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6云南的歌会教学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6122431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6云南的歌会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6云南的歌会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6云南的歌会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6云南的歌会教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6云南的歌会教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内厝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6云南的歌会教学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的歌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了解云南的歌会,学习作者表现民族文化的描写手法。2感知文章内容,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3品读赏析文章语言,感受民歌之美,感受生活的美。【课时安排】 2课时【预习导学】1.知识储备:A沈从文:湖南凤凰人,作品多写民俗民风,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他的边城、长河、萧萧像一块块的冰清玉洁的翡翠带着中国浓郁的乡土气息清新自然的展现在人们面前。B云南风俗简介: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之间互相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姻

2、的祝福,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快乐。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1)给加点字注音。迤(y)西 譬(p)喻 糯(nu)米 蹲(dn)踞 忌讳(hu) 酬(chu)和 铁箍(g) 熹(x)微(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譬喻:打比方。忌讳:忌怕而隐避。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熹微:形容阳

3、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3.整体感知:阅读“云南的歌会”一文,请用四个字分别概括文中描绘哪三种形式的歌会?。提示: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预习检测】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小组评分( )【课堂探究】1以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采用比较阅读,分析比较文中所描绘的三个唱歌场合在内容上的侧重点和写作手法上有何不同?山野对歌:具有对抗赛的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作者主要写唱歌人,在外貌、神态等方面对演唱者进行工笔描绘,云南女子的独特服饰,高超的打秋千本领,显示了她们开朗、活泼和充满智慧的性格美。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作者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

4、,天空蔚蓝、花儿盛开,鸟鸣悠悠,婉转动听。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村寨传歌: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作者写传歌的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点面结合,生动精妙的向我们展示了云南的民风民俗,让我们领略到一种独特的地域美。宛若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2朗读23段,要求其余学生思考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山野对歌并做批注。并注意“山野对歌”的民族特色,思考这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小结:这一片断首先介绍了对歌的地点和内容,然后主要通过描写对歌中的年轻女子的动作、神态、外貌来表现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快。文中对唱歌的女子的描写,特别

5、是对她的衣着的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位聪明、开朗、勤快的少数民族农家女子形象。第一段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真实细致,第二段着力描绘人物的神韵气度,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教师小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很多,可以直接描写,可以间接描写;语言可以朴素自然,也可以浓墨重彩。选择哪一种方法,全看表现人物的需要和自己的喜好,但核心一定是让人物符合人物的特点,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3精读课文第4、5段,要求读出韵味的同时圈点勾画,试在书上写点评、欣赏性眉批。课文第4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引伴”,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

6、么关系?你觉得作家写这些有什么用意?“赶马女孩的歌唱”是这一段的主脑。首先,这是一种写实:云南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光,也有如此动人的赶马女孩,作者此时所做的只是据实而录-他一笔一笔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然后再自然而然地写到“赶马女孩的歌唱”。其次,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境。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又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地灵人杰,诚哉斯言。第三,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写“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田园交响曲。4老人常说“十年难逢金满斗”,默读第5

7、段,将“金满斗会”与前两种形式的歌会比较,说说“金满斗会”的难得之处在哪里?归纳:“金满斗会”与前两种歌会形式相比,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人多: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场面盛况空前。时间长: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盛妆: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传承民族文化由老一代汇集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随堂检测】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1你认为从描写的笔法看这是中国画中的水墨画还是工笔画? 工笔画2这里是一段人物描写,写了人物的面容、肖像、牙齿、衣饰。3你认为这段描写好在哪里? 细腻真实,笔触细致,如在眼前。【拓展延伸】我们身边有没有如此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请你像作者一样抒写一个片断来展现家乡民俗文化的美。 【布置作业】1.整理本课教学案。2.完成本课校本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