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实用自省(纠错)主题用典集锦(20条)

上传人:通*** 文档编号:455849392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材料实用自省(纠错)主题用典集锦(20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写材料实用自省(纠错)主题用典集锦(20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写材料实用自省(纠错)主题用典集锦(20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写材料实用自省(纠错)主题用典集锦(20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写材料实用自省(纠错)主题用典集锦(20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材料实用自省(纠错)主题用典集锦(20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材料实用自省(纠错)主题用典集锦(20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材料实用自省(纠错)主题用典集锦(20条)1.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出处:隋王通中说周公。原文:“子曰:自知者英,自胜者雄。问勇。子曰:必也义乎?”释义:能够正确估价自己,并且克服各种私心杂念、战胜自己的人,才是英雄。形容人贵在能够自知自胜。用法提示:三国魏刘劭人物志英雄对“英雄”一词做了这样的解释:“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与“雄”是两种能力,只有融为一体的时候,才可以被称为“英雄”。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最好用在总结类的公文中,如党建检查总结、年终工作总结等。比如,“自知者英,自胜者雄。”最非凡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最可贵的坚持,不是久经磨难,而是永葆初心。

2、2.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出处: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其一)。原文:“道力战万籁,微芒课其功。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相彼鸾与凤,不栖枯枝松。天神傥下来,清明可与通。”释义:人不能战胜自己的方寸之心,又怎能战胜广阔无垠的外部世界?比喻:搞好自身修养,才能应对外界事务。用法提示:这既是作者的扪心自问,也是我们应该反省的问题。“寸心”虽小,却是每个人自身的主宰,控制着人的各项活动一个人的行为状态本质上是由心灵状态决定的。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勉励广大党员干部志向高远,正心修身,心存敬畏和戒惧,自觉搞好内心的净化。比如,“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只有保持内心的强

3、大,才能有敬畏、有自律、有定力,不为他人左右,不为外物所惑,获得战胜客观世界的不竭动力。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里仁。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释义:看见有德行或有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或没有才干的人,内心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和那人一样的错误。成语“见贤思齐”即出自此处。用法提示:需要注意的是,句中的“贤”,并不是狭隘地专指那些圣贤,而是指那些做人做事有可取之处的人;那些不贤的人,也并非是那种大奸大恶之徒,而是指做人做事有不妥之处的人。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在自身修养方面,表示通过别人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比

4、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领导干部尤其要注意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脱离低级趣味。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里仁。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释义:应当选择他人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人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注意改正;如果没有,就要加以防备。强调的是学习的方法。用法提示:所谓:“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做人最忌讳自以为是。聪明人应该时刻保持谦虚的心态,多看到他人的长处,善于从他人得失经历中得到感悟。在公文写作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和“见贤思齐焉”单独拿出来还可以

5、有一种用法,那就是宣扬榜样的力量,在说到“感动中国”“劳动模范”时,不妨一用。比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汇聚起新时代榜样的力量,号召全党全社会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5.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原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释义: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说明了修身的阶段和过程。用法提示:修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天赋异禀,也不能一蹴而就。这段话出现在大学的第一章中,紧接着就是修身、齐

6、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先贤对其的重视程度。在公文写作中,无论是正确用权,还是反腐倡廉,或是服务人民,都要从心出发,尽心竭力。总之,有了修身,才能有后面的一切。比如,“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有了诚纯的意念,心自然端正,心正是由一念一念的正结成的。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卫灵公。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释义: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和责备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用法提示:类似这种平淡而真实的生活格言,论语中有很多。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用于修身方面,无论是青少年的启蒙教育,还是领导干部的反躬

7、自省,都少不了这一条。比如,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7.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出处:尚书商书伊训。原文:“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释义:对于别人不求全责备,检查自己总觉得像是有某些不足。也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意思。用法提示:伊训是商臣伊尹写给太甲帝王的教导与告诫,主要是为人纲纪等方面。北宋理学家邵雍就特别喜欢这句话,他曾写有寒夜吟一诗,颈联就是“责己重以周,与人不求备”。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使用情况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甚相类

8、似。比如,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颜渊。原文:“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释义: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以增添烦恼。讲求的是换位思考,从自身出发考虑问题。用法提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直到今天也依然适用。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不仅适合人与人之间,更适合国与国之间,所以在说到国际关系、我国外交道路的时候,可以一用。比如,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

