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538526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江总书记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我国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努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把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列为政府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予以推动和落实,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处理信息的这三项技能作为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

2、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各国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都先后制定了信息技术教育行动方案,在宏观上进行了科学地整体规划。美国每一所学校和每一间教室都与信息高速公路连接,要求12岁会上网,并制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英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二阶段的学习目标主要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运用技能,具备初步的信息技术观念。日本主要培养学生“信息活用能力”。我国广州、北京、上海、苏州等被列为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都在研究如何区域性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学校层面上的研究大都起步于十五期间,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数学、美术、自然、英语等学科课堂教学的运用进行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但其都

3、是对信息技术教育进行局部地、分散地研究,还未进行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研究信息技术在小学中的应用研究。我校在“十五”期间就开始研究“信息技术在小学中的应用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认为在学校中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注重学校硬件环境的建设,更要注重软件建设和师资培训。另外,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应是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形式扩大信息源,将社会信息引进校园、落实到教学中去,使学生了解掌握信息社会的交往方式,增强学生对信息的表现力和利用率,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终生受益。并要加强实验学校之间的联系及实验学校与相关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网,加强我校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

4、的整体实力,紧紧捕捉住各种机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加强信息技术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学习、生活服务,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信息技术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和传送的技术,他覆盖了微电子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与通信技术而成为一门综合技术。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其一,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书本化教材的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少则5年,多则10年或更长,而网络上的电子化课程知识更新可发生在一周之内。其二,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

5、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极大地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其三,教育信息化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模拟大量的现实世界情境,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体验。更进一步,利用计算机网络使学校与校外社会连为一体。所谓信息技术在小学中的应用,就是优化学校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广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加强信息技术校园文化的建设,(信息技术校园文化功能具有迅速、便利、超时空性的突出特点;具有大容量吸收、迅速加工、不断更新的显著特征;具有培养多样、大量创造性思维能力人才的重要特征

6、。)并将这种信息技术校园文化来潜意识的影响学生。其宗旨是通过信息技术在小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创建一流数字化校园。 2、培养一支现代化教师。3、构建一种和谐的课堂。 4、培养一批信息化学生。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本校的信息技术设施不断完善的发展轨迹及相对应的各个层面如何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本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

7、象。结合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引进国内外信息教育的先进思想和兄弟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的成功经验,融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研究。五、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课题于2006年12月举行了开题论证会,随后每学期都按计划进行了不同内容的课题研讨活动,主要研讨(1)学校如何构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2)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3)小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4)学校管理的信息化。(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通过开展研讨活动提高了全体老师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的能力,有力的促进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一)逐步构建数字化校园。1、推进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1)完善校园网络。校园网络是满足学校信息发展需

8、求的必要措施。我校在十五期间已逐步完成了校园网的建设,已形成了十兆宽带英特网进校园,校内主干为千兆,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目前,我校的网络改造工作已经完成,所有交换机(学生机房、教师机房、行政办公楼)都进行了更换(D-LINK 1024D),同时,在教导处、图书馆、教技室设立了无线网络接入点,方便教师移动办公。增加了一台接入路由器(TP-LINK TL-R4149),保证全校信息终端平稳接入互联网。更换了教师机房用机,改善了办公条件升级了学校网站系统,采用pache+Mysql+php系统,保证校园网平台安全有效地运行。学生机房全部更新为神州商禧5200,保证了日常信息技术课与特色课程地正常开

9、展。进一步做好网络升级完善工作,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重视对教师网络安全防范和维护意识的培养,安装相关软件,使全校各个工作站都具有杀毒、反黄的功能。(2)推进班班通建设。实现“班班通”使普及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必要条件。目前学校2个音乐室,1个自然室,2个多功能教室,1个美术室都配备了电脑和投影仪,还有一个备用的可移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还计划在学校搬入新校址时投入100多万元,为每个普通教室配备计算机、投影仪、从而真正实现了班班通工程,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提供了硬件上的保证,从而有效的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改造计算机房。学校现有1个教师计算机教室,2个学生计算机教室,1

