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混凝土施工方案13.6.11Word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538769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混凝土施工方案13.6.11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础混凝土施工方案13.6.11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础混凝土施工方案13.6.11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础混凝土施工方案13.6.11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础混凝土施工方案13.6.11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混凝土施工方案13.6.11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混凝土施工方案13.6.11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混凝土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xx商住楼楼基础为独立基础+板式基础。基础混凝土垫层为C15,独立基础、板式基础混凝土均为C30;剪力墙,框架柱为C50;现浇梁板为C30;独立基础+板式基础、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均为抗渗等级P6的抗渗混凝土,使用xx商砼公司的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站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2.施工特点:该工程混凝土施工具有局部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施工技术要求高的特点。混凝土的截面尺寸较大,在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水化过程中温度增高,使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内外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应力,是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

2、,主要是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控制内外温差,减小混凝土内外由于温度差而产生的温度应力。3.施工准备:3.1钢筋通过隐蔽验收,主体结构防雷接地验收合格,插筋位置、规格、间距、标高、弯钩方向等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位置准确。3.2测量准备:根据砖胎膜板位置控制混凝土工程平面边界;在上层钢筋网片上焊接钢筋头,弹出标高控制线来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标高;在墙、柱模板上端口部位弹制标高线来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3.3机械(机具)准备:推荐精选混凝土浇筑时采用车泵输送,3台插入式混凝土振动棒。施工前先将机械设备调试完毕。辅助工具:2m刮杠、木抹子、尺子、灰桶、线绳、铁锨、铁耙、马凳等。3.4劳动力准备:操作人员实行昼

3、夜连续作业,两班人员轮换施工,每班8小时。施工人员不少于28人,其中振动棒操作手每班不少于3人,混凝土抹面人员不少于4人。3.5技术准备:认真熟悉图纸,找出混凝土工程中变标号变外加剂位置、安全质量施工注意点等,做到施工中重点突出,心中有数。认真做好施工方案的三级技术交底工作,并使技术交底落到实处。尤其是施工班组长向操作工人交底,须认真彻底,避免流于形式。工程计量用的仪器、测量工具、压力表、温度计等经鉴定合格,并在有效周检期内。4.混凝土浇筑:4.1搭设施工铺道:在筏板基础内用钢管搭设施工便道,上铺竹架板,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得直接从钢筋网架上行走。4.2混凝土塌落度要求16030。如该

4、塌落度在浇筑过程发生堵管等现象,可以适当调整塌落度。4.3混凝土浇筑顺序:基础混凝土的浇筑按后浇带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浇筑1-3轴/1/B-L轴、1-8轴/L-P轴;第二浇筑3-24轴/1/B-L轴、8-24轴/L-P轴。推荐精选每次浇筑使用一台混凝土电泵和一台混凝土天泵。混凝土浇筑范围与浇筑方向示意图如下 4.4因J13有集水坑及电梯井,该部位分三次浇筑完成,第一次浇筑集水坑底(-9.350),第一次浇筑后四小时内浇筑至电梯井底(-8.350),第二次浇筑后四小时内浇筑至车库顶板顶(-5.250)完成J13浇筑。 其它混凝土按图示方向浇筑即可。推荐精选4.5振动棒操作人员应安排有操作经验的人员

5、担任,熟练振动棒的操作方法。作到“快插慢拔”每个插入点的振捣时间应由现场确定(表面出现少量砂浆,无气泡逸出为止),一般10秒左右,插入点之间距离控制在50cm左右,不得漏振,振捣时不得用振动棒赶浆,不得振动钢筋和砖胎模。4.6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应至少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消除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缝隙。5.混凝土的抹面:5.1浇注完成设计标高后的混凝土,应由专门的抹面人员收面找平。根据柱筋上的+50红三角,拉线控制混凝土上表面的标高,用2m刮杠找平,并用木抹子收平混凝土面。5.2浇筑后的混凝土初凝开始至终凝前,对找平收面的混凝土再次收面抹压,消除由于混凝土干缩造成的细微裂缝,并把面层收成毛光。该工序

