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物理(第02期)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8速度的计算及速度图像资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565716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中考物理(第02期)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8速度的计算及速度图像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6年中考物理(第02期)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8速度的计算及速度图像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6年中考物理(第02期)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8速度的计算及速度图像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6年中考物理(第02期)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8速度的计算及速度图像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6年中考物理(第02期)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8速度的计算及速度图像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中考物理(第02期)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8速度的计算及速度图像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中考物理(第02期)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8速度的计算及速度图像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8速度的计算及速度图像特讲特练1、测量平均速速实验名称: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 st测量器材:刻度尺、停表2、实验步骤: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3、根据测得的S和t,,利用公式v=-,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tv,。4、将挡板移至S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 路程的平均速度v2。3、常见机械运动的图像有:静止(2)匀速育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4)(3

2、)典型例题如图所示是小华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小华在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踣程(cmX运动时间(5)心平畑尿j;=90+nfj3*匕=42fj2p 该实验的原理是 实验中用金属片使小车停止,这样做的目的是:;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解析】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速度的公式v=s/t ;实验中用金属片使小车停止,这样做在实验中,能准确的看到小车到达到该位置,有一个参考位置,从而准确地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 下半段的路程为S=90cm-40cm=50cm=0.5m下半段所用时间为t=t i-t 2=1s,所以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S/

3、t=0.5m/1s=0.5m/s.【答案】(1) 4.70 ( 2) 35 C 42C, 36.9( 3)v=s/t便于准确地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 0.5解析:答案:C针对练习1甲、乙和丙三辆小车在水平面上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相同的时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甲车与乙车 的距离等于乙车与丙车的距离B. 甲车与乙车的距离等于乙车与起点的距离C. 甲车与丙车的距离等于乙车与丙车的距离D. 甲车与丙车的距离等于乙车与起点的距离1、B【解析】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是10m/s,乙车的速度是 5m/s,丙车的速度是 2.5m/s。经过相同的时间,甲车与乙车的距离为

4、 (10m/s-5m/s )t=( 5m/s) t,乙车与丙车的距离为(5m/s-2.5m/s )t = ( 2.5m/s )t,甲车与丙车的距离为(10m/s-2.5m/s)t=(7.5m/s)t,乙车与起点的距离为 (5m/s)t。故选B针对练习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坐标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匕。解析: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速度、时间关系式为营讥,5-1像为正比例国数團像, 是一条直线。观

5、察團像可见:小华的运动團像为曲线,小明的运动團像为直线,即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华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笔3选项错误,不符合題意;观察图像可见前上内,在相同时间内,小华通过 的距离比幻朗通过的距离长所决h华跑得较快。c选项错误;全程中小华与小明在脈内通过的路程都 r j 仃是斗Om,他俩的平均速度皆再尸-=T忙匕D选项正覇 选填D。C针对练习3如图2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3、.D 解析:A图像是路程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物体的路程不变,即静止;B图像是速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物体的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C图像是路程一时间图像, 由图像可知,它是一条过原点

6、的直线,说明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即速度不变,所以物体匀速直线运动;D图像是速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物体的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选D精岛镂寸试程的示意图,下表是他未完成的实验记录。1、某个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是小车滑下过路程/c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cm s -1Si=80.0011=2.8v仟 28.6S2=40.00t 2=2.0V2 20S3=S1-S 2=40.00t 3=t 1-t 2=0.8V3=(1)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2)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是: (3)由图所示器材知,在实验中还缺少什么工具?U 50速度越来越快刻度尺

7、解析:(1小车通过的路程s3=sl-s2=40.00m 时间XtlOCl娥速度为亠竺竺s 由表中RliQ v2=20mv3=50m s?可知小车滑下过程速度越来越快&r3 0.8j(3)实捡中应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所以在实验中还缺少刻度尺,2、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是如图所示a、b、c、d四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小于3米,则(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 aC.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c2、D 解析:(1)图像为s-t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d图像,横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纵坐标表物体运动的路程。由图象知:

