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建筑合理用能指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5108820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场馆建筑合理用能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体育场馆建筑合理用能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体育场馆建筑合理用能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体育场馆建筑合理用能指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体育场馆建筑合理用能指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场馆建筑合理用能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场馆建筑合理用能指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4:北京市体育场馆建筑合理用能指南二O二年三月体育场馆建筑合理用能指标目录第一章 总则 11.1 编制背景11.2 编制目的11.3 适用范围11.4 编制依据 1第二章体育场馆建筑合理用能指标 22.1 用电参照指标22.3 用气参照指标22.4 用水参照指标3第三章 设备管理 43.1 设备管理要求43.2 设备管理内容4第四章 节能运营 104.1 整体运营管理104.2 暖通空调系统104.3 照明系统124.4 给排水系统124.5 变配电系统134.6 其他系统13第五章行为节能 145.1 宣传教育145.2 用能行为准则155.3 场馆建筑行为节约专项措施17第六章制度机

2、制建立 196.1 健全组织运行机制196.2 建立能耗统计报告制度206.3 健全重点领域节能机制206.4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206.5 节能管理机制21第一章 总则1.1 编制背景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与标准均大幅提升,但保养、维护却不尽如 人意,造成场馆类建筑照明、空调、供暖、供水等设备耗能较大,日 常设备运营需投入大量资金,亟需推动场馆类建筑节能减排工作合理 有序开展。1.2 编制目的为指导北京市体育场馆建筑的建筑节能工作,发挥体育场馆建筑 在节能减排中的指导作用,并为体育场馆建筑实施节能运行制度与节 能管理制度提供依据,制定本指南。1.3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北京市体育场馆建筑的用能管理

3、。1.4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 687)公共建筑节能评审标准(DBJ01-100)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实施本指南时,除应符合本指南规定条款外,还应符合国家及北 京市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 体育场馆建筑合理用能指标通过对北京市体育局下属各体育运动训练场地的用电、用气、用水的统计分析汇总,制定了各类参考指标范围。2.1 用电参照指标用电量参考指标的计算方法单位面积用电量按式(1)计算:C电=Q电/ S式中:C 电单位建筑面积年用电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平方米每年kWh/(m2 a

4、);Q 电 该场馆建筑的年用电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年( kWh/a)S该场馆建筑的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指标名称指标值用电参考指标40-80kWh/ (m2.a)2.3 用气参照指标采暖用气量参考指标的计算方法 采暖用气量参考指标按式( 2)计算:C 气 = Q 气/ s(2)式中:C 气 单位建筑面积采暖用气量,单位为标准立方米每平方米每年Nm3/(m2 a);Q 气 该场馆建筑的年采暖用气量,单位为标准立方米每年Nm3/a);S 该场馆建筑的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指标名称指标值采暖耗气参考指标7-11 Nm3/ (m2.a)备注:若以市政热力为采暖热源,冬季采暖耗热量指标

5、为 0.25-0.40GJ/(m2.a)2.4 用水参照指标用水量参考指标的计算方法用水量参考指标按式( 3)计算:C = Q / P ( 3 ) 水水式中:C水人均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人每年m3/(pa);Q 水 该场馆建筑的年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 m3/a ) 水P该场馆建筑的使用人数,单位为人(p)。指标名称指标值用水参考指标60-150m3/ (p.a)第三章 设备管理3.1 设备管理要求3.1.1 场馆后勤设备主管部门应编制各类计划和规划,主要包括各设 备大、中、小检修计划,备品、备件及材料的外购计划、设备的改造 或更新计划、操作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法。3.1

6、.2 制定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如制定节能管理制度、能源管理办 法、水电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各项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确保不出现跑冒滴漏的情况, 保证水、电、锅炉、气等设备正常运行。3.1.3 建立完整的设备卡片和技术档案,方便查询。3.1.4 针对场馆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水、电、油、气等消耗定额。3.2 设备管理内容3.2.1 设备的使用设备运行期间,保存主要设备运行记录,由运行人员结合抄表时 间要求进行巡回检查;经常性的巡查设备是否有不正常的震动、噪音、 过热、结露、泄漏,过滤材料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各种阀门是否动 作灵活,保温层是否有损坏,风机皮

7、带松紧是否合适等,仪器仪表是 否正常读数等。1. 制冷设备及附属设备对以下设备及内容进行重点巡检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1)冷水机组 压缩机运转平稳,无异常响声; 电气、自控系统动作正常; 各水管接头、阀门不漏水; 各阀门开度合适; 各管道无异常振动。2)水泵 电机温升正常无异味; 轴封(盘根)无漏水; 无异常噪声及振动;轴承润滑良好,不应超过外界温度35C,最髙不大于75C;基础台下的减振装置受力均匀,进出水管处的软接头无明显变形3)冷却塔进风百叶和风机保护罩上无杂物,空气保证流通; 各配管接头和阀门不漏水; 集水盘水位适中,无少水或溢水现象; 浮球阀动作灵敏,出水正常; 风机运行时运行平稳

8、,无异常噪音和振动; 风机皮带松紧合适,无磨损; 布水器(配水槽)散水孔无杂物堵塞; 水流通过填料层均匀,无偏流现象,无杂物堵塞; 冷却塔周围应无遮挡,保持良好的散热环境。4)分体空调及多联机控制系统显示单元是否正常,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消除报警隐患; 空气过滤器是否积尘;室内机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噪音。2. 供热设备及附属设备 供热设备运行时,按以下要求操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1)锅炉 锅炉点火前,确认锅炉本体和水、风、气(油)等工艺设备、仪表等 完好;锅炉运行应调整好燃烧工况,压力、温度、水位均应保持相对稳定; 燃煤锅炉的运行负荷不宜经常或长时间低于额定负荷的 80%,燃油、 气锅炉的运行

