,-范文最新推荐 -九九重阳之日,人们为了避开这一灾日,不接触不正之气,就采取了一种

5、超乎寻常的行为。 如可以出外登高野游的方式, 脱离有可能发生灾祸的日常时空。在古人的原始信仰里, 认为室内到室外的空间移动,能延缓接触生存的危机。还有一种解释,重阳登高可能源于古人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祸。 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 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转化为一种娱乐活动了。对于重阳登高的原因,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农民管这种上山采集叫做小秋收。登高的风俗可能就是由此演变而来。重阳登高,人们不单是攀登而已,

6、 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后来蔚为成风,所以有人也把它称作野餐节。 即或不去登高的人, 也要在官署或家中宴饮。采自陕西关中一带。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 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脚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 半路上碰见个打板算卦的先生。因为天快3 / 5黑了,这先生还没找到歇处。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常有野狼出没,庄户人就留他住宿。由于主人家里很穷,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个草铺, 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 自己陪着算卦先生凑合着睡在炕上。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

7、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 到了九月九,全家高处走。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坏事,又不想升官发财,上高处走做啥呢 ?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 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不妨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只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着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 不大工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水泡了。庄户人这才明白算卦先生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是为了躲避洪水的灾难。这事传开后,人们每逢农历九月九,就扶老携幼去登高,相延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8、天。饮菊花酒、赏菊都是重阳节传统用来辟邪的民俗活动。菊花在秋季九月盛开,所以九月又被称为菊月,菊花还是传统的草药,人们把它作为重阳节辟邪之物。愈到深秋季节,菊花愈开的茂盛、鲜艳,因此人们爱菊、赏菊、食菊、咏菊,以菊言志,讴歌似菊花般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高贵品质。所以,人们又称重阳为-范文最新推荐 -菊节或金节。赏菊之风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联系在一起。陶渊明的田园诗饮酒其五为后人传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以前赏菊多是庭院中自然生长的菊花。宋代以后,人工培育菊花蔚然成风。菊花的品种也大大超过前代。今天,全国各地的大公园在重阳节前后,几乎都要举办大型的菊展。饮菊花酒也是重阳佳节的传统习俗。九月九为重阳,酒为阳水,重阳的酒更是最好的阳水, 饮九月九的酒可以达到延寿和长生的目的。从医学的角度,菊花酒可以瞑目、治头昏、降血压等,所以菊花酒被看做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延年益寿的长命酒。古人以重阳为酿酒日,认为重阳蒸酒,香甜可口,不仅清冽,而且久藏不坏。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