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双减政策会上的发言稿共三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538475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在双减政策会上的发言稿共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校长在双减政策会上的发言稿共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校长在双减政策会上的发言稿共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校长在双减政策会上的发言稿共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校长在双减政策会上的发言稿共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长在双减政策会上的发言稿共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在双减政策会上的发言稿共三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长在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会上的发言材料老师们好!近日,中办和_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和课余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和_院从为党为国育人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主义和短视的教育行为,确保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是我国教育模式的重大调整,也是教育观念的重大转变。双减的实施是为了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纠正教育观念的偏差,重新认识教育规律。1.对公益属性的坚守根底教育不是企业,而是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资本不能泛滥。学校教育和课外培训机构都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不能把良心的事业变成“逐利的产业”,更不能成为一些人追求利

2、润的工具。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不可能成为奢侈品,更不用说让高质量教育成为少数富人的“专利地区”。为此,_强调要坚持教育公益原则,努力建立优质均衡的根底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教育体系,办人民中意的教育。实施“双减”政策,是党和政府坚持教育公益性,努力减少家庭教育支出,停止营利性教育,推动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2.对教育观念的纠偏我国中小学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严峻干扰,带来了一系列教育观念的扭曲。实施“双减”政策,从本质上说,是对一系列教育观念的纠偏。第一,纠正育人初心之偏。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不是应试竞争的“跑马场”。要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尊重儿童的休息权

3、、健康权,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走出“短视化、功利化”教育的困境,从根本上守住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底线,否则,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纠正违规竞争之偏。不少地方、不少学校、不少家庭,为了在升学竞争中抢得先机,坚信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违法违规教育行为大行其道。假设这种受极端功利的应试教育驱动的各种违法违规办学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整个教育就不可能走出内卷化的“剧场效应”和“囚徒困境”。实施“双减”政策,就是依法依规治教,恢复和重建良好教育生态。第三,纠正超前学习之偏。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承担着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公共职责,而校外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4、遗憾的是,当下的校外教育俨然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另外一个实施主体。各种培训机构实施“超前学习”“超标学习”,成为赢得客户的不二法门。有位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师,在暑期放假前问四年级的学生没有学过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的请举手,结果只有3个学生举起了手;问已学过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的请举手,结果有一半的学生举起了手。这种校外培训危害有三: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影响教师正常教学,危害学生的学习兴趣。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这种超前教育严峻恶化了教育生态。实施“双减”政策从根本上标准校外培训机构的职能,建立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互相补充、协调育人新格局。第四,纠正负担过重之偏。由于短视化、功利化应试教育的驱动,中小学教育围绕升学考

5、试科目,大量增加学生的上课、作业、考试和校外学科培训时间,导致学生单一的考试升学负担日益沉重,学生的学习生活日趋单调,既破坏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教育生态,又严峻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质量。实施“双减”政策,要调整优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构,既要做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法”,又要做好推动儿童全面开展、个性开展的“加法”。3.是对教育规律的再认识功利化、短视化的中小学教育,相信“时间+汗水”,不尊重教育规律,不相信教育科学。实施“双减”政策,是对教育规律的回归。第一,坚持全面开展规律。“减负”从根本上说,是要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改变单一的应试教育局面,保障学生的德智

6、体美劳全面开展,这本身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一项高中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讲明,喜爱体育艺术的学生比不喜爱体育艺术的学生学业成绩平均高40分。第二,坚持身心和谐开展规律。现在,不少家长缘于对子女将来教育前景的不确定性,患上了严峻的“教育焦虑症”,导致了中小学生的过度教育,其重要表现就是通过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以增加对将来所谓优质教育追求的平安感。这种过度教育不仅违背教育规律、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甚至以牺牲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第三,坚持知行合一规律。中小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书本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推动其智慧的开展。实施“双减”政策,必须调整中小学的教育活动

7、结构,在减少大量单调、重复、低效的知识学习负担的同时,着力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教育。第四,坚持因材施教规律。实施“双减”政策,必须优化课内外教育结构,在满足学生教育需求侧上下功夫。_要求“鼓舞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这里,必须科学定位和整体优化学校教育课程育人体系和学校课后育人体系的关系。假设说,学校课程育人体系以实施课程标准、着力提高规定的必修根底课程实施质量的话,那么,学校课后育人体系则应立足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实践性学习需求,满足学生“作业、实践、扶弱、特长”等多样化学习与开展需求。这两个体系,一个致力于保障学生的全面开展和共同根底,一个致力于学生的个性

8、开展和综合素养的培育。感谢大家!双减工作学校领导发言稿大家好!实施“双减”政策,是党和政府坚持教育事业公益性,推动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双减”政策减轻了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对学校教育要求更高。要想减负不减质,对每一位中小学教师而言,是巨大的挑战。教师应加强学习,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充分钻研教材教法,开展素养,提升能力。立足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实践性学习需求,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设计分层作业,提升质量。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作业、实践、扶弱、特长”等多样化学习与开展需求。“双减”政策落地,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长显著增加,老师们既要保证本职工作的完成,又要兼顾家庭和个人生活,也需要整个教育系统的

9、关注和协调减少老师非教学和隐性工作时间,给予教师群体更多关注和关怀。作为家长,要清醒地认识到,“双减”不是让自己和孩子“躺平”。校外减负了,比拼的就是孩子在校内的学习效率。加强和任课老师的沟通,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尊重孩子之间存在客观差异的事实,学习怎样引导孩子,怎样科学安排孩子的业余时间,和老师建成协同育人共同体。孩子将来的核心竞争力,从来都是学习能力。重视孩子根底能力的培养、学习惯的养成,是“双减”下应有的家庭教育理念。感谢大家! 学校领导双减发言稿讲话稿大家好!“双减”政策的重磅推出,为推动学生全面开展和健康成长做出了重要保障,聚焦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

10、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也会进一步鞭策自己,向做更优更强的校内教育努力。1、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抓牢课堂,向课堂要效率,让自己的课堂高效是真正有效实施“双减”政策的关键。学生,课本,教师构成了课堂的三要素,三者只有真正有机结合起来,才构成了完整的课堂链。2、优化作业设计。双减政策之一,是减轻义务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这就对作业的设计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业的梯度,作业的分层,作业的时长,作业的质量等。作业负担虽然减轻,但教育质量不能减轻,课后作业是课堂知识的稳固与延伸,温固而知新,是学习环节不可缺少的一局部。因此,作业的优化设计是需要去下功夫研究打磨的。3、加强学生学习惯的养成。学生作业负担减轻,自己可支配的时间也会相应增加,这就对学生的自律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学生必须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课后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惯,高效高质完成作业的同时,更要注重阅读,自学预习,复习稳固。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学生,对教师都是新的挑战与机遇。打造更高更优的教育质量,培养更加全面的新时代接班人,办人民中意的教育,初心所在,甘之如饴,作为教育人,义不容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感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