8、c的路程始终不变,故为静止状态;a、b、d都是过原点的直线,故都做匀速直线 运动。因为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可能是c。分析方法一:从图像中找出t=5s时,a、b、d运动的路程分别为5m、2.5m、1m;因为甲、乙两车是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运动,运动5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小于3米,且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分别计算出距离进行比较Sa-s b=2.5m v 3m, Sa-s d=4m 3m (不合题意),Sb-s d=1.5m v 3m;所以甲的图象可能是图线a、b;乙图象可能是图线b、d .分析方法二:根据运动5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小于3米,利用速度的计算公式可计算出两车的速度差小于s于

9、 v 二一二3m=0.6m /s,再根据图像分别出求a、b、d的速度:t5ss5ms 2.5ms1mVa :=1m / s, vb0.5m / s,vd=0.2m / st5st5st5s两者速度差小于 0.6m/s的就符合题意,有两种情况:甲、乙分别是a、b或b、d3、如图3所示,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同时从P点出发向Q点运动,当乙车到达Q点时,甲车离 Q点为12米,则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可能是A. C .D .3. B 解祈: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一罡相同时间比略程,二是相同路程比时间。由题词意知, 在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是乙通过路程的两倍故甲的速度

10、是乙的速度的两倍再由團知本题正确选项 罡Ba4、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的s-t图像,若第5秒时甲、乙间的 距离大于甲、丙间的距离,贝UA. 三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B. 甲的运动方向一定与乙相反C. 乙的运动方向可能与甲相同D. 丙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甲相反4、B 解析:由st图像可知:甲的速度为 2m/s,乙的速度为1m/s,丙的速度为0.5m/s,第5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8m,乙通过的路程为 4m甲通过的路程为 2m,此时甲、乙间的距离大于甲、丙间的距离,故本题正确选项是 Bo5、一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研究甲、乙两辆玩具车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实验测试中记录了

11、相关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一时间图像。由此可知:甲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前20s内,甲车比乙车多运动了 m。5、 b 2解析:从途中可以.看出甲车全程的距离和时间,根据公式Vnl可求全程的平均速t度在却呂内通过圉象可以看出,甲乙两车通过的距鳥.甲车全程迪过的距离S25m-Sm=20m?jF%甲的平均速度是= / =lm 5;前2加内乙车通过的踣程为18m,甲车通过的踣程为 t 20s2?m-5m=20m,甲车比乙车多运动20m-18m-2m .2年中考1年模拟1、【山东省泰安市 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如下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0的

12、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 0点开始运动,但物体 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t=0时刻,A在0点,B在距离 0点5m处 从第3s开始,vavb, 5s末A、B相遇 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 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 只有正确D.只有正确1、 D 解析:从图像可以看出,A的起点坐标为(3, 0),所以A是从0点开始且在计时3s后开始运动, B的起点坐标为(0, 5),所以B是从距0点5m从计时开始运动的,则错,对; 3s以后,A的速度为 5m/s,B的速度为1m/s,到第5s末,二者距 0点的距离都是10m且它们都沿同一直线向东运动,所以二 者相遇,所以是正

13、确的;5s内A的平均速度为2m/s,B的平均速度为1m/s,所以错。综上所述,本题 选Dt2、【四川省广元市 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 A与 BC. C 与 DDJ D 解析=玄图的意义是,随看时间的推移,物体运动的路程不变,那么它是静止状态* B图表示随 着时间的推移速度不变,所次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團是正比例函数團象,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而苴比值 为速度,所扶速度为定值,是匀速直线运动;D图说明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随看时间的推移,速度越来越 犬是加速运动。综上所述,匸表示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匀速直Mg动。3. 【山东省聊城市2015年中考物

14、理试题】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 A、B 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 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 小车对斜面的压力就是小车的重力C. 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 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 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 AB段的平均速度A错;压力与重3.D 解析:小车相对于木块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 力的施力物体不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压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车,并且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C错误;小车下上,所以B错误;由于小车在下滑过程中越来越快,所以前半段路程用的时间较长,所以滑的越来越快,所以用的时间越长,平均速度就越大,所以D正确;应选Db4. 【上海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 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图3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 图( )A、一定是图线aB. 一定是图线bC.可能是图线b D.可能是图线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