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5109919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丘陵农业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西充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偏北部,地处嘉陵江和涪江脊骨地带,系川北丘陵县,幅员面积1106平方公里,47个乡镇、总人口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万,总耕地面积54万亩(其中田21万亩、地33万亩),人均耕地亩,是典型的农业县;自然资源贫乏,无大江大河,无矿产,经济基础较差,是省定贫困县。为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去年以来,我县确立了“乳业兴县富民”的发展战略,把“种草养畜,发展奶牛”摆在经济发展的全局位置来把握,培育延伸生态产业链条,着力一、二、三产业互动,实现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

2、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力求农村改革有新突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新进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新提高,这是各地面临的新任务。但当前,丘陵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的直接冲击,又存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增收困难的观实压力。在这一背景下,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通过市场牵动、龙头带动、政策推动、各方联动,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从而加速农业现代化步伐。下面,笔者结合西充倾力打造川东北乳业经济第一县的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狠抓观念转变,确立乳业兴

3、县战略 我县在认真总结多年来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冷静分析县情,深刻认识到种草养畜既是全县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又是实现全县农业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关键所在。为此,县委、县政府把开发饲料、饲草资源,突破发展乳业为主的畜牧业,列为振兴西充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提出了“乳业兴县、乳业富民”的战略决策,确立了打造川东北乳业经济第一县的农业发展目标。为统一认识,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中开展了念草经、兴奶业的大讨论、大宣传,召开规模盛大的全县畜牧工作会(“八.七”会议),各级各部门层层召开党委(党组)会、干部会和群众会,在有线电视台开辟”乳业富县”专栏节目

4、,出动宣传车巡回宣讲,引导广大群众“三破三立”,树立新的观念,为乳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一是破除种植业就是种粮食的观念,树立人工牧草是“绿色黄金”、奶牛产业是“朝阳产业”的观念;二是破除农业就是以粮经二元结构为主的旧观念,树立以粮、经、饲三元结构为方向、以乳业发展为主的新观念;三是破除以生猪为主的牧业发展旧观念,树立以乳业为主的牧业发展新观念。目前,全县上下形成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业苦干的可喜局面。县委、政府顺应民心的决策和干部群众对种草养畜的新认识,铸就了西充“种草养畜”高潮的掀起和短时间见效的成功,并进一步展示着可喜的发展前景。 二、扶持龙头企业,培育

5、乳业带动主体 县委、政府非常注重龙头企业在产业链条各个经营环节的带动作用,把引进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奶业经济的首要任务来抓,着力引进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进入种草养畜项目。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浙江省重点骨干企业-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落户西充。李子园公司现已上两条全自动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能力达40吨,现已生产出纯牛奶、甜牛奶、特浓牛奶、发酵酸奶、果味花色奶五大系列22个品种32个规格的系列产品。公司充分利用总部健全的销售体系和”新新鲜鲜李子园”的名牌效应,其产品不仅很快占领了西充及周边市、县市场,而且远销成渝两地。投产至今产值已达4500万元,实现利税近350万元。同时,引进重庆客商任大明

6、在复安乡投资1800万元,新建日月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它是西充县委、政府招商引进的以畜牧良繁为主,集种养、休闲为一体的农业综合示范园,是目前全省最大的畜牧科技龙头,也是西南农业大学的教学实习基地之一。该公司走科研发展之路,与西南农业大学联姻,聘请了博士生导师、硕士研究生等专业技术人员15名,直接参与公司的高层管理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采取胚胎移植新技术,已成功培育出了波杂一代、波杂二代山羊新品种,波杂三代正在培育之中;拟在年内开展奶牛胚胎移植新技术,快速提升公司奶牛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县乳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05年,公司可实现奶牛存栏500头,年产优质羔羊30000只,建成西南片

7、区奶牛、山羊良繁基地,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利税250万元。 三、延伸产业链条,夯实乳业发展基础 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链条”的思路,把龙头、基地、奶农有效连接起来,形成奶业产业链条。一是建基地。以加快自繁牛、稳住县内牛、选择省外牛、引进国外牛的工作方法,在以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为中心的25公里范围内,重点围绕“三线”(国道212线、西射线、西古线)“一圈”(晋城、观音、金泉、观文、凤鸣、中岭、常林、木角)建立以县城近郊、212国道线和省道沿线乡镇为主的20个奶牛生产基地,圈存奶牛150头以上的乡镇已达10个(其中关文镇奶牛存栏总量达300余头)。二是抓大户。扶持和培育奶牛养殖大户

8、,靠大户的示范带动效应,促进奶牛基地建设和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全县养殖奶牛50头以上的大户达10余户,10头以上的大户达90余户,养殖量占全县养殖总量的63%。三是建小区。建立奶牛养殖小区是推动奶牛产业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生鲜牛奶质量、增强乳制品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奶牛养殖小区遵循“集中建尝分户饲养、业主建站、机械挤奶”的建设原则,推行“统一供料(配合饲料)、统一供精、统一防疫治并统一机械挤奶、统一收购”的物业管理模式,实行联户饲养、委托饲养或统一饲养的多种养殖方式。正在建设的奶牛小区10个,每个小区养殖规模200头以上,力争两年内完成20个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任务。 为做好乳业产业链的前端工作,快速夯实乳业经济发展基础,我县通过三个结合大力发展优质牧草:一是将牧草种植与退耕还林还草相结合,利用退耕退林政策,种植优质牧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