9、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将继续秉承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9.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出处:春秋亢仓子亢仓子训道篇。原文:“贤者见之宽恕而不言,小人暴爱而溢言,亲戚怜嫉而贰言。人有偏蔽,恶乎不自知哉?是故君子检身,常若有过。”释义:君子检点自身,随时反省,就像常有过失一样。强调严于律己,凡事做最坏的打算。用法提示:亢仓子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神秘的一个人,据说他是老子的弟子,又名亢桑子、庚桑子,被道教尊为洞灵真人。亢仓子一书中多古文奇字,如果不看音义等辅助书籍,就会很难读懂。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适合用于自我反省方面,人难有自知之明,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不断改进

10、,非常难能可贵。比如,“君子检身,常若有过。”修身要像照镜子一样,时时反观自身,检视不足。10.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出处:战国荀子荀子正名。原文:“虽为天子,欲不可尽。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释义:人的欲望虽然是不能消灭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强调严于律己,控制自我欲望。用法提示:荀子在这里说了一个大实话:即使是“无所不能”的天子,也不可能消灭欲望,更遑论凡夫俗子呢?与之相比,那些天天把“灭人欲”放在嘴边的理学家们、道学家们,多少显得有些不切实际。在公文写作中,这个观点也可以说一下,也算出新,即欲望是不可能被完全消灭的,但是却可加以节制。比如,“欲虽不可去,求

11、可节也。”着力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因此失去操守,坏了大事,忘了大义。11.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宪问。原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子)曰:修己以安人。”“(子)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释义: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孔子说:“修养自己,使身边的人安乐。”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天下百姓都安乐。而这一点,尧、舜还怕难以做到呢!”用法提示:论语中记载了很多孔子关于君子的言论,这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段。两个“(子)曰”中间本来还有子路的两句

12、台词:“如斯而已乎?”在此省略。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作为一种要求、一种希望、一种教导,对象最好是任重而道远的人民公仆,场合可以是干部选拔大会,强调年轻干部要加强自我修炼,培育良好官德,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比如,论语中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优秀年轻干部要强化自我修炼,正心明道,防微杜渐。12.养心莫善于寡欲。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告子上。原文:“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释义:修养内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形容通过减少欲望的方法进行修身养性。用法提示:孟子坚持“性本善”,

13、他认为外物会改变人的本性,感官之欲会减损人的善心。所以,欲望太多的人,往往利令智昏,做了欲望的奴隶,其结果可能是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欲望,寡欲清心,能够用在很多方面,如对权力的欲望、对金钱的欲望等。比如,“养心莫善于寡欲。”逃离奢华的迷雾、防范贪婪的陷阱,需要一把锋利的刀,只有随时准备好剪除欲望的枝枝蔓蔓,才能防止精美的“筷子”左右自己的食欲。1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处:唐杜甫偶题。原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释义:文章是传之千古的事业,而其中甘苦得失

14、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用法提示:杜甫的这一联诗很见功力,虽是以议论入诗,但是对仗工整,语言简练,高度概括了他对诗歌创作的见解,还带有总结性质,可以说是有文有质,“文质彬彬”。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本书,或者作为鼓励和希望,对象当然是手里整天握着笔杆子的文字工作者了。1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出处: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学而第一。原文:“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释义:对于别人指出的缺点和错误,如果有,就加以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好让自己以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即“为人谋

15、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所以,朱熹虽然是在说学习,但是其实适用于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用法提示: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句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话,竟然不是孔子说的,竟然不是出自论语。不错,这句话的作者正是朱熹。在公文写作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主要用于自我检讨,对各种事情的自我检讨,与“批评和自我批评”异曲同工,所以有时候两句也可以结合着用。比如,对待群众提出的意见要认真思考,对待群众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要经常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看看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15.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出处:商姬昌周易益卦。原文:“象传: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释义: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主要说的是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用法提示:宋代诗人李石有一首扇子诗,首联“颜子见善则迁,子路有过则改”就是对“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改写。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善”与“过”的态度标准,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克己修身、养德向善的品格要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重点主要还是在修身方面。比如,古人云:“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说来人人都知道,但是真正做到却不容易。许多不良习惯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的,但多坚持一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