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架快速路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5108474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高架快速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城市高架快速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城市高架快速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城市高架快速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城市高架快速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高架快速路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高架快速路施工组织设计(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施工总体方案2.1 施工准备2.1.1 组织体系建立与人员组织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于多种综合市政工程共同施工的项目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项目主任工程师师项目副经理工程技术管线协调交通协调综合管理设备材料合约财务质量安全施工质量技术测量资料安全地道施工桥梁施工文明道路与排水施工公司拟就本工程设立项目管理部,负责本工程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中的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施工中的全部工作。项目部拟就工程特点,主要分道路、排水施工工区、地道施工工区和桥梁施工工区。项目组织体系以直线与矩阵结合形式组建。组织体系见上图。2.1.2 材料、机械组织2.1.2.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

2、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用料计划,作为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2.1.2.2根据材料需求计划,做好材料的申请,订货和采购工作,使计划得以落实。2.1.2.3实地考察,确定材料运输路线。投标期间做好机械准备,周转材料的调整及维修,保养,检查工作,一旦工程中标,即可迅速将材料及施工机械,器具及时组织进场。2.1.2.4对于大型施工机械的要求,须提前向有关方面(专业分包商)联系。提出要求,落实后签定合同,并做好大型设备进场准备工作。2.1.3 技术准备2.1.3.1在公司总工程师带领下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技术规范,明确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2.1.3.2组

3、织项目管理人员勘察现场,深化施工技术方案,使施工方案更可行,更具有操作性,更节省成本,提高工效。2.1.3.3根据总进度计划,编排出详细的月、周施工进度计划和劳动力计划,材料采购计划,实行“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满足工程的节点进度计划。2.1.3.4组织技术人员办理好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点的交接手续。并在现场布控高程控制网和平面控制网,并安排专人保护,防止破坏,以免造成失效,影响工程精度。2.1.3.4.1控制点的测设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和施工方法对场地需要,在不影响作业场地的情况下,在本工程周围几幢高层屋顶设空导点,以确保对上部结构测量的通视良好,控制网用2秒级SET全站仪测设,测量计算将全部采用

4、计算机程序化计算,控制网经监理认可后方可采用。1、首先,对设计院的测量交底桩与水准点进行复核,复核时需注意相邻标段控制点的校核,复核结果经现场监理复核认可后方可使用。根据测绘处所交的导线桩按照施工需要加密控制网,为了确保控制网的可靠性,将根据现场条件把控制点都选定在施工作业影响范围以外的地方,用混凝土护桩,做到各控制点的通视性良好,符合施工需要。控制点选定后经过实测和导线闭合的平差计算把整个工程范围内的控制点坐标定了下来。考虑到桩基施工和地基的沉降,将根据施工阶段定期复核整个控制网。2、根据测绘处所交的控制点按施工需要测设平面曲线特殊点。2.1.3.4.2标高测设按照施工规范加密引测临时水准点

5、,测量结果必须满足二级水准要求。并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定期复测修正。临时水准点采用F20以上及3米左右的钢筋埋入土里用砼保护。四周用砖砌筑,加盖编号。经监理复测后方可使用。临时水准点,采用先在各交叉路口设点进行复测闭合,闭合差12 Lmm。经监理认可方可使用,然后再加密,确保各路段相连,根据施工要求复核。2.1.4 现场准备2.1.4.1根据总平面布置,在租赁场地搭建好职工宿舍、办公室、养护室等大临设施。2.1.4.2将施工用电源,水源接入施工现场,布置好施工现场的各用点及施工区域的照明,做好生活废水和施工范围内的排水工作。2.1.4.3根据劳动力计划,落实施工队伍进场,做好入场教育和安全文明教

