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535769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郑州市第四中学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有较强的教育专业能力,还 要有崇高的专业品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新课改不 仅指向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也力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是时代的需 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办好教师发展学校,使教师教育上一个新台阶,提升学校的办 学品位,特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一、学校概况郑州四中创建于1938年,1978年被确定为郑州市属重点中学,2003年被评为首批郑州市示 范性高中,2005年被评为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30余 亩,7

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0余人,教职工301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91人, 一级教师96人。学校以“厚德、达材、敬业、乐群”为校训,以“为了每位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办学理念, 以“全面发展+个性特长”为培养目标,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 “团结、求实、创 新、育人”的校风,“严谨、善导、敬业、垂范”的教风,“乐学、勤奋、多思、争优”的学 风。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工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团结拼搏,无私奉献,通过深 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管理,取得了突出成绩,荣获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 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首批中小学师德师风先

3、进学 校、河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佳单位、郑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二、发展优势1、学校有一个和谐合作、敢于担当、善于管理、业务精良、有强烈的改革愿望、特别注重教 师专业发展的干部队伍。2、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学校以“同心圆管理模式”为主导,用制度文化做保障,用精神文化 做引领,形成了 “精诚团结、爱校如家、百折不挠、追求卓越”的四中精神,学校管理正从 制度化管理逐步向文化治校迈进。3、名师培养工程初见成效。教育成败,系于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 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依据梯级名师培养工程,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活动为载 体,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培养体系,涌现出一批研究型

4、、专家型教师。学校现有特级教师、省 市级名师16人,一线教师中30%以上成为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4、德育有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理想教育为载体,立足课堂主渠道, 在活动中深化德育。坚持德育内容“小、近、实”:“小”一一教育内容具体,“近”一一教育 内容贴近实际,“实”一一讲究实效、知行统一。专题德育活动系列化、精品化,形成了起始 年级以“习惯、荣辱”、中间年级以“感恩、责任”、毕业年级以“奋斗、成才”为主题的教 育特色。5、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走出了四中的路子。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体现,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逐 步增强,学习方式开始多样,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明显提升,学校

5、形成了自己的课堂 教学模式。教学成绩稳步提高。2009-2011年中招升学成绩稳居传统热点学校前列;高考文化 课一本率三年分别为18%、25%、35%;二本率为59%、65%、74%;艺术生升学率达100%, 西藏班高中连续9年全国领先,初中升学创下全国十连冠。学校高中部连续9年、初中部连 续6年荣获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三、指导思想以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为本,以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以名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全面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构建和完善以学校为基地、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教育科研为 先导、以教学实践为导向,完善学校师资的自培,强调“因人施训、“因需设训”,关注教师 人文需求,提高

6、教师的文化品味。坚持师德与师能同建原则,坚持专业与特长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专家引路原则,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时效性。四、对教师发展学校的认识教师发展学校的关键词是“发展”。这里的“发展”是指:教师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发展; 教师水平、能力、知识的建构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发展;教师工作从旧质走向新质的发展。 “发展”是教师发展学校应首先关注的问题。教师发展指什么?教师发展既是教师,包括未来教师作为社会人的一般发展,包括个性、情 感、世界观、人生观、身体等,也包括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整体概念,他不 仅包括广大一线教师,也包括校长和学校其他行政管理人员。而校长的专业发展水平关系到 一所

7、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校长和其他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五、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建设教师发展学校,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用现代教育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 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建成一支具有强烈的终身学习、自主发展愿望的,具 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的,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水平、健康的 心理素质、广泛的求知能力、积极的创新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持久的合作理念,能适应 需求、面向未来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经过教师发展学校三年的建设,力争省市级名师达到25人以上,推出在全省有影响的名师3 一5名,在

8、郑州市有影响的名师10-20名,23个学科成为郑州市名学科,争取学校有二分 之一的教师能够成为各级学科带头人或学科骨干。2、分级目标 合格教师对象:职初教师(教龄01年)目标:使职初教师两年后基本能成为合格教师。途径:学校通过新教师入职培训,选择骨干教师和新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结对子, 根据要求开展传帮带的培养工作。注重“培、用”兼顾,给于职初教师一定适应期,以利于 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达成标志:基本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基本能做好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教育 责任感,热爱学校,热爱学生,能较好地达到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胜任型教师对象:教龄25年的青年教师目标:能达成新手阶段到胜

