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考前2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5月19)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565394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三考前2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5月19)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届高三考前2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5月19)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届高三考前2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5月19)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届高三考前2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5月19)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届高三考前2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5月19)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届高三考前2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5月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三考前2次模拟理综生物试卷(5月1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科综合生物试卷(限时40分钟)1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若要观察DNA和RNA的分布状况,操作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B若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可观察到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C对光时,应先将显微镜的视野调节为白亮的视野,这样更易观察清楚质壁分离的过程 D经健那绿染色后,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2.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处理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的结构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叶绿体中ATP

2、含量的下降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3现有一种能生产甲硫氨酸的M菌,但产量很低,而且当培养基中甲硫氨酸的含量达到最大值后,继续培养,甲硫氨酸含量会迅速下降。这是由于甲硫氨酸的积累反过来抑制了其合成。用紫外线照射可选育得到能抗甲硫氨酸抑制的高产新菌株。下列有关选育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新菌株的选育方法属于用物理因素诱导的诱变育种 BM菌培养基中甲硫氨酸的含量达到最大值后又不断减少是反馈调节的结果 C用紫外线照射M菌的同时,还应在其培养基中添加甲硫氨酸 D该选育过程中采用的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4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均为人类的单基因遗传病。苯丙酮尿症患者的病因主

3、要是苯丙酮酸在体内大量积累造成的,经调查,某地苯丙酮尿症患者约占人群的12500。下图为相关物质的代谢过程及某家族上述两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谱。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缺少酶患苯丙酮尿症、缺少酶患白化病 B该地人群中苯丙酮尿症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频率为982500 CII3和II4再生一个两病均患男孩的概率为18 D苯丙酮尿症患儿的专用配方奶粉和正常儿童的奶粉相比,前者苯丙氨酸偏少5下表是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l7年的种群增长速率。据表分析该种群 A数量表现为“J”型增长 B第5-7年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第4年间种内斗争最激烈 D数量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6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内各成分的相互关系图,有

4、关说法错误的是 A字母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中,e为三级消费者,c可能包括某些细菌和病毒,细菌也可能与b在同一营养级 B如果大量捕杀e,较长时间d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多后减少最后相对稳定在一定水平 C由于长期使用农药,c类群产生了抗药性,c类群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变异的结果 D若b产生60mol氧气,则流入c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2mol葡萄糖的能量;流入c的能量一部分通过c的呼吸作用被消耗,一部分传给f ,而传给d的能量约占c的能量的10%20%29(8分)下图l为a、b、c三种植物的光强光合速率曲线,图2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温度一净光合、呼吸曲线。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5、(1)由图l可知:在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影响最小的植物是_。当光强为1500kLx时,对CO2利用率最高的植物是_。(2)图2中的虚线表示_。当温度达到_时,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3)图2中,40与60时,CO2的吸收量均为0,二者的区别是_。(4)在温度为30时,叶肉细胞内的H用于_。30(11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原理引起科学家的关注。下图是根据细胞壁松散学说绘制的一定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原理图。请分析回答:ATP(1)在生长素的刺激下,H+ 通过_方式跨膜进入了细胞壁,激活酶X,进而促进_,从而使细胞壁松散,最终使细胞伸长。(2)生长素发挥作用首先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6、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功能。(3)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一段时间,胚芽鞘尖端下部_侧伸长更明显。若要在细胞水平上进行验证,可取弯曲处作_(横切/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测量相应细胞长度。(4)在人们认识生长素的历程中,曾有三种观点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进行解释。 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 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进行测定,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按字母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写) 如果 ,

7、则支持观点一; 如果 ,则支持观点二; 如果 ,则支持观点三。31(7分)人类的舌和软腭处分布着丰富的卵状味蕾,每个味蕾约含100个味细胞。每个味细胞只负责感应酸、甜、苦、咸、鲜五大主体味觉中的一种,其基部与相应的味觉神经相连(图1)。 味细胞靠其特殊的表面受体感应相应的化合物,当一种化合物被一种味细胞的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受体便通过G蛋白调控并打开附近的离子通道,离子的跨膜流动导致膜电位的改变(图2),后者经味细胞基部的味觉神经传递至脑部味觉中枢,最终产生味觉。猫科动物在早期进化阶段缺失了针对甜味化合物的受体编码基因T1R2,因此表现出对糖类食物的冷漠行为。(1)分析材料,味细胞表面受体的