6、育。2.1.4.4张贴安民告示,公布监督电话,与周边的有关单位、部门、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搞好宣传工作,以便得到理解,支持和配合。2.1.4.5进场后,在交警部门的配合下,实施第一阶段的交通改道,封闭第一阶段的施工现场,并清除场内的障碍物,实现“三通一平”。2.1.4.6配合管线单位,在第一阶段的施工现场内实施管线搬迁。2.1.5 周围环境调查与对外协作关系建立。2.1.5.1进场时除与业主 、监理、设计建立熟悉工作关系外,着重还要与周边的交通、管线、地区政府、警署、街道、社区、居委会及周边单位建立良好关系,成立联合协调小组。2.1.5.2 定期召开施工周边关系协调例会,为取得顺利施工创造好

7、的外部环境。2.2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附图第1、2张)进场后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的同时,必须着手进行总图测量,并会同业主,设计与规划管理部门把总图位置定下来,并打好定位桩,根据定位桩引出道路辟筑边线和道路红线,为场地前期准备,临设布置,管线搬迁以及拆迁工作划定确切位置。由于本工程道路中心线位于现在交通繁忙的虹许路上,道路总宽70M。根据施工组织顺序和现场交通的要求,现场布置拟分四阶段进行布置,具体为前期准备阶段,临时工程施工阶段,主线施工阶段(包括地道施工)和道路恢复施工阶段,其中地道施工阶段又分为围护、桩基施工阶段,开挖和结构施工阶段。2.2.1 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主要为现场调查,地

8、上管线搬迁,临设搭建等工作,所用设备及劳动工具比较有限,拟采用临时活动隔离带分隔,将施工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生活办公区用地拟考虑放在规划吴中路西路口处地块,总用地面积约2800m2左右。生活办公区为两层标准组合彩板房,布置有办公室、会议室、食堂、宿舍、标养室等设施,四周布置环型排水沟,生活污水排放由环卫部门指定排放点,敷管排出。生活区布置应能容纳高峰期250300人住宿。另外考虑到施工线路较长,必要时在虹梅路与虹许路路口处再建一生活区。2.2.2 临时工程施工阶段 由于总体考虑虹许路上南北向交通问题,所以临时辅道工程作为第一次翻交的临时道路,在施工顺序上必须先施工,尤其是吴中路管线过

9、路及两侧的辅道必须先抢建。该阶段由于部分用地还未提供,故须拆迁先行,辅道道路及辅道下的下水道施工紧随拆迁,见缝插针施工。其中蒲汇塘桥须尽快施工拓宽新桥。桥梁施工生产设施、材料堆场及机械设备临时停放用地可灵活布置在桥位两端辅道位置内。该阶段施工场地基本在东西两侧布置,基本沿设计主线边线位置用50CM砖墙及彩钢板实施施工范围封闭,场内南北向设排水沟,场内排水经排水沟进入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2.2.3 主线施工阶段该阶段为实施虹许路两侧南北交通翻交后的施工场地布置,在地道位置将大面积进行桩基及结构施工,蒲汇塘桥位置将实施主桥改造,主线两侧采用标准临时围护进行封闭,在封闭区内根据各部位的施工特

10、点和顺序考虑材料和模板堆放场地及钢筋棚、木工棚布置等。在地道开挖阶段的土方须随挖随运,不考虑现场临时堆放,总之在该阶段的场内机械设备,材料及封闭区内的临时出入口等均须结合不同的结构施工阶段,在封闭区内灵活安排,合理布置。2.2.4 道路恢复施工阶段此阶段地道和桥梁结构施工均已完成,开放部分完工道路。交通压力已有所缓解,该阶段主要实施道路绿化,管线恢复及一些附属工程的施工,该阶段所需场地较小,宜采用移动隔离带分隔进行施工。同时可按排在交通量较小时和夜间进行施工。2.2.5 施工用电和施工用水及临时排水2.2.5.1施工用电根据招标补充文件,业主在施工场地内布置厢变一座。工程施工用电由现场业主提供