9、负荷不宜经常或长时间低于额定负荷的 50%; 锅炉受热面烟气侧应保持清洁,受热面汽水侧应按国家规定定期检查 腐蚀及结垢情况,并防腐除垢;锅炉运行应配备燃料计量装置、汽或水流量计、压力表、温度计等能 表明锅炉经济运行状态的仪器和仪表。2)循环水泵轴封(盘根)无漏水; 无异常噪声及振动;轴承润滑良好,不应超过外界温度35C,最髙不大于75C。3)换热器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进出口温度、压力及流量控制在操作指标内, 防止急剧变化,严格填写运行记录。 随时检查个体及进出口管道等处有无异响、腐蚀及泄露。 检查各连接部件紧固螺栓是否齐全、可靠。各仪表及安全装置是否符 合要求,发现缺陷及时消除。3. 制冷

10、、供热系统及末端设备1)系统 及时修补水、风系统破损和脱落的绝热层; 及时封堵、修理和更换漏水、风的设备、管道、阀门及附件; 及时检修动作不灵敏的自动动作阀门和清理自动排气装置的堵塞。2)风机盘管(新风机组) 无异常噪声及振动; 凝结水盘不积水,冷凝水排放通畅; 过滤网无积尘;各风阀开度在设定位置无偏移; 风机皮带松紧合适,无磨损; 风管软接头完好不漏风;风机轴承润滑良好,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40C; 电动阀开度和温度设定值正常。3)散热器 无异常噪声及振动; 结合处无泄漏; 勤擦拭、勤打扫,保持表面洁净。4. 给排水设备及系统1)运行人员每天至少检查所属设备一次,并按巡检表做好记录,检 查内容

11、包括:水池水位是否正常,各水池自动注水装置是否正常;各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常,各消防阀门是否处于正常位置;各阀门管道有无漏水现象,压力表读数是否正常。2)运行人员每班于水泵运行时实地检查,了解其工作状况: 压力表读数是否正常; 轴承温度是否正常;电机接线盒有无发热现象;水泵机组有无振动及异常响声;联轴节填料松紧情况,排除不正常的漏水现象。5. 电梯根据场馆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电梯管理制度。6. 其他用能设备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体育设施设备由专人负责;大型体育设施设备做好登记及使用记录,减少不必要浪费。3.2.2 设备的维护保养1. 制冷、供热设备及系统各种设备和装置的构造、性能、所起的作用以及工

12、作环境不同, 维护保养内容不尽相同,根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空调设备 制造厂商的使用说明书及维护保养手册,定期实施空调设备及风管的 清洗维护,确保换热效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设备维保制度。2. 给排水设备及系统 运行人员每年至少一次对给排水设备及系统进行如下检查维护: 检查密封环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或修理密封填料; 检查所有轴承的腐蚀情况,更换轴承油;校对曲线,做好记录; 检查联轴节铰与轴的磨损情况; 检查泵叶泵壳的腐蚀情况,泵壳及机座除锈油漆; 检查压力表是否正常;对电机做年度检修保养;检查泵的工作性能;对整个管系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判断管系继续稳定运行的可靠性; 检查所有管道阀门的防锈保护是

13、否完好,必要时做油漆大保养; 更换已腐蚀及老化的密封件和管道。3. 电梯1)按规定进行电梯年检;2)至少每15 日进行一次维护,对电梯易损、运动、安全保护装置及 基本功能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等。4. 其他用能设备1)办公设备及时更新,淘汰能耗较高的老旧设备; 2)机房设备及时更新,采用能耗低产品。第四章 节能运营4.1 整体运营管理4.1.1 应当建立能耗监测制度,对能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推行 能耗分类、分项计量,并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对 能源消费计量与监测体系进行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4.1.2 应实行供热计量,逐步实现按热量收费。4.2 暖通空调系统4.2.1

14、场馆内中央空调或分体空调每年夏季启用和停用的日期, 根据环境温度和市政府相关通知确定,各体育馆辅助用房空调启用和 停用的日期参照执行。空调制冷温度设置不低于26C。4.2.2 采用锅炉房供暖、供热水,锅炉运行效率不低于公共建 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所规定的限值。热水供暖系统宜采用集中控制、 气候补偿、分时分区控制、水力平衡调节和室内温控技术。锅炉房加 装燃料计量装置。4.2.3 根据场馆建筑负荷特点有效采取部分负荷调控措施,有条 件时空调水输送系统、风系统采用变流量控制,合理采用大温差小流 量运行。4.2.4 积极采用热回收措施,节约新风处理能耗。4.2.5 过渡季节合理采用全新风运行,减少制冷机开启时间。4.2.6 冷却塔安装位置保证通风良好,周围无遮挡,保持良好的 散热环境。多台冷却塔并联运行时,充分利用冷却塔换热面积,使冷 却塔出水温度接近室外湿球温度。冷却塔风机采用变频运行时,采用 冷却塔联合变频技术。4.2.7根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2003定期实施空 调设备风管的清洗维护,确保换热效率,保障空气品质。4.2.8 对建筑物的集中冷热源、流体输配系统等运行状态进行监 控与计量。4.2.9 校内锅炉房、空调机房的风机、水泵采用自动控制变频调 速等技术,使设备处于经济高效运行状态,通过智能控制做到实时调 整设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