9、任阶段教师的转变。途径: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学业管理 等方面进行带教;提倡多参加郑州市、协作区及学校层的面公开课等交流活动。达成标志:掌握初、高中各年级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运用心理学、 教育学等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实际教育教学效果好,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能 主动参与课题研究。 成熟型教师对象:教龄612年的青年教师目标:完成胜任阶段教师到成熟阶段教师的转变。途径:选择校内外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导师,校内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 在理论学习、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达成标志:学科教学和班主任

10、工作形成风格,实绩明显,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相应的研 究成果,能主持开展课题研究;有较强的带教青年教师能力,被带教者成长迅速;有较强的 自觉发展意识和能力,主动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能为高一级职称评聘做好积极准备。 专家型教师对象:教龄1325年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目标:完成骨干教师到名师的转变途径:选择名师、教育教学专家担任导师,选派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参与学校课程与 教学改革,主持开展学校重点课题研究,承担培养骨干教师的任务。达成标志: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个人能完成一门自主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 优良的教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在市级层面有一定的知名度,实际教育教学效果在同类学校

11、处 于明显优势地位。 资深教师对象:教龄25年以上的中老年教师目标:完成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指导青年教师成长。途径:回顾并推广教育教学经验,鼓励他们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组织青 年教师拜师,传承他们的宝贵经验。达成标志:发挥好老教师的示范效应,好的经验和资料能得到延续和积累。六、工作措施1、构建四个平台 网络平台着力建设基于网络的教师发展平台,建设具有较强选择性、实用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鼓励 教师建设个人博客,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教师之间互动交 流、经验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度。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中坚作用,鼓励名师、学科带头人创 设自己的“名师工作室”,为

12、广大教师答疑、提供业务咨询和教学资源。 展示平台积极实施教师培养工程,进一步做好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积极开 展各种业务技能竞赛,坚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课大赛”活动,通过组织课堂观摩、教学技 能竞赛、说课比赛以及评选典型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优秀教育科研论文等活动,为广大教 师开辟互动交流的通道,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交流平台邀请名师大家到我校讲学,聘请专家跟进指导,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 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畅通交流渠道,为广大教师搭建学习平台,拓宽教师教育视野和 知识视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坚持教育教 学研究沙

13、龙。 科研平台一是建立、健全校本研训制度,构建校本研究共同体,致力于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研 究型组织,开展“学习型办公室”评选活动,把共同学习、合作研究、互动提高作为校本研 训的核心理念,切实提高校本研训的成效。要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理论学习,提高广大教师 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和教学总结与反思能力,真正能提高教学素养。 实施“六个一工程”,即要求每人参与一个专题研究,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报告或 教育叙事,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学期做一次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每学期写一 篇经验总结或科研论文,每学年开设一节优质观摩课。二是建立健全教研机构,强化研究力度,挖掘研究

14、深度,提高研究效度,让教师在研究中提 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让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三是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是以实践为导向,研究来源于实践。教育行动 研究的目的是强调教学即研究,消除教育科研与教学实际的分离。聘请专家开设多种讲座, 指导教师读书,使教师了解教育研究与日常教学融合的意义与方法。定期举办行动研究沙龙, 促进教师对话与交流,分享研究经验与成果。四是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每节课都成为高效的生态课堂。 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以改进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为载体,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有效性的 途径与方法,积极消除不良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5、。2、优化教师素质的三个结构 知识结构专任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有较广阔的学术视野、 教育视野,有吸引学生的书卷气。 能力结构努力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学科德育能力、课程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品格结构努力促使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心态、个人品格和专业伦理意识,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提高 教师的人格魅力。3、抓实教师发展学校的四大要素合作对话,实践生成,反思建构,专业发展。这四大要素包括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目的、教 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还包括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方式:大学与中学的合作对话,主要是与原 有经验的

16、对话、与理论的对话、师生在内的行动者之间的对话;建设原则:在实践中,通过实 践,为了实践;建设途径:形成教师教、学、研合一的专业工作方式。4、创造条件、建章立制制度前进一小步,管理前进一大步。制度是理论发挥技术力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发 展学校建设的基本保证。必须建立一整套旨在实现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一体化、终身化的 机制。建立教学研究制度、德育研究制度等,将教学研究与学习相联系,将德育研究与学习 相联系。落实继续教育制度。依据学校实际,鼓励教师参与岗位学历进修,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 提出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符合要求的教师,继续教育参训率必须达到100%,教师继 续教育考核成绩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构建校本教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