11、的三处变压器就近接入配电箱后,通过电缆接入二级配电箱,以供施工使用。供电设备由供电部门认可。考虑施工机械工具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等的综合考虑,根据公式P=1.10K1(P1/COS4)+K2P2+K3P3+K4P4,初步设计用电高峰期的最大用电量为700KVA。配电导线的选择根据机械强度,允许电流和允许电压降进行计算确定。现场配备应急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功率150KW,以确保实质停电情况下,不能暂停的施工项日能连续施工。2.2.5.2施工用水进场后即与供水部门协商,在施工现场接人一处4寸自来水接入点,场内临时管网布置的原则是保证不间断供水的情况下。管路越短越好,本工程采用树枝状管网铺设。施工前需做

12、好供水的调试工作,为正式运行创造条件。2.2.5.3临时排水施工时需做好临时排水工作,以满足上海市有关施工的需求。拟对工程的施工排水和生活废水采用明沟,暗沟结合排水,无污染的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先经明沟汇集到集水坑沉淀,然后排入市政城市下水道。有污染的废水如泥浆等需外运到指定排放点排放。2.3 施工工艺流程方案(附图第3张) 根据本工程的工作内容,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及周边环境等诸多方面的要求结合交通疏解方案和地下管线的改移方案,本工程主要施工顺序为:首先实施沿线的两侧辅道临时工程,同时实施地下管线的搬迁和新管埋设工作。蒲汇塘桥处同时实施新桥拓宽施工。天桥在该阶段首先实施两边墩基础及下部结构。其中

13、吴中路和宜山路地道两侧的辅道和地下管线作为一关键节点须首先施工,翻交后及早为地道施工创造条件。待两侧辅道临时工程成形,实施虹许路交通改道,然后再实施工程主线地面道路,地道工程,泵站,蒲汇塘桥主桥改造部分及天桥中墩基础及下部结构。其中吴中路地道工程与吴中路和规划吴中路交叉,考虑地面东西向交通,故须分南北两段实施,拟先北后南,其中北段包括暗埋泵站施工。在实施地道桩基和开挖时须对漕宝路原有管线进行保护,须做临时过渡性措施,结构施工完毕再将临排管按规划复位。2.4 施工工期方案2.4.1 施工工期及主要节点布置本工程总工期考虑18个月,共547个日历天,按招标文件2003年12月28日进场,2005年

14、6月底竣工。经现场踏勘及对各工程施工工艺的科学分析,进行合理组织,各部分工程各阶段开始施工,各部分主要节点布置如下:2003年12月28日进场施工。2004年7月底完成临时工程,蒲汇塘桥扩宽部分工程以及天桥两侧边墩的基础和下部结构部分。同时完成虹许路交通流由中向两侧的全部翻交。2004年5月份开始宜山路和吴中路地道施工,分别至2005年2月和2005年3月份完成结构施工。泵站于2004年5月和地道同时开始施工,2004年9月份完工。2004年6月份开始地面道路工程施工,2005年4月份完工。2005年6月份全线工程完工,并且通过验收。以上节点是各工序施工相互协调,且各自有序进行施工的保证。各部

15、分施工应以以上总体节点工期为强制性目标进行组织施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2.4.2 施工工期表施工工期表以横道图绘制,能较形象的反映工程总体进度计划的安排及各节点的工期要求。(附图第4张)2.4.3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本工程是一个含地道工程、地面道路、桥梁工程、排水工程、管线改造等多个项目相关性的综合性重大工程。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以及招标文件,初步设计图及施工设计方案图,结合各工程的分项技术要求及规范,我们将从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严格按规范及技术要求着手,合理配置资源来保证工程的质量,实行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步控制作为本工程进度计划编制的原则。本工程工期紧且难度大,为确保整个工期及各节点工期的如期完工,特制定以下保证措施:2.4.3.1确保工程工期的管理措施2.4.3.1.1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原理编制进度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比较分析进度计划,确保关键线路的工作按时完成。2.4.3.1.2建立施工进度实施组织系统,进行目标分解,把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作业队。2.4.3.1.3编制施工项目总进度计划,及各项工程度计划,并确定季度和月作业计划,逐月按目标控制,以达到对工程施工总进度的有效控制。2.4.3.1.4实行施工任务制度,将任务下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