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565443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印发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区县经委(商务委)、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体系中的重点专项规划。规划的编制依据国家及本市的产业政策,并参照了国家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现将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2年7月10日上海市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十一五”期间,以宝钢集团为主体的钢铁产业作为全市六大支柱工业之一,在落实国家战略、促进本市产业发展、

2、支撑本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基础作用。“十二五”期间,上海钢铁产业将全面聚焦国家战略,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本市先进制造业需求,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高端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低碳发展,在现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优化结构,发展精品,进一步提升钢铁产业水平。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上海钢铁产业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满足了上海工业实际钢铁产品需求量的45%左右(按产值计算),有力地支撑了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着力淘汰落后产能,在产品结构、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数字化经营等方面保持国内领先;同时,上海钢铁产

3、业规模适度增长,2010年粗钢、钢材产量分别达2214万吨和2476万吨,钢铁工业总产值达到1722.8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7%,宝钢集团在世界500强排名第276位。上海钢铁产业总体呈现大集团主导、资本高度股份化、代表国内本行业竞争力最高水平、拥有与钢铁制造高度协同的产业链体系的发展特征。(一)发展成效1.产品结构持续升级,精品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上海钢铁产业依托宝钢集团,一方面逐步减少碳钢普通热轧板商品材,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冷轧汽车板、硅钢、宽厚板、能源用管、不锈钢等高端产品,特别是具备了批量生产超高强汽车板、B23R080等当今世界最高级别牌号的取向硅钢、核电用690U型管等世

4、界顶级产品的能力。高等级管线钢及新开发的大规格镍基合金油管、大型原油储罐用高强度钢(国内份额60%)、核电站安全壳用钢、水电用钢等重点产品,支撑了西气东输、石油储备、核电、三峡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镍奥氏体不锈钢BN系列形成批量供货能力;形成生产市场紧缺的钛及钛合金、高温合金等板带的能力。2010年上海精品钢基地国内独有领先产品销量达1073万吨,占其商品钢材销量比例的51.5%。2.布局调整成效显著,初步形成市内外协同发展格局“十一五”时期,关闭宝钢集团二钢基地,并将线材制品生产转移到江苏南通;上海铁合金行业已全行业退出;小钢铁生产企业关闭了13家。尤其是服务、服从于上海世

5、博会的筹备举办,推动宝钢集团原浦东钢铁基地搬迁至宝山罗泾,建成非高炉炼铁的中厚板基地,使上海市内的钢铁冶炼全部集中于宝山区,基本实现了钢铁产业向宝山区的集中,优化了中心城区环境和上海钢铁物流的布局。同时,积极推动钢材贸易与物流服务、港口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集聚于宝山区,特别是集中了上海钢材交易量和板材仓储量的绝大部分。此外,支持宝钢集团积极参与国内钢铁产业跨地区战略重组,初步形成了以上海地区为核心,以“长三角”为重点,跨及华东、华南、西北以及华中地区的新格局。3.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本市钢铁产业不断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掌握了取向硅钢、超高强汽车板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产品生产技术

6、,并且在前沿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薄带连铸技术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目前上海已成为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的钢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研发基地。同时,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数字化经营居国内领先,尤其为宝钢集团跨基地、跨地区一体化运营的深化发展提供了系统平台。上海钢铁产业依托宝钢获得多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与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以及信息化企业大奖等;2010年专利申请的受理数达到815项,其中发明专利的比例占38.9%。4.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十一五”时期,上海钢铁产业完成并投入燃煤机组烟气脱硫等减排项目,强化了钢铁的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

7、与2005年相比,宝钢2010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42%,节约能源合计达到153.4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了节能126.64万吨标准煤的任务,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63%,化学需氧量(COD)减少86%,全面完成了国家和地方政府下达的“十一五”期间节能、污染物减排总量任务,宝钢股份通过了“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的复审;宝钢上海地区2010年吨钢综合能耗达到553千克标准煤,核心基地的节能减排保持了在国内全流程、多品种钢铁企业中的领先水平,并进行了大规模淘汰落后改造,确保节能减排投资力度,使其能源环保指标取得显著进步,强化了上海钢铁产业的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5.产业链不断延伸,钢铁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积极

8、推动钢铁产业链由钢铁制造向上、下游两端延伸,延伸发展与钢铁相关的贸易流通、仓储加工、物流配送、技术研发、工程设计、结构安装、节能环保以及融资担保、教育培训、电子商务、期货交易、交易市场、信息咨询、会展旅游等生产性服务业,初步形成供应链、技术链、资源利用链交织的产业协同和配套能力较强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二)问题瓶颈尽管“十一五”时期上海钢铁产业提升发展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在“十二五”期间认真应对和解决。主要为:一是资源环境带来的制约。上海钢铁产业集聚的宝山区,同时也是一个集中了大量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老工业基地,环境容量压力较大。二是面临原料供应垄断带来的成本高企压力