8、化学成分为_,每个味蕾中对应一种味觉的平均味细胞数为_。图2中Na+离子通道打开的前提条件是_。(2)如图3是人体内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途中共有_个完整的突触。假设、均表示兴奋性神经元,在A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可沿着_条途径传到B处,其中消耗时间最长的一条神经途径是_ (用图中编号和字母表示)。(3)若要使小鼠对苦味物质产生“甜”的喜好感,合理的做法是_。 A抑制小鼠苦味神经之间的冲动传递 B刺激并打开甜味细胞质膜上的离子通道 C阻断小鼠苦味细胞与其味觉神经之间的联系 D将识别苦味化合物的受体编码基因导入小鼠甜味细胞中表达32(13分)某植物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花中相关

9、色素的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植物自然情况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皆可,请据图回答问题。(1)囊性纤维病也是基因控制性状的一个实例,其控制方式同上述图示过程是否相同? _(填“相同”或“不相同”)。(2) 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假如子代足够多,那么理论上子代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子代中纯合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3) 某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花 :紫花 :红花2 :1 :1,则白花植株亲本的基因型为_。(4)育种工作者将第(3)小题中的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产生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种植后发现一植株上有开蓝色花的枝条,该植株其它花均为紫色花。他们提出两种假

10、设: 假设一:上图中一个基因B发生了突变,转变为决定蓝色素合成的基因。 假设二:诱变产生一个新的显性基因(E),能够把白色前体物质转化为蓝色素,在变异植株中紫色素仍能产生,只是被蓝色掩盖。(基因E与上述三对基因相对独立) 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请完善下面的设计方案: 实验步骤:将上述蓝色花进行_处理,让其自交。将自交所结种子种植后,分析后代植株的性状表现。 结果分析: 若_,则假设一正确;若_,则假设二正确。39【生物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出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肿瘤的作用,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大量提取和生产紫杉醇,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探究。 (1)为了使提取的紫杉醇的含

11、量增加,有研究人员想到用酶解法破坏其细胞壁结构,所利用的纤维素酶包括三种成分:C1酶、Cx酶和 。 (2)为了将含有以上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可以利用 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并用 方法进行鉴定。要纯化该种微生物需要接种,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后者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 ,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涂布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3)研究表明,红豆杉树皮中的紫杉醇含量最高,研究人员在对红豆杉植株进行栽培时,可适当增加 (激素)的含量,以增加枝条的数量。 (4)紫杉醇是萜类环状结构的天然次生代谢有机物,为了提高从树皮中提取紫杉醇的含量,研究人员使

12、用右图装置进行萃取,图中的甲代表的是 (出水口入水口)。石油醚是最理想的萃取剂,而丙酮和乙醇不是,其主要原因是 生物答案1-6: DADCDC(每题6分)2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8分)(1)a c (2)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55 (3)前者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后者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为0(植物死亡)(2分) (4)与O2结合形成水、还原三碳化合物(C3)(2分)30、(11分)(1)主动运输 连接纤维素分子的多糖链水解(或多糖链断裂)(2)信息交流(信息传递) (3)背光 纵切 (4)DA=BC(2分) A=B=DC(2分) A=B=C=D(2分)31、(7分)(1)蛋白质(或糖蛋白) 20个 化合物与受体结合(2)6 4 A-B (3)D32(13分)(1)不相同(1分) (2)3/16 5(3)AaBbdd(4)套袋 蓝色红色=31(只有红色和蓝色,没有紫色出现)蓝色紫色红色=1231(红色、紫色和蓝色都有出现)39(除标明外,每空2分,共15分)(1)葡萄糖苷酶 (1分) (2)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 刚果红染色法 梯度稀释 涂布器(3)细胞分裂素 (4)出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