10、个电子阅览室,其中教师计算机房设备处于淘汰更换状态。因此,学校在2008年投入25万元将学生机房更新为神州商禧,在2010年投入20多万元将教师机房更新为惠普VL555AV,目前学校计算机总数达210台。另外学校还采购了2块普罗米修斯电子白板,方便了教师开展电子白板和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2.推进信息资源建设.(1)完善学校资源库建设。学校资源库的素材分三部分,一是学校教师自行开发的教学软件,主要是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二是学校购买的教学软件,三是省教育厅赠送的与教材配套的课件。我们要求教师要积极应用学校资源库,每学期每位老师自己制作一个课件上传,充实学校课件资源库。(2) 加强校园网站建设。我

11、校的校园网站在过去的两年都获得了苏州市学校网站评比一等奖,我校网站集学校管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等多种功能一体的信息化运用的综合平台。学校信息发布,教学资源库,网上教研活动,教师与学生个人博客等都能在校园网站上找到,校园网站已成为教师学习的乐园,学术发展的平台,情感交流的园地,学校宣传的窗口,家校联系的通道。(二)积极培养现代化教师。信息技术在小学中的应用研究,当具备了必须的硬件设备后,还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狠抓青年教师的一、二、三工程的培养、名师培养工程等。1、校外培训,培育骨干。对课题组组长和课题组主要成员我们主要是走出校门,去聆听信息

12、技术专家的讲座。在这几年中我们先后安排了9名教学骨干去上海华东师大进行为期10天的3331工程的培训;5名教师到浙江苍南、江苏海门、河北石家庄等参加新教育培训;15名教师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的“教师如何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培训;1名老师参加了苏州市电化教育馆组织的“高级研修班”;1名老师参加了江苏省“图书馆管理员”培训;3名教师参加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2010年“省小学语数英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50名老师参加了苏州市网络在线培训等。我们先后组织骨干教师到苏州宝带实验小学、苏州敬文实验小学、南京北京东路小学、海门东洲实验小学等学校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自己业务素养,为教学科研的研究打下了基

13、础。2校本培训,全面提高(1) 课件制作培训为提高课件(课案)制作水平,学校每学年都要组织了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运用的普及性的培训 (1)培养应用课件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这其中包括选择自己需要的软件,安装与运行软件,在适当时候如何终止或退出软件的运行等能力。(2)培养调整课件以改善教学活动的能力。如现有的一些软件在内容或顺序上可能不符合教学需要,为了适应自己的教学,必须自己学会调整课件或进行补充、更改的能力。(3)培养教师在教学设计基础上,进行课件的创意、设计和制作的能力。现成的一些教学信息毕竟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作为一名具有现代化教育信息意识的教师,必须有能力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

14、,进行课件的设计。在“十一五”期间学校教技室和教科室先后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多媒体Authorware制作培训;网上powerpoint制作培训;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网页制作培训;电子白板制作培训等,目前我校全体教师都会制作课件及使用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而且,很多青年教师还能运用电子白板技术制作课件进行教学,电子白板技术为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交互平台与协作环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有效提高师生交互水平与质量,能较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各类学科课程的整合。(2)网上培训。A.参加“远程教育网”学习。从2009年开始,我校教师均参加了苏州市网

15、络在线培训,把几门技术含量较高的课程作为必须课程。通过培训,找到了自身的不足,提升了理论水平,了解了目前各自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B. 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培训,我校教师都取得了初级合格证书。C.我校通过瑞博数字化平台系统,进行基于网络的集体备课活动。比如数学低、中、高三个组,每小组每月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先由一位老师将教学设计上传到数字化平台数学教研活动日志区,同年级老师阅读后,在教学设计后跟贴点评提出意见;然后该为老师进行修改,并在数学大组教研活动中进行公开教学,活动后全体数学老师开展评课活动;之后执教老师再次进行修改教案并撰写教学反思,并将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上传到数字化平台上。

16、通过网上教研,我们感到教师参与率比较高,效果好,点评要跟帖在网上谁都能看到,所以教师写得比较认真,从而听课也认真了,这样的活动实在,对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在瑞博数字化平台中,每个老师都有登录帐号和密码,教师每天要将自己的上课教案、反思或论文上传到平台中,这样建立了很大的教学资源库,全校教师在这里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3)教师学历培训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教育,特别是本科学历进修。目前学校在编教师73人,其中本科学历30人,大专学历35人,中师学历8人,高一层次学历比例89%,高出市教育局规定的85%,本科学历比例41%,完成了今年教育局规定的学历提升目标。目前正在进修本科人数15人,大专2人。2010年我校40周岁以下具有大专学历的教师全部报名参加本科段的学习。另外,学校教科室每学期还开展学习-教学-反思的读书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