6、在必要时应多次进行,保证表面无裂缝出现。6.混凝土养护:6.1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工程混凝土施工采用综合蓄热法。混凝土浇筑完找平后,混凝土表面及时铺一层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再覆盖阻燃草被保温。6.2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水泥凝结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化热,因而易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当温差大于25时混凝土易产生温度裂缝,为防止混凝土产生危害裂缝,采用如下措施:a选用水化热较低水泥,掺加缓凝型减水剂,控制水泥用量,以减少水化热。推荐精选b采用合理的养护和表面温度控制方法,减小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6.3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对混凝土塑料薄膜覆盖,覆膜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水化热的释放速度。塑

7、料薄膜外再加盖麻袋蓄热保温。6.3基础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7.混凝土测温7.1根据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实践经验及有关资料,混凝土浇筑后内外温差t25,混凝土的裂缝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一段时间内对混凝土内外进行测温,温差较大时,在混凝土表面增加保温覆盖,降低温差。7.2测孔布置:测温孔采用50的PVC管制作,管长按实际坑深度确定,管上下端用胶带封死预埋入混凝土内,管口高出混凝土面50mm。本工程布置10个测温孔(个/300m2)。7.3测温方法:将温度计伸入管内中下部位置,管口用软橡皮塞堵严,以保证内部测温准确,三分钟后迅速提出温度计读取温度读数,并按测温孔的编号依次

8、测量并记录数据。7.4混凝土初凝后,开始测温,第一至七天每四小时测温一次,第七至十四天每八小时测温一次。值班人员分三班测温,对每一孔进行编号,做好测温记录,根据测温结果绘制温差变化曲线,混凝土内温度连续24小时呈下降趋势且平稳时,可停止测温。8.混凝土拆模推荐精选8.1墙体混凝土拆模时间不易过早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拆模也不易过迟,否则因养护推迟,易造成水化受阻。墙体混凝土应根据现场观察,当混凝土表面、棱角有一定强度不易被破坏时即可拆模。8.2平面结构混凝土在终凝后应立即进行浇水养护,墙体混凝土在拆模后要立即进行浇水养护,将表面浇湿后,用塑料薄膜或麻袋覆盖在表面,并时刻保证薄膜内有凝结水或麻袋湿

9、润。8.3防水混凝土保湿养护时间应为14天。9.施工中注意事项:9.1避免施工缝的方法:在人员组织和材料准备上,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浇筑时在下层混凝土开始初凝前,及时覆盖上层混凝土,避免施工缝的产生。间隔时间应由现场确定,约1-2小时。9.2浇筑混凝土时,要保证在浇筑时不能摇动钢筋,避免钢筋发生移位。钢筋工应派专人负责看守配合,及时恢复移位的钢筋。10.其它质量保证措施10.1对到场不合格的混凝土由现场调度退回搅拌站,并记好车型、车号。10.2质量检查人员检查施工,严格按顺序振捣;接班振捣人员提前半小时到岗与上班振捣人员共同操作,交班人员推迟交班半小时撤岗(有一小时共同工作时间)。11.安全措施:11.1混凝土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穿胶鞋、戴绝缘手套。推荐精选11.2浇筑混凝土作业人员尽可能在马道上操作,尽量少踩踏钢筋。11.3泵管接头应连接紧密可靠(必须垫胶皮圈)、不漏浆,支撑架子牢固,输送时先试送,检修时必须卸压。11.4夜间浇筑混凝土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11.5在指定电箱接线;振捣棒有专用开关箱,并接漏电保护器(必须达到两极以上漏电保护),接线不得任意接长。电缆线必须架空,严禁落地。11.6未尽事宜执行现场规定和有关安全法规、规范、标准。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