9、。钢铁生产所需铁矿石资源全面依赖进口,受到铁矿石供应高度国际垄断的制约,特别是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瓦解及定价金融化趋势,导致成本高企;此外,上海钢铁产业高成本体制有待改善。三是钢铁产业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市尚有近100万吨的零星钢铁产能分散在郊区,相对落后的小型钢材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约占上海钢材制造业总产值的6%。同时,上海钢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多而规模小,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含量总体不高。四是上海钢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与国际标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碳钢、不锈钢和特殊钢产品的发展极不平衡,抗市场波动、抗风险的能力较差,不锈钢、特殊钢发展的落后严重制约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自主创新、环境

10、经营、国际化经营的能力以及劳动生产率均有待提升。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和趋势“十二五”时期,国内外产业发展格局出现深度调整,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上海钢铁产业发展面临重大转型,需在结构调整中实现提升发展。(一)国际环境和趋势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贸易和市场需求将进入相对低速的增长期,世界经济面临由北强南弱向南北力量趋于平衡的经济格局转型和由传统工业化向知识经济、低碳经济的转型。与世界经济的弱复苏与转型相适应,世界钢铁产业将呈现以下主要发展趋势:一是全球钢铁企业购并重组及规模大型化趋势将重新加快,钢铁工业的重心进一步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转移;二是先进钢铁企业将大力开发“高强、长寿、减薄、环

11、保、低成本”的绿色产品,技术创新推动钢铁工业的低碳发展成为技术发展主流,并正在形成国际市场新的竞争壁垒;三是钢铁产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将进一步强化,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沿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以提升战略资源的控制能力与贴近服务用户的能力。上述趋势将指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传统钢铁工业的改造和转型升级。(二)国内环境和趋势与世界经济转型互动的是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国家已明确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这将对未来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钢铁产业市场需求整体趋缓,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钢铁产业新需求。“十二五”时期,中国钢铁产业将逐步进入一

12、个在国家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条件下与微利时代相适应的相对低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与城镇化进程加快及其带动的消费升级相适应,中国的汽车、家电等相关下游领域的用钢增长相对较快,对钢铁产品品种和质量提出新要求,相应为钢铁产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十二五”时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被确立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其中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核电等)、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必然对钢铁产业产生新的需求。结构调整成为钢铁产业发展主旋律。国家要求通过兼并重组,培育形成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6-7家具有较强实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力争到2015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

13、比例从2009年的44%提高到60%以上,推动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并将促进我国钢铁工业进入依靠自主集成技术创新、改造带动产品结构优化阶段。节能减排成为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突出要求。钢铁工业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方式面临巨大转型压力。这要求转变钢铁工业发展方式,继续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大力推广高温高压干熄焦、干法除尘、煤气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烧结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三废”的综合治理和利用水平,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上海环境和趋势“十二五”时期,上海将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加

14、快向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和低碳经济转型,这对上海钢铁产业提出发展新要求。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对上海钢铁产业发展提出延伸服务、拓展空间的新要求。上海要强化宝钢总部经济的功能,提升高端制造能力,同时延伸发展钢铁贸易、加工配送、电子交易、工程技术服务等服务业,并增强对“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同时积极推进宝钢集团参与中国钢铁产业的战略重组,形成跨地区、多基地、超大规模的发展格局。加快向创新经济转型,对上海钢铁产业提出准确定位、优势延伸的新要求。上海钢铁产业需要进一步提升精品钢材基地的技术能级和综合能力,支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先进钢铁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

15、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对上海钢铁产业发展提出绿色环保、集约发展的新要求。上海钢铁产业必须转变高投入的产品发展方式,尤其要将加强能源资源集约利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动钢铁企业的环境经营,实现低碳化、集约化的可持续发展。三、“十二五”发展思路和目标(一)“十二五”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战略目标,以“减量、增效、调整、发展”为主线,加强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聚焦精品钢材,加快推进钢铁新材料产业化,突出高端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改造优化提升上海钢铁产业,进一步拓展

16、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进一步向服务和绿色的方向转型,努力做到研发最先进、精品最集中、服务最发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引领我国钢铁产业由大到强。(二)“十二五”发展原则控制总量与优化结构结合。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调整优化结构,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带动产业能级的提升。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着力培育开放式自主集成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资产重组与完善布局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宝钢集团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以及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重点的全国布局,推进宝山地区成为全国钢铁服务业主要基地。节能减排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加强行业管理与指导,鼓励支持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