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论我国模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538628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论我国模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论我国模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论我国模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论我国模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论我国模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论我国模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论我国模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论我国模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系 别: 材料工程系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08级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1年4月5日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胡清龙日 期:2011年 4月5 日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

2、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要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毕业论文作者签名:胡清龙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1 年 4月 5 日 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我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一些国家将制造业向我国转移,模具工业正面临空前的发展遇。模具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

3、业发展水平。我国重点发展的汽车、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行业的产品有80以上的零部件是由模具加工成型的。由于模具自身的特点,现代模具企业大多体现出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高素质劳动力密集以及高社会效益的特点,模具制造业已成为高新技术制造产业的一部分。 关键词: 模具 ;产业 ;发展;前景 目 录一、 绪论 (6 ) 二、模具的发展趋势.(7)三、我国模具工业的产业特点(8)四、我国模具工业和模具技术的发展现状 (9)五、制约我国模具工业发展的两大原因(11)六、模具产业发展前景.(13)七、总结(21)八、设计总结(22)九、致谢(22)第一章 绪论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

4、的工具。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广泛的使用着各种模具,例如金属铸造成型使用的砂型或压铸模具、金属压力加工使用的锻压模具、冷压模具等各种模具。对模具的全面要求是: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都满足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精确、价格低廉。模具影响着制品的质量。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分型面、进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内应力大小、各向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加工过程中,模具结构对操

5、作难以程度影响很大。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开模、合模的过程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制品能自动从模具中脱落。当批量不大时,模具的费用在制件上的成本所占的比例将会很大,这时应尽可能的采用结构合理而简单的模具,以降低成本。断裂失效是模具的一种失效形式。它是各种因素产生的裂纹扩展的结果,给模具制造及使用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第二章 模具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模具增长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在整个模具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从模具设计和制造角度来看,模具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加深理论研究;高效率

6、和自动化大型、超小型及高精度;革新模具制造工艺;加工工艺的标准化等。在模具设计中,对工艺原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模具设计已经有经验设计阶段逐渐向理论技术设计各方面发展,使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加工过程中,大量采用各种高效率、自动化的模具结构,高速自动化的成型机械配合以先进的模具,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产品应用的扩大,于是出现了各种大型、精密和高寿命的成型模具,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研制了各种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能且易加工、热处理变形小、导热性优异的制模材料。在模具制造工艺上,为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减少钳工的工作量,在模具加工工艺上作了很大的改进,

7、特别是异形型腔的加工,采用了各种先进的机床,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机械加工的比重,而且提高了加工精度。在开展标准化工作,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模具的效率,而且改善了质量,降低了成本。第三章 我国模具工业的产业特点模具工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例如,在电子产品生产中,制造集成电路的引线框架的精密级进冲模和精密的集成电路塑封模;计算机的机壳、接插件和许多元器件的制造中的精密塑料模具和精密冲压模具等等,都是产品生产不可或缺的工具装备。精密模具已使模具行业成为一个与高新技术产品互为依托的产业。 现代模具工业又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高投入的装备型产业,是加工装备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机械、汽车、电子通讯、

8、家电、石化、建筑等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都要求模具工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为其提供生产保证。从支柱产业对模具的需求当中,也可以看到模具工业地位的重要性。由于模具产品的高技术特性,模具企业只有采用精密装备才能保证其工艺要求。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模具行业还是增值率高、增值税负较重的基础产业。据国家税务总局对1万多家工业企业流转税平均负担率的统计,模具行业比其他行业高出5.07个百分点,这与现代模具产业高投入的产业特点不协调,制约了模具工业的发展。第四章 我国模具工业和模具技术发展现状鉴于模具工业的特点和重要性,我国政

9、府对模具工业和模具技术发展非常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模具产业发展给予了政策方面的优惠支持,促使我国模具工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我国模具工业从基本上是以企业内部自产自配为主、附属于产品生产的工装行业,发展成了有相当规模的、具有高技术行业特征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装备制造产业。 (2)模具的生产从主要以传统的、钳工师傅为主导的技艺型手工生产方式,进入到了普遍采用数字化、信息化设计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时代。 (3)我国模具行业已从单一的公有制企业形式,发展成为以民营企业为主、多种所有制企业形式共存的新格局。 (4)制造业的发展拉动了模具工业的发展,模具业的发展给予制造业以有力

