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及对策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5656565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及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及对策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因素日益突现,并呈此起彼伏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深究根源,寻求对策。那么造成这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又有何良策以图化解呢?在“两建一转”的活动中,经过深入村户开展调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造成农村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点:一、农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理论素质偏低。就东祁庄而言,村两委干部几乎清一色初中毕业,没有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文化水平,理论素质严重滞后。文化水平低,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党的政策、理论、指导思想都是与时俱进,适应新形

2、势,新情况的。因文化水平低,故不能正确把握。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偏差,不能更好地服务于群众,从而引起群众的不满意。文化水平低,导致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有的村干部的思想甚至还停留在80年代水平上,将“埋头苦干种好地,一心一意交好税”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求其次。而今,群众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有致富门路,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干部。文化水平低下直接导致理论素质差。人们的头脑没有理论武装是没有战斗力的。在处理日常工作中,在遇到实际困难时,理论指导着实重要,有了理论指导做起群众工作来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否则,寸步难行,处处受阻,且易受到群众的误会。二、部分农村干部缺乏

3、民主意识,大搞一言堂。尤其是支书或村主任,家长制作风严重,我行我素,完全不顾及整个班子的意见或建议。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大手一挥“就这样办”。仿佛他就是真理,是百分之百正确的。然而,许多既成事实证明这种大手一挥式的作风往往会把问题搞砸,造成工作上的严重失误,导致群众的巨大不满。问题在于,一个人看问题,想办法难免出现偏差,一个人的观点往往是片面,不客观的,而且个人出发点的公正性也是值得怀疑的,而群体的意见更能客观、公正反映大多数群众的意志。三、村务不公开,公开不透明。造成农村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财务不清。有些村在村务公开上打折扣,不公开或假公开。这样就失去了群众的有效监督,一旦失去约束,部分村干部

4、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财务上或少花多报或虚设开支或据公为私,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如一个人病入膏肓,就不可救药了。一旦被上级查处或被群众检举,这样的村干部就会乘乘下台。但对集体,对群众而言,造成的混乱影响是相当严重的,造成的巨大损失是难以挽回的。四、客观上部分群众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这也是造成农村不稳定的客观因素之一。由于部分群众过于考虑自己的利益而置大局于不顾,抓住村干部“好说话”的特点,反正开口三分利,给了,就得;不给也没损失。有的有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反正你拿我也没办法。有的甚至肆意刁难拒绝自己过高要求的村干部,道听途说,东拉西扯,搜集有关村干部的“罪证”到处

5、宣扬,讨“公道”要“说法”造成混乱。村干部受点委曲是小,造成的这种混乱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却是难以低估的。以上是造成农村不稳定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原因,特提出以下解决对策:1、必须加强对农村干部文化知识、理论素质的培训,在思想上,行动上使其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地做好农村工作。2、必须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民主化教育,使他们意识到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和家长制作风的危害性,使他们形成集体决策的习惯。3、必须将农村财务工作当作重点来抓,要切实实行理财小组监督制度,在公开栏上及时公布,防止财务混乱不清问题的出现。要充分搞好议政日活动,使党员、代表们能在议政日上充分发言,将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到村两委班子,增强村务公开的透明度,保证村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