10、的支撑。现在,我国已成为制造业的大国,又是模具生产大国,全国模具生产企业、厂、点达3万家,从业人员接近100万人。 (5)模具产品结构更趋合理。按照产品的材料的不同,成形的方法也不同。我国模具目前的结构比例:冲压模所占比例约37%,塑料模约占43%,铸造模(包含压铸模)约为10%,锻模、轮胎模、玻璃模等等其他类模具占10%。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类别比例一致。 (6)重点骨干模具企业队伍已经形成。一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各模具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发展中涌现(如汽车覆盖件模具四大家,大型塑料模具海尔,华威、群达行,精密冲压模具国盛、华富等等,起到了引领行业进步的作用。 (7)企业研

11、发、创新能力有所提高,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企业装备水平普遍提高,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CAD/CAM技术普遍采用,CAE技术也逐渐被采用。如三维设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研发应用,双料(色)注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8)模具水平大幅提高。以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为代表的高水平的模具的比例达到了35%以上,如汽车覆盖件模具已能生产B级车整车模具;精密模具加工精度已能达到0.5微米;精密级进模具可在2000-2500次/分钟以上的高速冲床上使用;塑料模精度达到了微米级,适应了IT产业发展的需求;单套重量达120T、直径达4米的轮胎活络模具成为最大型的模具等等。(9)为模具制造配套服

12、务的体系日趋完善,我国模具工业体系基本完整,模具产业布局有所改善。从较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向内地和北方扩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模具生产较集中的地区,有京津冀、长(春)大(连)、成渝(西南)、武汉(华中)、皖中等地区但发展仍不均衡,地区差异较大。模具集聚发展成为新特点,模具园区(城、集聚地等)不断涌现。现全国已建成初具规模的模具园区约达15个左右,还有一些地方正在筹划建设模具园区。第五章 制约我国模具工业发展的两大原因一、人才成为制约模具产业发展的瓶颈在北京模协的一位领导看来,中国模具产业的设备、材料以及软件等都能从国外进口,这些和国外并没有差距,只要愿意投入,这些都可以上是世界上最好的。业界普

13、遍认为,我国模具产业和发达国家的模具产业相比,真正缺的是人才,是工艺,是管理。就拿管理来说,国外先进的管理,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三四台机床,最多的可以达到8台,管理水平高,人员素质高,基本可以实现无人化作业。但中国的模具产业还不能,因为中国这样的人才还比较少。北京一家IT模具企业的负责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愿意深入现场,不愿意吃苦。在模具加工行业,尤其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他们大量的实践经验。在模具加工业,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一些老师傅、老专家,已经六七十岁了还忙碌在第一线,因为企业需要他们宝贵的经验。很多人迷信先进的生产设备,认为只要有了大量的进口设备,就能生产出高端、精密的

14、模具。尽管事实也确实是如此,我们还需要从国外引进大量的电火花机、线切割机、精密磨床、加工中心等高端、精密的加工设备。但并不是只要有先进的设备和软件,我们就能一下子变成模具制造强国。国外的合格的人才,不仅能够操作各种机床,还能进行模具设计,编写加工程序,在加工过程中能及时发现不妥之处并进行完善和修改,可以说,这样的人才才是模具产业最需要的人才。二、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人员精简,“瘦”型管理,已经-成为模具制造发达国家的人员管理模式。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模具企业大多数规模不大,员工人数超过百人的较少,模具企业人数一般都在2050人。企业各类人员的配置十分精简,一专多能,一人多职,企业内部看不到闲人。精益生产、“瘦”型管理的思想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而国内大多数模具企业,在人员管理、人员素质方面,都还存在严重不足,这也是中国模具企业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的真正根源。欧美的模具企业,大多数都是围绕汽车、电子等产业对各类模具的需求,确定自己的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